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在温宿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6
/ 2

现代技术在温宿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与展望

塔吉古丽·阿不拉

温宿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843100

摘要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畜牧养殖和农业生产。尤其在一些地区,畜牧养殖一直是支撑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化,畜牧经济亦需要进行转型和升级。加快畜牧经济现代化进程可增加养殖户收入、改善产业结构,防止环境破坏,对畜牧养殖、区域经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本文对现代技术在温宿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与展望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现代技术;温宿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应用与展望

引言

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是以产业化理念谋划畜牧业发展,以市场化理念促进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

一、现代技术在温宿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

1、有助于增加养殖户收入

畜牧养殖是农村地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随着规模化和现代化生产进程的加速,其重要性更加凸显。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畜牧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发展现代畜牧经济能够提升养殖户抵御灾害的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并增加其经济收入。

2、积极促进农村发展

温宿县的主要经济是养殖业和种植业,而且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和畜牧资源。在当地农村建设中,畜牧产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过去的养殖模式和养殖理念的影响,畜牧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通过推动现代畜牧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农村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为实现社会稳定和地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市场对畜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优势产业,畜牧行业在现代养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畜牧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朝着生态友好型、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现代技术在温宿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与展望

1、推进资源节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在于资源承载能力不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畜牧业发展,以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针对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方面,可以采取建设防风沙林带和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相结合的措施。在选择植被方面,应根据荒漠化区域独特的气候特点,选用恢复迅速、具有良好水土保持效果的植物。此外,还可以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水资源污染治理方面,我们要持续推进对重点区域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评估,以找出污染源的具体情况,并支持建设地下水污染分级分类管控体系。我们将多级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的建设与信息化监管手段相结合,以实现地下水污染防治全过程的智能化和可视化协同监管,并形成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模式。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约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畜牧业的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可以通过划区轮牧、限时放牧的方式来解决草畜不平衡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将草场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并对放牧时间和放牧顺序进行限制,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小畜群对草场的破坏,缓解草畜不平衡的问题,为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例如,温宿县柯柯牙镇有天然牧场300余万亩,牧草辽阔,草质优良,温宿县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加快探索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协调发展方式,推行划区轮牧、禁牧、休牧政策,优化草场利用,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高山畜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

综合治理草原的重要支撑是资金支持。然而,许多治理措施并未能在大范围内取得有效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资金投入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虫、鼠、毒草对草原生态的危害性。因此,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宣传并拉动社会力量,以多元扩展资金筹措渠道,为综合治理提供资金支持。近年来,温宿县大力实施畜牧业“十百千亿”工程,按照生态为先、市场主导、因地制宜的要求,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统筹发展高山畜牧养殖和集中养殖模式,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县畜牧业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高歌猛进的强劲发展态势。温宿县能够依托自身畜牧业发展优势,以建设标准畜牧养殖园区为引领,扩大规模养殖,加大畜牧技术人员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水平,实现畜牧产业全面振兴,为温宿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化基础。

3、优化监测体系

虫害、鼠患以及毒草所导致的灾害频繁发生,给草原生态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然而,传统的监测方式无法及时了解灾害的发生情况和影响范围,导致相关部门无法有针对性地投入资金和制定防治措施,从而严重制约了正常的防治工作的展开。因此,对于虫害、鼠害以及毒草灾害的防治而言,监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至关重要。优化监测体系的举措包括:配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构建现代化的技术支持系统,提升灾害监测的预警能力。这样,相关部门和畜牧从业者将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地预防草原灾害的发生。相关部门应基于确切草原范围的确定,全面了解当地人工和天然草场的状况,并建立监测机制,定期进行密切调查。同时,需要通过多部门合作,派遣专业水平的工作人员对草原逐地进行勘察,为了减少重复率,我们需要记录地区内草原有害物种分布和受灾情况,同时对当前的草原生态进行准确的调查。我们还需要积极收集和整理关于植被状况和危害源的数据,并建立标本库。通过整合和归纳来自不同草原区域的实地调查记录以及有害物种和草原生态现状数据,我们可以形成一个资料库。草原灾害动态监测甚至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借助向农牧民宣传虫、鼠、毒草危害和及时治理的重要性,适当采用激励措施,呼吁与草原接触最为密切的牧民加入监测活动,促进监测体系的改善。

4、更新传统畜牧业体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影响日益扩大。畜牧业作为行业也不例外,通过将传统的畜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商品交易,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在进行畜牧业电子商务工作时,需要找到适合的发展模式,并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和谐统一。同时,利用诸如微信、抖音等平台作为食品流通的渠道,可以有效地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新农人”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成功实现了畜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及精细化管理,从而改善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成本支出,并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公司运用自家平台,成功实现了在网上销售畜牧业产品,并通过线下门店提供服务,使线上与线下相互融合,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公司还重视产品质量及品牌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信誉,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往的畜牧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积极发展现代畜牧经济可以稳定养殖户的经济来源,降低畜牧生产的潜在风险,因此,当地政府要认识到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性,合理开发草场资源,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推进落实,最终实现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清虎.信息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2(20):97-99.

[2]陈琴.信息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今日畜牧兽医,2022,38(09):67-68.

[3]李文凤,杨亚莉,李龙.信息技术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J].农业工程,2021,11(0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