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3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赵辉

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黄石分公司,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地质环境的利用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把握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研究,深入分析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地质环境利用情况,并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本文深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地质环境的具体利用策略。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防治方案

地球、地壳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常常会出现泥石流、山体崩塌、火山喷发等自然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地质灾害。同时,受人为因素影响,会出现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部分地质灾害结合一定手段可以获得防治,降低损失与影响。这便需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工作,采取有效防治措施[1]

一、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概述

(一)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指受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影响形成,导致人类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环境受到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作用。对于地质灾害分布变化规律来讲,和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均相关。其中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火山喷发、地震等。较多地质灾害为自然因素造成,不可抗性较强,因此对于地质灾害的预警工作、防治工作往往具有一定难度。而地质灾害破坏性较强,出现以后,往往产生的后果会比较严重[2]。因此往往会运用多种措施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旨在减少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以及损失。

(二)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为大气圈、岩石圈、水圈构成的环境系统,并且在地质环境发生变化的状态下,要素之间会展开能量转换、物质转换。在此情况下,环境系统可以相对平衡,进而使生物生存时获得所需地质环境。细致分析地质环境,认识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规律,能够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展开预警,实施对应应急措施,确保人民群众安全[3]。对于地质环境来讲,不仅可以为生物创造繁衍生息场所,也能使人类获得大量自然资源,如煤炭、矿物、石油、金属等,在人类发展进步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地质环境研究十分必要。

二、地质灾害常见类型

(一)泥石流

对于泥石流来讲,常常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破坏性较强。但是灾害的发生,可以进行预测,结合出现范围、发生频率,可以探索泥石流发生规律,进而有效开展防护工作,尽量减轻泥石流产生的破坏与影响[4]。一般情况下,泥石流会发生在雨季。防治工作的开展需在雨季之前实施,对山上松散堆积物进行清除,从而减少泥石流的出现。

(二)地面采空塌陷

进行矿山地下开采以后,会出现地下空间,在空间和地面之间距离比较近,同时顶板岩体缺少完整性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地面坍塌、山体开裂地质灾害。要想避免出现此种类型灾害,便需在进行矿山开展过程中,制定合理利用方案,针对巷道布设进行优化。并且在采空区域中,需回填废渣石,促进原始地质条件的还原,防止采空区发生塌陷问题。

(三)滑坡崩塌

一般来讲,主要在山区出现崩塌,受构造的影响,岩体产生裂缝,在人类工程活动、降雨、植物根劈、冻融等作用的影响,裂隙变大,最终岩体发生崩落[5]。对于滑坡来讲,主要出现在山区,当发生强降雨时,岩土体得到饱和,自重应力增加,岩土的力学性质降低,造成滑坡的发生。

三、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重要性

对于地质环境来讲,在人们生产生活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质环境难以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社会正常发展将难以获得充分保证。地质环境出现变化,地质灾害在出现以后,会严重威胁人们的财产安全、生命安全,在地质灾害防治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各项损失,维持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获得比较充分的保证[6]。同时,地质灾害防治的实施,能够解决民生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防治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人们的财产安全、生命安全,实现科学发展。

四、地质灾害防治有效措施

(一)积极开展区域调查研究

针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时,需积极开展区域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将当地环境发展作为依据,在不同地区中,对其地质结构展开调查、勘测,认识区域地质环境,获得一手地质资料。其次,将获得的监测数据作为主要依据,对于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分析,进而使不同地质灾害,可以获得不同预防措施。在此过程中,可以结合对地质灾害的预测,有效实施防治工作,尽量减少资源浪费。

(二)制定完善灾害应对方案

在地质灾害出现以后,怎样进行应对,属于值得进行深入研究问题。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中,应注重防治预案的制定,这主要是由于灾害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往往运用方式会有所差异,具体工作中,应将地质灾害严重性作为依据,针对预案做出合理调整,并对预案进行完善,进而使不同灾害在发生时,均能获得有效应对预案,避免在预案不够清晰的影响下,出现资源损失问题,或者是人员伤亡情况。优质应对预案可以实现对地质灾害的科学应对,也能防止发生资源浪费,尽量减小灾害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推动灾害预警体系构建

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面对灾害的出现,需形成体系标准,推动灾害预警体系构建,及时检测灾害到来。如果检测到可能会对人员安全产生威胁,便需及时对人员进行转移。对于预警系统的构建,需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使预警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对于预警管理系统来讲,主要包括的数据服务器、灾害监测系统、云平台、预警预报系统几部分。就灾害监测系统而言,主要通过测斜仪、雨量计、声波传感器、水位计等监测设备持续、实时监测,结合通信网络传送监测数据,监控中心、地质监测站能够在连接数据服务器的情况下,查看监测数据,而云平台负责分析处理监测数据,发现异常时,便可以将异常向相关部门反馈。出现灾害预警的情况下,便能结合预警管理系统将信息向当地居民发送。

