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营养与新生儿体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1
/ 2

孕期营养与新生儿体重

李欢

陕西省人民医院    7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得肥胖人群的比例增加,这也影响了孕妇孕前和孕期的体重变化,进一步导致胎儿体重增大,增加。巨大儿的比例。难产手术增加。因此,有必要了解胎儿体重增加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估即将出生的胎儿的营养状况,以指导孕妇生出健康的婴儿。本文对胎儿体重增加的评估方法进行综述。影响因素。胎儿体重与营养因素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如果孕妇孕前肥胖或孕期体重过多,是胎儿肥大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也是胎儿体重过重的危险因素。因此,在对孕妇进行营养评估时,要适时对孕妇进行营养干预,做一些适当的孕期体育锻炼和工作。防止怀孕期间体重过度增加。所有女性都会在妊娠中期接受糖耐量筛查,及早发现问题可以提供早期指导。加强围产期保健可降低难产和剖宫产发生率。

【关键词】孕期营养;新生儿;体重

孕期营养与健康是优生优育的重要方面,对于孕妇来说是减少产科并发症的形成,对于胎儿来说是减少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巨大儿的发生不仅会增加出生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还会对母亲和临产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控制新生儿体重在孕期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1 新生儿体重的影响因素

胎儿体重与孕妇的身体状况有很大关系,影响孕妇的因素包括孕期营养、胎龄、胎次和糖代谢等。孕期营养是胎儿正常生长的基础,母亲的营养状况影响胎儿的体重。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而孕期营养干预是控制胎儿体重最简单的方法。

1.1 孕妇体重和新生儿体重。孕妇体重包括孕妇怀孕前的体重和孕妇怀孕期间的体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肥胖人口不断增加,同时肥胖孕妇的比例也随之增加,因为肥胖孕妇明显更多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疾病,这会对新生儿的体重产生一定的影响。 SHAPIRO等人发现,怀孕3个月时体重指数(BMI)值> 25的母亲比体重指数< 25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更大。怀孕期间体重增加超过35磅的母亲比出生的婴儿出生体重更高怀孕期间体重增加少于 35 磅的母亲。我国魏斌等人在对120名孕妇的研究中发现,当孕妇被分为4组时,孕前肥胖组和肥胖组相比,有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的趋势。 。与正常体重组。 [2]提示孕前体重较大的孕妇胎儿体重增长不正常。

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的优生优育意识也随之增强,在孕期注重并加强营养,希望生下一个健康又胖的宝宝,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事情,但有些孕妇从确认怀孕后就停止工作,进行各种活动,除了每天增加糖、脂肪和蛋白质饮食外,还必须摄入大量食物。各种名称的产品和保健品。于是,孕妇体重急剧增加,有的个体可增加40公斤,导致巨大儿发病率急剧增加。这对母亲和孩子都是有害的。因此,女性应该根据自己孕前的BMI,制定孕期体重增长目标,要达到既定标准,女性应该以最健康的体重指数进入孕期。

1.2 母亲孕期血糖。文献报道,因糖代谢异常而导致糖尿病级糖耐量受损的孕妇巨大儿的发生率为25-40%。孕妇血糖水平与巨大儿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机制是母体血糖可以通过血胎屏障,而胰岛素不能通过,因此轻中度高血糖会刺激胚胎胰岛细胞增殖,增加胰岛素合成功能,胰岛β细胞过度发育,导致胎儿胰岛β细胞过度发育,导致胰岛β细胞过度发育。增生和肥大,促进胎儿生物合成的增加。 ,孕妇容易生下巨婴。但严重高血糖常伴有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容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3]

孕前超重或肥胖是明确且公认的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赵文娟的妊娠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孕前肥胖是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4] 杨等人。报道称,怀孕期间OGTT异常的孕前肥胖女性,怀孕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体重女性高22.4倍。 [5]孕期营养与妊娠糖尿病密切相关,饮食增加418焦耳碳水化合物,糖耐量异常风险降低12%,妊娠糖尿病风险降低9%;膳食脂肪摄入量减少10%,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10%,可使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50%。妊娠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带血脂浓度高于正常孕妇,妊娠糖尿病孕妇新生儿也有相应的高脂血症,并与出生体重增加有关。

