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库安全管理中的人为不安全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石油库安全管理中的人为不安全因素研究

周庆兰

中石油新疆销售有限公司克拉玛依分公司   新疆  克拉玛依市    834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油进口数量逐年递增,人们逐渐加强对石油资源储备的重视。我国高度重视石油生产安全,由于基础条件薄弱石油安全生产领域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人是石油储存管理的实施主体,工作人员不安全因素是石油库安全的重大威胁,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具备安全管理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措施规避人的不安全因素对石油库带来的威胁,提高石油储存的安全性,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关键词:石油库;安全管理;人为;不安全因素

1石油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石油库可能存在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风险,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减少这些事故的发生并最大程度地保护库内人员的生命安全。(2)防止环境污染。石油产品的泄漏或污染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土壤、水源、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减少石油产品的泄漏和污染,确保对环境的保护。(3)维护公共安全。石油库位于城市或附近的地区,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附近居民和公共设施造成严重威胁。安全管理的任务是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公众的安全。(4)保障石油供应的稳定性。石油是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库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石油供应的稳定性。通过合理的安全管理,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石油供应的连续性。

2石油库安全管理人为因素

石油库的自然危险因素包括地震、暴雨和高温等不良天气条件。这些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对石油库的设施和装置构成危害。此外,由于风力的作用,空气中可能漂浮着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临近的设施场所造成危害。火灾爆炸和电气伤害等危险因素在石油库中也广泛存在。石油库安全管理中的人为因素包括不安全的心理和行为。人的不安全心理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麻痹侥幸和盲从恐慌。而石油库中发生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的行为是造成石油库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来纠正物质的不安全状态。在石油库安全管理中,人是最活跃的部分,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体现在业务素质低、应急能力差和缺乏经验等方面。引发石油库安全事故的人为原因包括过于依赖个人经验、个人情绪不稳定影响工作和技能不熟练综合素质低等。为了确保石油库运营的安全可靠性,石油库管理人员需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切实有效地落实岗位责任制,并加强对可能引发事故的人员心理状态的分析。麻痹心理主要表现为在事故发生前,人们可能会发现一些导致安全隐患的因素,但未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这种心理通常出现在安全形势较好的单位,人们容易忽视危险因素。盲从心理则是指工作人员缺乏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在出现问题时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见解。而恐慌心理是指工作人员在遇到安全问题时缺乏稳定的心态。此外,新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可能缺乏对石油库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未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从而导致产生安全隐患。

3石油库安全管理中人为因素控制对策

3.1石油库安全管理人为因素控制思路

油库是国家石油储备的重要项目场所,油库建设中必须保证设施设备长期安全性能,要控制人的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危险事故。油库内部有许多仪器仪表等设施设备,运行中人员通过操作仪器仪表对油库油品监控,人员必须熟悉仪表的性能及操作,正确进行仪器仪表的操作。油库管理工作重点放在人为因素的控制上,有效保证油库的安全运行。油库安全管理人为因素控制要坚持动态化与科学化的原则,油库人为因素安全管理要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风险指导与安全事故预警方面采取措施。石油库人为因素安全管理出发点是严把工作人员上岗准入关,强化三级安全教育,健全公司主要负责人为首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人员流动管理与安全检查、巡察力度,定期召开安委会、员工大会、“开工第一课”等系列会议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石油库中确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制度制定不健全忽视内部机构的复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存在诸多隐患。人们往往在油库事故爆发后想办法修补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石油库安全管理要借鉴经验防患于未然,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代表的总体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建立车间班组长为主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确保制度落实。普通油库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石油岗位专业知识,油库安全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石油安全相关的专业知识,要具有安全管理资格证书,必须借鉴其他油库安全事故经验教训,做好石油库的人才引进工作。要注意施工人员培训、技术交底,过程监督监护,保证石油库生产安全。

3.2石油库人为因素安全管理措施

石油库安全管理人为因素较多,需要加强重点人为因素安全管理工作。石油库人为因素安全管理重点要做好:(1)事故培训与警示教育,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事故管理会议,总结分析常见重大安全事故类型原因;(2)管理人员责任履职、持证管理,管理人员选用需要重点考察责任意识,强化对作业人员上岗持证管理;(3)从业人员三级培训教育,年度安全生产再培训,满足课时要求,鼓励从业人员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给与一定补贴;(4)操作规程培训,深入生产一线加强对技术人员操作规范培训,做到熟练掌握生产工艺参数、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性能参数、重点作业货种属性、个人安全防范知识、现场应急处置流程;(5)人员调动风险辨识,有效识别管理生产人员调动风险,加强重点岗位职工工作生活指导帮扶,避免和减少人员频繁调动;(6)按照国家三年攻坚行动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调离岗位。预防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相关领导要从落实责任制,严格对漏洞疑点进行管理,确保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安全管理中要加强细节的重视。导致事故发生根本原因是基层员工工作中缺乏责任心,相关人员要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组织员工逐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相应安全技能。加强基层员工安全培训工作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手段,确保石油库长期安全发展才能为员工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平台。不良工作条件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相关人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工作条件,要改进操作规程及方法,落实检查复查制度避免发生跑冒滴漏事故;全方位考虑相关因素避免留下安全隐患。强化风险辨识、管控,利用良好的通风效果降低作业场地油气浓度、温度,使用防爆开关发挥安装防护装置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库是危化品行业的重大危险源,储存大量的汽柴油等成品油,随着甲乙醇汽油的推广,油库储存物资存在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危险,发生安全事故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与巨大财产损失。近年来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屡有发生,现阶段石油库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要加强对油库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人为因素是导致油库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要通过领导重视,加强安全培训等方式消除安全隐患,为油库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相关工作人员要认真分析人为不安全因素,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骏.石油库安全管理中人为不安全因素分析[J].品牌与标准化,2022,(02):126-128.

[2]周耀.石油库安全管理中的人为不安全因素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9):72-73.

[3]吕昕.石油库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分析[J].化工管理,2019,(22):125-126.

[4]陆博.石油库安全管理人为不安全因素与对策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6):20-21.

[5]张建.浅谈石油库管理中人为不安全因素分析与解决方法[J].化工管理,2018,(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