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征理论视角下中美交际风格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3

文化特征理论视角下中美交际风格探析

樊喜强

辽宁科技学院  本溪  117000

摘要:文化和语言是紧密相连的,交际风格是文化特征的体现。本文通过阐述文化特征相关理论对中美两国的文化特征和各自的交际风格进行了简要分析探索。

关键词:中国人;美国人;交际风格;文化特征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国际之间方方面面的交流日趋深入,如何进行跨文化沟通成了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只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字是不够的,影响交流的因素还有很多,其中就有交际风格。不同国家、民族的交际风格是不同的,不了解对方的交际风格,就会造成误解和沟通困难,反之,恰当地运用符合对方文化的交际风格对交流过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达到跨越交际风格障碍的中美顺畅沟通与合作,首先要对两国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进而熟悉理解各自文化所衍生出来的交际风格。

二、交际风格与文化特征

交际风格是指人们连贯地表达思想时基于词句选择、表达方法、说理方式、思维模式等所呈现出的总体特点。语言是以特定的文化为土壤的,文化制约着语言行为的表现模式,而这种制约所反映出来的就是交际风格。所以,了解一个文化的交际风格就必须了解该文化的特征,交际风格是文化特征的语言行为表现方式。文化学家为研究文化特征提出了很多理论:

1.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

文化学家霍尔认为所有的人类交际都受到语境的影响。霍尔因此提出了他的文化语境观,并提出了高低语境文化的概念。高语境文化中,大部分信息存在于语境中,或内化于交际者的思维中,信息的传递和编码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和交际者所处的具体情景,显性清晰的编码所负载的信息量相对较少,具有预先编排信息的特色。高语境文化的特点是内隐和含蓄,属于暗码信息,较多的非言语编码,反应很少外露,人际关系紧密,高承诺,时间处理高度灵活。低语境事物恰好相反,人们在交际时习惯用语言本身的力量来交流,大量的信息通过显性直白的编码承载,隐性的环境传递出相应的信息和情景,暗示的信息较少。低语境文化的特点是外显.明了明码信息,较多的言语编码,反应外露,人际关系不密切,时间高度组织化。

2.文化维度

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描绘了根深蒂固的文化对自身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影响,构成了一个以跨文化交流为中心的知识框架,包含四个方面:

(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在个人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较松散,人们只关心自己,人们的身份是以个体的特征为基础,个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采用直言不讳的方式。在集体主义社会里,人们对集体利益的关心胜过对个人利益的关心,人们的身份是以其归属的集体特征为基础,个人的行为受群体规范和社会规则等环境因素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常采取含蓄的方式。

(2)权力距离。权力距离是指在一个社会中,弱势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均等的接受程度,该维度测定的是不平等在一个社会中的接受程度。在低权力距离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程度较低,权重势高的人会尽量保持低调。在高权力距离的社会里,社会呈现明显的等级阶层,并通过包括语言等各种权力象征物来尽量表明自己的地位。

(3)不确定规避。不确定规避是指在一个社会里,人们对于不确定的和模糊的因素或情景所感到的威胁并尽力避之的程度。在高不确定规避的社会里,人们对于不确定或模糊的情景会感到焦虑,人们会构建各种规则和制度,使社会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增加可预期性。在低不确定规避社会里,人们能够泰然地接受不确定情景,对未知的情景、观念和人物表现出较大的容忍度。

(4)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在男性主义社会里,主导价值观是强调成就和成功,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截然不同:男性被期望表现为富有决断和竞争力,女性被期望表现为养儿育女和照顾家庭。在女性主义社会里,主导价值观是关心他人和重视生活,强调谦逊和平等,关注生活环境,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没有显著差别。

3.文化价值观取向

文化价值取向指某些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普遍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

克拉克洪和斯特罗德贝克概括出五种价值取向,各含三种类型:

(1)人类本性概念(坏的、善恶混合的、可变的)

(2)人与自然的概念(人服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统治自然)

(3)人的时间取向(以过去为中心、以现在为中心、以未来为中心)

(4)自我性质的看法(强调存在、强调顺其自然、强调行为)

(5)人际关系的看法(独处、合作、个人主义)

三、中国人的交际风格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特征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简单地说就是仁义礼智信,道德至上,以伦理为中心,重群体轻个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重义轻利,家国一体。依据上述理论,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文化有高语境特征,重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高不确定规避,偏女性主义;认为人是善的,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过去和传统为中心,强调人的存在和合作。这些文化特征决定了中国文化的交际风格:

