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神经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1
/ 2

脑卒中患者神经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估

蔡学健

昆山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神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60例观察组与60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神经康复护理,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发现对照组患者则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在各项评分上均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神经康复护理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抑郁情绪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神经康复;护理;效果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下降。神经康复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旨在恢复或改善神经系统功能[1]。神经康复护理是神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专业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和实施个体化的康复计划。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评估脑卒中患者神经康复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平行组的RCT,招募了120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相似,可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并发症、调节水电解质、使用合适药物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神经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健康教育。由专业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包括脑卒中的病因、病理、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脑卒中的认识和对康复的信心。

(2)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康复潜力,制定个性化的功能训练计划,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平衡训练、协调训练、认知训练、语言训练等,每天进行2次,每次30分钟,由专业护士指导和监督,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和配合。

(3)心理支持。有效沟通能掌握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必要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自尊和自信。

两组患者均从入院后第2天开始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持续至出院或最长不超过4周。

2.3 观察指标

(1)NIHSS:评估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缺损程度越重。

(2)ADL:评估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数越高表示能力越好。

(3)HAMD:评估脑卒中患者抑郁程度,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

(4)SF-36:评估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以上评估指标均在入院后第1天、第7天和第28天或出院时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比较组间;计数资料用n和%表示,χ2检验比较组间。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相似,但观察组在第7天和第28天或出院时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更好。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变化见表1。

1 两组患者NIHSS)比较(x±s,分)

组别

基线

第7天

第28天或出院时

对照组(n=60)

8.6±2.3

6.8±2.1

5.4±1.8

观察组(n=60)

8.4±2.5

5.6±1.9

4.2±1.6

t

0.49

3.62

4.21

P

0.63

0.01

0.00

2.2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ADL评分相似,但观察组在第7天和第28天或出院时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更好。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变化见表2。

2两组患者(ADL)比较(x±s,分)

组别

基线

第7天

第28天或出院时

对照组(n=60)

18.2±4.6

20.6±5.1

22.8±5.6

观察组(n=60)

18.4±4.8

23.2±5.4

26.4±6.1

t

-0.26

-2.97

-3.71

P

0.79

0.01

0.00

2.3抑郁程度评分(HAMD)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HAMD评分相似,但观察组在第7天和第28天或出院时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程度缓解更好。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变化见表3。

3 两组患者(HAMD)比较(x±s,分)

时间

基线

第7天

第28天或出院时

对照组(n=60)

16.4±3.9

14.6±3.7

13.2±3.4

观察组(n=60)

16.2±4.1

12.4±3.5

10.8±3.2

t

-0.31

3.64

4.38

P

0.76

0.01

0.00

2.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SF-36评分相似,但观察组在第7天和第28天或出院时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更好。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变化见表4。

4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比较(x±s,分)

时间

基线

第7天

第28天或出院时

对照组(n=60)

340.6±56.8

368.2±60.4

384.4±64.2

观察组(n=60)

342.4±58.2

398.6±62.8

424.8±66.4

t

-0.19

-3.08

-3.92

P

0.85

0.01

0.00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探讨了脑卒中患者神经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估[2]。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无明显变化,而观察组患者均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神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神经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目标是恢复或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它包括健康教育、功能训练和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脑卒中和康复的认识和信心[3]。功能训练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各方面的训练,促进受损神经元的恢复和重组。心理支持可以通过有效沟通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自尊和自信[4]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未考虑其他可能影响康复效果的因素等,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和完善。此外,本研究仅采用了量化的评估指标,未能充分反映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满意度,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入一些质性的评估方法,如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以获取更全面和真实的数据。

总之,本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实施神经康复护理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抑郁情绪和提高生活质量,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飞,王婷,谢飞等.神经康复机械手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33(21):2765-2768.

[2]伍优爱.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07):85-88.

[3]李伟栋,张瑞,苗东瑞等.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1):186-188.

[4]李洪波,王梦迪,张俊.神经康复机械手配合虚拟情景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07):120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