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间结构抛丸一体化防渗漏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大空间结构抛丸一体化防渗漏施工技术

刘义康 李佳鹏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邮编210046

摘要:无锡圆融MALL项目工期紧,在抢工阶段,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出现部分结构裂纹,给工程埋下渗漏隐患;结构防水施工阶段正处于装饰装修阶段,在混凝土结构表面附着的砂浆等杂物未清理到位,不能使防水层与基层有效结合,从而影响防水施工质量,造成渗漏隐患多的难题。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裂纹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或者高压注浆处理,大大减少了结构层的渗漏隐患;通过对防水基层进行抛丸处理,加强了防水层与结构层的粘结力,有效保证了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减少了防水层的渗漏隐患。通过以上技术处理,形成了一套一体化防渗漏施工技术,为同类建筑的防水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结构裂纹;渗漏隐患;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高压注浆;抛丸;防渗漏

引言

随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人们不仅开始追求着物质生活,更注重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渗漏治理是提升工程品质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在实际过程中,往往出现赶进度,尤其是在地下室顶板与屋面施工阶段,结构的最后浇筑时间往往是某一个特殊节点,这样就会出现现场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抢工,且过程结构的荷载不均匀,导致结构出现较多裂纹,给结构埋下较多的渗漏隐患;在结构防水施工阶段,正处于装饰装修施工阶段,现场防水基层往往出现较多其他工序的残留物,难以一次性清理到位,导致防水层无法与基层有效结合在一起,直接影响防水施工质量,给工程埋下渗漏隐患,从而增加后期维修成本,这样实现不了工程品质提升。因此,如何采用合理的工序,如何应用防渗漏技术,如何规范现场施工作业成为防渗漏治理工作的重难点,这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无锡圆融广场A地块mall施工总承包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无锡市梁溪区锡澄路与江海西路交叉口东南侧,防水区域的建筑面积约为2.8万㎡,建筑面积大,且本工程质量目标为江苏省“扬子杯”,要求建造“无渗漏”工程,质量要求高地下室顶板与屋面建筑防水做法如表1

表1   地库顶板及屋面建筑防水做法表 

1、结构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2、基层处理:基层抛丸处理

3、防水层:2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4、结构层:3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二、工艺操作要点

2.1 防水基层清理

将露出结构的以及在结构上放置的杂物清理干净,尤其是露出结构的钢筋等硬物,避免抛丸机施工过程对机械抛头进行破坏,以及造成物体打击等安全隐患。

2.2 防水基层抛丸处理

抛丸的基层无积水并相对干燥,不得在阴雨天气或潮湿环境进行抛丸,抛丸效果原则是清除结构表面浮浆与杂质,不露出砼骨料。使用移动式抛丸机的抛丸宽度控制在55-85cm,抛丸速度控制在5-10cm/s,每段抛丸面搭接宽度不得小于3cm,抛丸过程持续进行,如因特殊情况造成停止作业,在下一段重抛之前将抛丸机器倒退30cm左右,重新开始抛丸,机器行走过的区域应及时检查抛丸质量,不可漏抛,如有遗漏进行补抛。抛丸过程及时回收丸料与清理灰尘,抛丸处理后的区域外露时间不宜过长,抛丸区域做好成品保护,否则,易造成二次污染。抛丸区域做好安全防护,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避免造成抛丸材料弹射造成的物体打击等伤害。

2.3 结构蓄水或淋水试验

根据规范要求,检查屋面有无渗漏,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后进行,或者采用蓄水试验,结构蓄水采用分段蓄水方式,蓄水时间不应小于24h,蓄水深度为5cm,最低处蓄水高度为2cm;蓄水完成后及时进行结构渗漏排查,统计出渗漏区域裂纹宽度的种类,分为一般裂纹,宽度小于等于0.2mm,严重裂纹,宽度大于等于0.3mm。