1.间接、委婉、含蓄

在交际的过程中,中国人考虑更多的是对方的感觉和面子。习惯于婉转和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注重谈话的氛围,不太把自己的真实思想外露。为了避免尴尬,我们往往不愿意用语言直接说出不同意对方的想法,其真正意图有时很难从言语信息里获得。所以跨文化交流中,外国人往往不善于察言观色,经常不理解中国人的真正意图,从而引起交流的障碍。

比如,在中国,如果你邀请一个人去吃饭,对方通常不会直接拒绝说,“今天我不想去”,一般会含蓄地说,“今天有点不舒服”,或“今天要办点儿事”。而邀请人会判断出对方应该是不想去就可以了,至于对方所说的理由是真是假并不重要。再如,中国夫妇或父母与子女之间较少听到“我爱你”这样的直接表达。

2.强调集体、自我谦逊

中国的高语境文化使得自我表达倾向谦逊。在中国,人们常以自我谦虚的表达方式来回应对方的表扬和恭维,大量地展现在中国礼貌用语和日常会话中。从中国的古语“满招损,谦受益”就可看出来中国人对自我谦逊的态度。当受了别人的夸奖的时候,会说“没什么”、“哪里,哪里”、“不值得一提”,等等。在交谈中,他们倾向于贬低自我的能力和成就以照顾别人的感受。比如,一个中国人去美国,在一家餐厅请美国人吃饭,开始前说了一通客套话:“今天承蒙各位光临,不慎荣幸,略备薄酒,没什么可口的东西,不成敬意!请大家多多包涵!美国客人听了会很吃惊,餐厅老板也很生气。

而数千年来,中国人受儒家、佛教和道教伦理道德的约束,形成了集体主义的观念;“我们意识”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使中国人把个人的目标置于社会需要之下,一般不突出个人的成就和荣誉,而是把个人成就归结到集体的智慧和协作。中国人注重集体利益,强调团结合作,集体归属感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舍小家为大家”、“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中国文化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写照。 “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反映出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人会被人瞧不起。

比如,中国员工述职报告时会说:“在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下,我得以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工作任务。”通常我们在取得成绩致谢时一般都会先说“感谢国家”“感谢党”。

3.少言、克制、沉默

在高语境国家中,人们不轻易地表露自己,比较内敛,不张扬。从中国的谚语我们能看出来中国人对待谈话的态度,如“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沉默是金”等等,认为沉默是交际的一种方式。在中国,意义不仅仅通过所说的话来传达,有时更通过沉默,少言来传达,甚至有时在交际中其作用比言语的作用还要大。

尤其在正式场合,比如在开会的时候,上课或共同探讨问题时,中国人通常不愿意主动积极发言,发言了,话说得也不多,表达明白就可以。那种侃侃而谈的人被看做是没有“城府”或“肤浅”。

4.强调上下和主次意识、讲面子

受传统宗法社会制度的长期影响,在中国权势距离意识比较强。服务于这种宗法社会制度的是伦理:伦,即辈分,理,即等级次序所遵循的规律。受伦理支配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权势在中国起着重要作用,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身份和地位意识,行为方式和言语交际都必须符合自己的身份。汉语中称呼有高低辈分的严格界定,借由称呼来区分长幼尊卑,进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所以上下级之间的姓加头衔的称呼方式即体现了社会地位与权势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于权势的敬畏心理。比如,我们有伯父、叔父、舅父、姨父、姑父,而英语全用uncle表示;我们很少对上级直呼其名,而是称“王处长、李经理、张教授”以示尊重。

我们强调和维护身份地位,礼仪和辈分,所以说话一定要考虑对方的身份感受,要照顾对方的面子。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讲错了,中国学生普遍会选择不当面提出来,要给老师面子。这样一种等级差异意识也体现在语言表达的次序上。我们讲求语言字面含义的自然顺序:由大到小,由外到内,不依信息重要性排序。比如,我们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说地址是先大后小。描述一个行为的发生时外部环境是要领先呈现的。比如,中国的个人简历是从过去开始写;如果描述你在河边救了落水的孩子,在给孩子家长打电话时,通常先说“我在河边看见你家孩子落入水中”,在孩子父母听后感到紧张和恐惧时,接着在说“我把他救上来了”,这时家长才感到放心了;而不像美国人习惯是先说救了孩子,让孩子家长感到放心。