2孕期营养评估

初步了解孕妇营养过剩可以造成胎儿体重过大,但是如何评价孕期营养目前没有明确的标准。目前比较常用及比较简单易行的评估指标是体重变化。

2.1孕期体重。胎儿及其附属物的发育和母体适应性变化导致孕妇体重在妊娠期进行性增加,孕前体重,孕期营养状况及生活方式,种族及遗传背景,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均影响孕期体重变化。适度的孕期体重增加是胎儿正常发育和孕妇在孕期适应性变化良好的重要指标之一。孕期体重增加过多或不足,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发育异常或孕妇可能伴有某种疾病。

目前我国尚缺乏统一的孕期体重增加的标准1997年WHO将BMI≥25定为超重;2005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亚洲成年人BMI≥23为超重;我国将BMI≥24,分娩时BMI≥27为肥胖。但孕期体重增加的上限和下限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标准,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妇女和妊娠肥胖越来越常见,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常提示胎儿体重增加较快,其结果导致巨大儿出生率增加。无论孕前BMI如何,全孕期体重增加越多,巨大儿发生率越高。西方国家自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我国自1980年后,由于孕期营养的改善,育龄妇女孕前体重基数的逐年增加,和胎儿体重的不断增加,孕期体重增加绝对值也逐渐增长。我国目前尚无全国性孕妇孕期体重增加量的统一数据,妊娠不同时期的增重可能对胎儿出生体重产生不同影响。熊庆等在1995年四川华西医第二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562例孕妇体重平均约为16㎏。孕妇体重在妊娠20周后增加显著。HYTTEN等研究发现,孕20周后孕妇体重每周增加值近似正态分布,其平均值约0.45㎏。熊庆等资料显示在妊娠的前10周,孕妇体重增加不明显,妊娠10-20周,孕妇体重的平均值增加5.41㎏,平均每周增重0.54㎏,20-30周,平均每周增加约0.59㎏,30-40周,平均每周增加约0.45㎏。

Judith等从妊娠前3个月开始记录研究对象的体重及随访其妊娠早、中、晚3个时期的增重情况,以妊娠早中晚期增重情况及其他协同因素与出生体重的关系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妊娠最初3个月增重1㎏预示着胎儿体重增加31g,妊娠中期增重1㎏预示胎儿出生体重将增加26g。而妊娠晚期增重与胎儿出生体重无相关性。分别研究妊娠各期体重增加与胎儿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妊娠增重对胎儿出生体重影响较大。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常提示胎儿体重增加过快,其结果导致巨大儿出生率增加。

然而孕期增重也是一个评价孕期营养比较笼统的指标,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不仅与孕期营养素摄入导致脂肪储存量增加有关,也与孕期血容量扩张,羊水增加,胎儿生长等多种因素有关。孕期增重不仅与孕期营养有关而且与孕前营养有关。所以孕期体重增加只是孕期营养状况的一个指标。

2.2孕期干预与胎儿体重。孕期体重增加只能间接反应孕期营养状况,为了更加直接的分析孕期的营养状况与出生体重的关系,很多学者采用营养调查的方式对孕妇孕期营养进行评估,国内学者在这方面进行研究。

吴江平在营养干预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观察中对将近800例孕产妇进行分组对不同组别进行孕早期营养干预或孕中晚期营养干预,并将最后一组设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在孕早期进行营养干预巨大儿的出生率与另两组有统计学意义,这充分支持了营养控制减低巨大儿出生的作用。[6]但其研究表明营养干预并不能有效防止妊娠合并糖耐量异常或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这项研究同样说明在孕期的不同时期营养补充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是有区别的。

总之,加强围产期保健,监测孕妇的体重增长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对孕妇膳食合理搭配、对孕妇运动科学指导,可以减少难产及剖宫产的发生,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春明肥胖问题:我国公共卫生的新挑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1

[2]魏斌谢小飞孕期体重及新生儿体重和孕期膳食营养的调查当代医学2009,15(2)

[3]蒋文跃母体孕期营养对子代胰岛发育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5)

[4]赵文娟车千红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24卷

[5]YoungCKuehlSulak.Gdmscreeninsubsequentpregnanciesofpreviouslyhealthpatients[j].amjobstetric&gynecology,2000185(5):1024

[6]吴江平胡晨妊娠期营养干预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0722

[7]张小维周敏孕期膳食结构的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年第1期

[8]王小银陈蓉孕妇早孕期营养知识的调查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华西医学2005:20(3)

[9]张敏孕妇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8第23卷

[10]周蕊兰吴玮孕中期妇女膳食结构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