1)一般裂纹处理:在防水基层表面涂刷两遍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用量控制在1.0-1.6kg/㎡,涂刷前将结构表面缺陷按照要求修补平整,将基层表面的浮灰等杂质用干燥的5cm宽的木板刷清理干净,然后进行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搅拌,沿裂纹两侧粘贴美纹纸,使用木板刷用力均匀往返涂刷,搅拌完成后的涂料在1h内使用完,第二遍涂刷需在第一遍初凝后处于潮湿状态下进行,若太干,需喷洒一下水,涂刷尽量在早晚间进行,避免暴晒。第二遍防水涂层呈半干状态后,开始用雾状水喷洒养护,养护用净水,控制喷雾水流避免破坏防水涂层,每天养护3次,夏季需覆盖薄膜养护,连续养护3天。涂刷完成后对渗漏处进行蓄水试验,若仍存在渗水,继续以上操作过程,直至无渗漏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严重裂纹处理:使用单组份水溶性聚氨酯进行高压注浆,注浆前先将结构裂纹位置进行标记,然后在沿裂纹两侧开始打孔,孔间距控制在20-30cm,打孔角度控制在30°-45°,孔距离裂纹边3-5cm,孔深不得超过结构厚度的二分之一,孔壁在施工前保持干燥,埋入灌浆嘴并进行紧固,注浆顶部露出结构1-2cm,见图8。灌浆液应按顺序进行,注浆压力控制在200~750kg/cm²之间,当浆液冒出结构时,应立即停止,随即移入第二个孔位,依次向前进行。

如果灌注的浆液已从相邻的针头位置冒出时,跳开此位置;如注浆后发现裂缝两端延伸、或有裂缝与其相交叉,应对这些裂纹进行补孔,重新打孔注浆。注浆完成后48小时后,即浆液完全固结后进行观察,若无湿痕,则对注浆嘴进行轻轻踢除,并使用防水砂浆进行修补。在处理完成面进行蓄水试验,若仍存在渗水,继续以上操作过程,直至无渗漏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微信图片_20230715151506

7    结构高压注浆管布置图8严重裂纹高压注浆

2.4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摊铺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防水涂料厚度涂料的单桶重量计算出桶涂料可以涂刷的防水面积,然后根据区域面积计算总的防水涂料用量,在每个区域完成后进行核对使用量。涂刷前的防水基层使用吸尘器再次进行清理,现场使用的刮板工具带圆齿,圆齿根据涂刷厚度的1-2倍选择,以此来控制涂刷厚度。涂刮缓慢推进,先对细部进行滚涂,然后再进行大空间涂刮,利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自动摊平成性能,能够快速准确控制每块区域防水涂料的涂刷厚度,避免出现厚薄不一的情况;防水涂料施工过程注意成品保护。

2.5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贴

根据区域面积计算总的防水卷材用量,在每个区域完成后进行核对使用量。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层涂刷完成后,防水卷材紧跟其后进行铺贴,先在细部进行铺贴附加层,然后再进行大空间铺贴,防水卷材铺贴应平整顺直,每块卷材铺铺设完成后用金属压辊将卷材碾压密实,不应有空鼓,卷材搭接宽度为10cm,若结构有排水坡度,卷材顺着水流方向进行铺贴,要求同一层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缝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对于上翻结构,使用金属压条对卷材进行机械固定,防止其脱落;防水卷材铺贴全过程注意成品保护。

2.6防水层蓄水或淋水试验

根据规范要求,检查屋面有无渗漏,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后进行,或者采用蓄水试验,结构蓄水采用分段蓄水方式,蓄水时间不应小于24h,蓄水深度为5cm,最低处蓄水高度为2cm,试验后若有渗漏,对防水层进行返工处理,处理完成后直至无渗漏,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至此,一套系统的用于大空间结构抛丸一体化的防渗漏施工流程全部完成。

3、结  语

通过对本工程地下室顶板与屋面防水基层进行抛丸处理使防水基层与防水层的粘结更加紧密加强结构防水层的整体密闭性;通过对结构裂纹进行处理,消除了结构层的渗漏隐患,保证了防水施工质量。通过以上施工技术,实现了工程的品质提升,为创建“扬子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减少了后期维修成本。

参考文献

[1]  高云杰. 屋面后置式设备基础与整体式复合防水施工技术

[2]  张玲玲. 浅谈混凝土防汛道路裂缝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