5.重人情、讲和谐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共为一体,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顺从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所以中国人习惯于整体具象思维,信奉人之初,性本善,提倡人回归自然,保持本性,中庸仁爱。这种重整体的天人合一、以差序格局为主的社会结构的观念要求个体要融入整体中去,为此决定了中国人在交际时性格强调感情联系,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中国文化呈女性倾向,人们在交流中语气委婉、重生活情趣。比如,刚认识的人见面我们会说很多寒暄的话,“拉家常”,拉近关系,表示亲近。一位英国女士刚到香港,中国的男性同事见面就总说“吃了吗”“去哪呀”,英国女士误以为是在追她。中国人喜欢问别人,“你多大了”,“结婚没?”,以显示对他人的关心。比如,在吃饭的时候,主人问“再喝一杯“,客人尽管想喝,但回应往往是“不喝了,不喝了”。中国人经常说“有空来玩”,“吃完饭再走呗”,但不能太当真,这是一种交际手段而已。

四、美国人的交际风格

美国受西方传统文化和欧洲哲学家孟德斯鸠等人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其文化特征是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个人平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个人至上、追求个人利益,注重个人权益和隐私,强调通过个人奋斗、个人自我实践,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其文化特征表现为低语境,重个人主义,低权力距离,低不确定规避,偏男性主义;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强调个人的存在和价值。这些文化特征决定了美国文化的交际风格:

1. 直白、开门见山、先重后轻

美国人说话喜欢直接了当,不拐弯抹角,把重要的信息先说出来,然后再说次要信息,不会铺垫太多背景信息再说重点。比如,如果一个人想向朋友借钱,他会直接先问“你能借我点儿钱吗”,然后才会具体说借钱原因等一些次要信息,因为借钱是交际中最重要的信息,美国人的观念是重要的事儿理应先说,不重要的话放在后面再补充。而中国人的习惯一般是先交代背景,凡事儿都讲究个来龙去脉,重要的后说。这一特点在英汉语法上就体现的很明显,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反映。英语的定语和状语大多是至于中心词之后的,姓名、时间、地点等表达顺序都是根据信息重要性前重后轻。另外,美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问客人是否要喝点酒,对方想不想喝都会明确回答,不会客套或隐晦表达,低语境文化思维的美国人是不会去揣摩对方的真实意图的。如果明明想喝还像中国人那样先谦让一下,结果主人肯定不会拿酒来喝的,不明白中美不同交际风格的情况下,可能彼此都认为对方很虚伪,造成误解。

2. 尊重个人的隐私

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自然对个人隐私非常重视,在交际时一般不触及个人信息内容,因为这视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比如,在与美国人交谈时,一般不会问对方年龄、收入等个人隐私的问题,平时见面打招呼中国人会习惯问对方“去哪”“吃了吗”,这在美国人看来是对个人隐私的窥探,非常没有礼貌,他们打招呼会说“天气怎么样”。在购物时,售货员不会像中国人那样会问“你要买什么”,而是问“我能为你做什么”。

3. 注重个体的平等

美国人交际中所谓的强调平等并不是指阶级、种族而言的,主要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低权势距离。比如,孩子为父母端杯水,父母也要说“谢谢”,反过来孩子也要对父母说“谢谢你”,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长幼尊卑,像端茶倒水这样的事儿都是应该做的,没必要说感谢。在公共场合,如果孩子做错事儿,中国父母通常会直接斥责他,不会太考虑孩子的感受,而美国父母不会这么做的。因为中国文化注重辈分权势距离,父母有权力这么做,要求孩子要有服从感;而美国人不管孩子有多小,首先把他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来对待,要给以最基本的尊重,不能随意发脾气、斥责或发号施令,说话态度、语气都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基础上。再比如,在办公场合要求对方出示证件的时候,美国人会问“我能看看你的证件吗?”,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说“出示证件”。这不是礼貌能简单解释的,礼貌可以改变说话的语气,但是改变不了说话风格和习惯。

五、结语

交际风格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不同的文化造就出不同的交际风格。交际风格是交际内容的一种载体,制约着信息的传递,影响着沟通的效果,不容忽视。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对对方的交际风格有一定的了解,但同时也必须对我们自己的交际风格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把握彼此的差异,扫除其形成的交流障碍。中美两大经济体的相互交流对整个世界都很重要,了解彼此的交际风格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误判显得格外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萍.从价值维度比较中西交际风格[J]. 飞天, 2011(18):106-107.

[2] 钱静.高低语境视角下中美言语交际风格的对比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21(6):45-47.

[3] 王建军.跨文化交际中东西方交际风格的差异[J].前沿, 2007(2):221-222

[4] 董岩.权势距离与"不中听"信息交际风格的跨文化透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2(4):193-194

[5] 苏文妙.文化价值观与交际风格--英汉请求言语行为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11(1):27-3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