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高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的构建

袁振华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江苏省,221000

摘要:“三全育人”理念是伴随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而兴起的符合中国教育发展实际的教育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关注“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的落实。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要求和新挑战,高校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完善“三全育人”模式及其运作机制,不仅符合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高校德育的要求,更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德育合力,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构建

1高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的时代意蕴

1.1契合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能力。这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相契合,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更加符合时代需求。

1.2满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要求高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高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能够帮助高校更好地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1.3迎合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能力。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高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的构建

2.1育人队伍机制

育人队伍是“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的具体实施者,其职责是以学生大发展为导向,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阻碍正向发展的所有问题。具体而言,育人队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育人队伍应当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委在德育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确保德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2)各部门分工协作。育人队伍需要与学校各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形成高效的工作合力。例如,教育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团队等应当密切配合,共同负责学生的德育工作。(3)关注学生发展问题。育人队伍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并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支持。通过个别辅导、心理疏导、学业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困难,促进学生全面成长。(4)服务学生发展。育人队伍应当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学习资源、就业指导、实践机会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和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发展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信息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高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的科学有序开展,需要建立严密的信息管理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传递。建立健全的信息传递渠道,确保各级部门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可以通过建立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在线平台,发布德育工作的相关信息,同时定期组织会议、座谈会等形式,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传递。(2)信息交流。鼓励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德育工作的共享和互动。可以组织学生会、班级会议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互助。(3)信息利用。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德育工作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和存档,确保信息的有效利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德育工作评价系统等,方便对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4)信息保密。对于涉及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德育工作,要加强信息保密意识,建立严格的信息保密制度。同时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滥用。

2.3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是对“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责任落实、实施效果以及提高教育主体育人积极性的关键性检查和评价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德育工作的规范性、目标的完成度、学生的反馈情况等方面的考察,发现问题和不足,以便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流程,并促进制度的完善和政策的革新。考核评价机制对德育工作的规范性进行检查,即对德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制度和规定进行评估,以确保德育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评价机制还要考察德育工作目标的完成度,即检查德育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这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道德行为、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评估来实现。此外,考核评价机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反馈情况,即了解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来获得学生的反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2.4平台环境建设

构建育人平台和提升育人环境是高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育人平台,可以提供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和实践能力的平台。例如,开设学生社团、俱乐部等组织,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同时,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育人环境可以通过改善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例如,改善学生宿舍条件,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加图书馆、实验室等学习资源的投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建立健全的辅导和咨询机制,提供学生发展和成长的支持。

2.5内容体系建设

高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包含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1)课程育人。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全面发展。(2)科研育人。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实践育人。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提供学生实践锻炼和社会参与的机会。(4)文化育人。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开展文艺活动、文化讲座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5)网络育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网络教育、学术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文化素养。(6)心理育人。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素质。(7)管理育人。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意识。(8)服务育人。提供学生服务,包括就业指导、创业支持、生活服务等,关心学生的发展和福利。(9)资助育人。设立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资助政策,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0)组织育人。开展学生社团、学生组织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十大育人体系”的全面覆盖,高校“三全育人”德育工作机制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3结语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模式是一项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全程性特点的德育新模式。因此,探索“三全育人”模式的基本理论,创新“三全育人”模式,完善“三全育人”模式运行机制,将更好地指导高校德育工作实践,将切实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亚鹏,杨军.论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的构建及运行[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1,31(05):60-63.

[2]王宝龙,崔菁菁.“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德育机制建构策略[J].吉林教育,2021,(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