(四)有效构建应急处理机制

在地质灾害区域出现灾害警报情况下,相关部门针对地质灾害信息内容,需准确处理分析。分析地质灾害时,应注重全面性、系统性,其中包括灾害规模、灾害类型、灾害范围等。出现灾害以后,需将区域灾害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开展灾后重建,主要涉及气候情况、经济情况、地理位置这些方面,进而使人文活动在开展时,可以加强和自然之间的结合,避免灾害在发生时产生较大影响。

(五)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开展

地质灾害的出现,主要是受到地质结构、地理环境、人为破坏影响。处于当代社会,常常会出现为一己私利的实现,破坏自然平衡的情况,这便造成较多地方出现了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地质灾害。在此背景下。环境监管部门需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针对环境保护形成正确认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出现破坏环境的行为时,通过有效措施惩罚,进而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的重要性,减少灾害的出现,降低灾害形成的影响。

(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

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时,应注重相关宣传工作的实施,宣传开展时,可以运用组织教育活动形式,也可以结合新媒体形式,并且保证宣传开展的全面性。避免在宣传活动开展时,出现仅讲解说明、条款的情况,运用多种趣味性方式吸引人们关注。并且,在开展宣传工作时,需明确宣传主题,每次均需制定特有主题,讲解地质灾害防治内容时,结合分段讲解方式,进而深化人们对于防治工作的印象。此外,宣传工作实施时,需将地质环境、城市规划建设等作为主要依据。

(七)推动科学研究体系完善

对于地质灾害来讲,其发生往往具有规律性。就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讲,在地质灾害方面的研究尚且不够深入,较多领域中存在需进行突破的空间,对于科学部门来讲,是一项较大挑战。为减少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应加强对地质灾害产生原因的分析,进而使防治工作在开展时,获得比较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技术保证,增强防治科学性。同时,可以针对地质灾害模拟应急处理,尽量将地质灾害实际影响范围、波及范围减少。

五、地质环境利用的策略

(一)注重地质环境评价

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需运用合理手段、科学方式,尽量减少灾害产生的危害,进而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获得比较充分的保证。因此地质灾害防治的实施,要想充分保证效果,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十分必要,结合地质环境评价,可以使灾害防治获得良好基础。在评价时,内容主要为这几方面。第一,评估灾害条件,充分了解区域地质环境。第二,评估工程量,了解灾害区域具体损失程度。第三,评估功能区域,主要为灾害区域中涉及到的功能型建筑物主要有哪些。第四,评估应对措施,认识应对方案效果,发现存在问题,结合问题内容,实施合理改善建议。第五,评估环境容量。环境容量对环境利用率往往会形成直接影响,影响经济发展,关系灾害调控能力,因此在进行地质环境评价过程中,应注重评估环境容量,保证环境利用获得明显效果,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获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二)分析地质环境安全

对于地质灾害来讲,要想减轻其产生的危害,就需针对地质环境具体的安全情况做出分析,一般来讲,包括的主要内容为地质结构、地质成分、外部形态、工程性质等。基于分析安全性,能够充分认识区域当中的具体情况,进而使灾害应对方案在制定时,能够获得比较充分的支持,加强对风险的规避。同时,需注重保护地质环境,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其中包括滑坡、倒塌等,并组织安全整治活动,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有效控制。此外,也需避免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出现地质灾害。

(三)加强地质环境监测

在利用地质环境时,应注重监测工作的实施,保证监测全方位开展。一旦环境存在问题,便需及时将问题发现,结合有效措施处理,进而使防治地质灾害的开展,获得比较充分的支持。在开展监测时,需建立相关检测系统,获取地质环境全面信息。相关工作人员结合信息分析方式,便能全面了解地质情况,并对何种因素可能会导致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针对检测出的标地,需展开重点存查,如果发现出现异常,便需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运用设置长期观测点方式,监测地下水层水质、水位,进而保证防治措施在制定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结束语:

总之,地质灾害防治关系人们财产安全、生命安全,因此相关部门需注重地质灾害防治的实施,应加强对地质环境应用,探索有效防治措施,以及地质环境科学应用手段。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时,可以从积极开展区域调查研究,制定完善灾害应对方案,推动灾害预警体系构建,有效构建应急处理机制,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等几方面实施。开展地质环境利用时,可以从注重地质环境评价,分析地质环境安全,加强地质环境监测这几方面实现。

参考文献:

[1] 卢凯.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2021(5):190-191.

[2] 秦万能. 基于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的思考[J]. 世界有色金属,2021(10):186-187.

[3] 尹小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10):1982.

[4] 莫启雄.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探究[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1(19):94.

[5] 莫贞祥.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 国际公关,2021(10):63-64.

[6] 王东光. 浅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8):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