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1
/ 2

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进展

唐燕

(开远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云南 开远 661600)

摘要:现目前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且出生率人口有呈负增长的趋势,因此国家对小的肺部功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会导致患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孩子容易产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致其死亡。而雾化吸入能帮助患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孩子舒张支气管、化痰止咳、消炎等,且用药少、见效快的特点更好辅助孩子的治疗,是临床医学的一大研究。因此,对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进展进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进展

前言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也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肺炎之一,药物治疗和雾化吸入都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手段之一。但临床医学的数据显示,使用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见效时间慢、成效效果一般,所以在短时间内想获取理想的效果很难[1]。而使用雾化吸入现目前也广泛应用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中,且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不仅能减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咽部的刺激,作用效果快和治疗过程中也更安全,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缩短患者在临床中的症状和住院时间。

1 雾化吸入对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概念和意义

1.1 雾化吸入和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概念

雾化吸入主要是一种气溶胶雾化的吸入,一般通过对高速氧气气流的利用,使液态化的药物转化成雾态化的药物,再由呼吸道吸入,从而进行治疗。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帮助患者消除炎症、水肿和解痉。小儿支气管肺炎又被称为小叶性肺炎,分为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四种情况,一般好发在2岁儿童的支气管壁和肺泡中。

1.2雾化吸入对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意义

雾化吸入相比于普通的口服药物或者激素吸入,其可以直接对病灶进行作用,见效更快,治疗的安全性更强,且用药量少,对患者的局部伤害和对患者治疗后的副作用也会减小,还能帮助患者减轻病状,缩短病程,常用于治疗呼吸道引起的疾病,比如小儿支气管肺炎等。小儿支气管肺炎也是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且小孩子的免疫力低,各项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身体十分脆弱,在徐艳丽[2]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尽量减小对孩子的局部伤害,且作用快、见效快,能有效帮助患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孩子缓解咳嗽、发热以及肺啰音等病状,缩短孩子的治疗时间,提高孩子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依从性,在治疗结束后能更快的恢复身体。

2 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实施方法和进展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型肺炎疾病,患者通过打喷嚏、咳嗽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就能进行传播,通常会有发热、咳嗽、气促、腹泻、呕吐和精神不振等症状,对孩子的消化道、循环系统以及神经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而雾化吸入在对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过程中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所以成为现目前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常用的手段之一,下面就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应用进展展开叙述。

2.1雾化吸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应用气溶胶发生装置放于雾化罐底部,通过气溶胶发生装置将罐中的液态药物,转化为粒径在0.01~10μm之间的气溶胶固体或者液体微粒,稳定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分散体系,让患者吸入并沉积于气道或肺泡靶器官对疾病进行治疗,达到湿化气道的目的。操作前,护理操作人员应先洗手,带上口罩或口器等,在保持手部和治疗环境的清洁情况下,进行雾化,调节雾量;患者要对口腔内的分泌物及食物残渣进行清除,且吸入前不能使用油性的面霜;进行雾化吸入时,患者最好采用坐位式进行雾化吸入,有利于帮助患者在吸入药物时,准确将药物沉积到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若无法坐立,患者应将床头抬高30度,以侧卧的姿势,让胸腔扩大,膈肌下移,增加气体的交换量,提高治疗效果;若患者在雾化吸入后出现不良反应或几天不见病状缓解,应立刻咨询主治医生后续是否应该继续使用雾化治疗。

2.2心理护理

以齐娟娟[3]的研究为例,因为确诊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较为年幼,在进行雾化吸入的治疗时,患儿大多会出现恐惧的心理,从而会出现哭闹或者不愿意配合的情况,家长也会随之产生紧张、担心、焦虑等心理。因此,护理人员会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上的护理指导,让患儿家长与已治愈的患儿家长进行经验的沟通交流,帮助患儿家长总结经验,提高对患儿治疗的信心;让患儿家长在患儿进行雾化吸入的过程中,多多鼓励和肯定患儿,或者对患儿采取看视频、听音乐、讲故事等手段,帮助患儿分散注意力。

2.3病情观察

确诊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病程变化快,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儿的血氧、呼吸、心率等。若患儿在雾化吸入的治疗过程中,出现呕吐、咳嗽等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即暂停雾化吸入,并对患儿口鼻腔的分泌物进行清理,防止患儿因吸入障碍物而窒息的情况发生,等患儿的生命体征逐一稳定后,可继续进行雾化吸入。若发现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后产生呕吐等不良反应,或没有效果,则该患儿不适合使用雾化治疗的方式治疗,护理人员应停止对这该患儿的雾化吸入,不可以强制使用。

2.4环境与饮食的护理

诱发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拥挤、通风较差的室内,或者患儿原就有基础疾病、佝偻病等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要时刻保持确诊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室内的通风和整洁,让患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分别保持在18℃~20℃之间和55%~65%之间,并且每天按30~60分钟/次的要求对患儿的病区进行紫外线消毒,还要时刻对看望患儿的护理人员、陪护人员和治疗时使用的雾化吸入仪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查。确诊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的肺部,经常会有很多的分泌物出现,比如痰液等,要嘱咐患儿家长帮助患儿充分摄入水分,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排出;让患儿保持清淡且易消化的饮食,养成少食多餐的好习惯,减少并发的几率,提升治疗效果,防止患儿有便秘情况的发生;在患儿进食后,患儿的口腔应保持清洁,需对进食后患儿口中残留的食物进行清洁。

2.5对症处理

在对确诊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雾化吸入前,护理人员应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在吸入后应该及时漱口,避免药物在口咽部聚积,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还要洗脸,避免药物在面部聚积,雾化之后可以协助病人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护理人员在对患儿的排痰工作上,应遵循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顺序进行排痰。在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时,护理人员最好让患儿保持坐位的姿势,若有不能保持坐位的情况,如婴幼儿,护理人员应将床头抬高30度,让患儿家属抱着患儿进行雾化吸入的治疗。

3 结论

综上所述,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因为它能直接作用于患儿的肺部,且用药量少,安全性高,在减少对患儿身体伤害的同时,达到见效快,成效高的效果。在结合了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雾化吸入的治疗,提高了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患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到更好的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幸,苏丽,汤文银.干扰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07):84-86+98.

[2]徐艳丽.集束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干预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07):1675-1680.

[3]齐娟娟. 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的护理研究进展[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2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