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双一流”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室建设研究----以郑州财经学院三维设计实训室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适应“双一流”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室建设研究----以郑州财经学院三维设计实训室为例

刘青

郑州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郑州财经学院三维设计实训室建设应以国家做出了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后,开启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篇章。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实验室的支撑。实验室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第一阵地,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双一流”的重要基石,而一流实验室是高水平人才、先进仪器设备的有机结合体,其建设必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必须促进实验资源效能最大化。

一、高校实验室推进“双一流”建设

高校实验室其中的一些高精尖设备,一直以来都为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及技术开发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因此,实验室不仅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多项工作的重要阵地,而且还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建设一流学科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实验室便成了高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阵地。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模式与前沿科技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一)艺术设计学院三维设计实训室建设应紧扣“双一流”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实验室建设还应逐渐实行小班教学、因材施教,同时提高实验室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促进“双一 流”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为了让实验室教学更有实效,应让实验室教师拥有国际化学习经历,以便更好地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知识的交流。与此同时,也可以让教授来讲授实验课,以提高实验室教师的整体水平,推动不同类型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通过三维实训室把专业技能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艺术设计学院三维设计实训室建设

只有与专业前沿紧密结合,才可以适应高速发展的技术,才可以使实验室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才可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科技活动。我们可以以学科竞赛、科技项目为载体,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互联网 +”大赛、实培项目等经典赛事和各类科研项目,都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更多实践和动手的机会,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三)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

对于环境设计专业而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并依据环境设计专业的自身特点,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参加实践课程,同时教师需要研究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便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的能力,通过“产—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模式,设计理念是专业技能的基础,创新是环境设计的灵魂,新的方案设计,新的空间设计,新的设计符号,新的生活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定位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

三、艺术设计专业三维实训室的人才培养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由以下三点措施来解决重新建立岗位考核制度和绩效奖 勒办法应该重新建立比较科学的岗位考核制度和绩效奖励办法在一定范围内给予合理的补贴在获奖论文积分和教学课时2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发展空间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各方面的地位改善其课时量课时费用工作量等方面的切身利益缩短其与专业教师的差距。加强实验师资队伍的专业学习应该加强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的实验师资队伍的专业学习经常组织走出去的学习考察调研活动学习更为先进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经验提高团队管理和维护的水平。

(一)学生的基础不同,需求不同,采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应有差异。

对于不同基础,不同兴趣、不同就业需求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知识点就应讲解得更为翔实,讲解的方式也应浅显易懂;对基础扎实、喜欢探究的学生,就可以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教授更多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从而有利于他们创新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二)小班制便于开展研讨式教学、创新讨论,也便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促进头脑风暴,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现有的跨学科实验课程,应普遍提高考核标准,采用“严进严出”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度。在考核形式上,实验课需要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性评价和“实验报告”结果性评价,并侧重实验操作考核。可增加诸如小组讨论、PPT 答辩、实验规范与效果考核、小组互评等考核方式,以更加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小组讨论可以考查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PPT 答辩可以考查学生的概括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规范与效果考核可以促进学生规范化实验习惯的养成,小组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于不满足培养目标的课程应剔除,以优化课程体系。以21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为本项目对象,分项目在三维设计实训室进行课程改革并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并通过课程学时阶段研究项目数据和深入分析本项目建设的实际推行是否合理,其形式以实际三维设计实训室为例,选择有效对象进行实施。


注重“以赛促学”,强化创新思维培养

通过三维实训室为计算机辅助场地,应该更多地关注设计类的各项比赛,将社会性赛事引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赛事,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同时,通过参加各种规格的比赛,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专业学习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后续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在环境设计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实践,重视学生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训室的实际演练,注重“艺术 + 技术”的结合,在三维实训室基础上,并配齐相应的实验设施,使学生获得“学中干、干中学”的机会,同时也能把教学成果直接以现实产品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所设计作品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等等,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进入社会的初步条件。

四、结语

三维实训室是高等学校从事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需要不断更新、完善、改革、创新,需要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与前沿科技、市场需求紧密相连,采用不同的模式,促进师生,各方面协同发展,互相促进,不断提高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水准,为“双一流”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针对专业技能课程进行优化,三维设计实训室的“双一流“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案。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从事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需要不断更新、完善、改革、创新,需要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与前沿科技、市场需求紧密相连,采用不同的模式,促进师生,各方面协同发展,互相促进,不断提高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水准,为“双一流”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