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供热管网设计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关于市政供热管网设计的探讨

孙海飞 杨广泉

淄博瑞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6300

摘要:市政热力管道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在当下的市政热力管道建设中依然出现诸多漏洞,倘若不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市政热力施工管道意义重大,从而促进市政热力管道工程质量的提升。结合安全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出合理化,以期给予业内人士一定参考和借鉴。对热力管道阀门、补偿器和管道支架等热力管道附

关键词:市政;供热;管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 8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地下综合管廊(以下简称“管廊”)的建设再一次提上日程,管廊内热力管道一般管径较大,设计难度较高,设计时更需要与相关专业相配合。现对管廊中热力管道及配套设施设计进行探讨。

1供热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一级换热站一次侧蒸汽电动调节阀的控制机制老旧,以人工为主的分阶段调节方式难以有效保证调控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导致二次侧供水温度产生偏差。(2)一次侧采用手动蝶阀调节,此方式所产生的问题是二级换热站二次侧供水温度无法调控,由于温度的可控性欠佳,一级管网中各分支管的流量存在显著差异,热力分布缺乏均衡性,常伴随各换热站争抢热量的状况。(3)热水泵变频器并不具备变频功能;二级管网的耗电量指标为1.211~1.984W/m2,存在耗电量高的问题,不符合节能环保的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理念。

2市政供热管网设计

2.1管道补偿器选用

管道补偿器是热水供热管网安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由于供热管道是以热水为主要能源进行输送,自然会受到高温的影响,温度变化由内而外延伸,任何一种伸长量或温度应力的变化,都会使得管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产生安全事故与不利影响。为此,需要在管网的特定区域上,完成补偿器的设置,结合实际情况的同时,还要选择符合要求的管道补偿器,加强系统性的监督管控,进而来满足后续的工作需求。有关管道补偿器的选用事项如下所示:(1)安装时,禁止出现对补偿器的变形处理,所有工作内容都要在管道结构中进行调整。(2)补偿器中存在着大量的活动元件,需要在安装时考虑到元件本身的可动性,禁止出现外部构件卡死活动元件的情况,或者是出现活动范围被积压的问题。(3)有关管道安装与敷设时,需要做好补偿器的管控工作,在安装环节之前,便要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预拉伸处理,以此来满足不同温度状态下的热伸长需求。(4)预压缩处理是当前管道补偿器常用的手段之一,一般来讲,开展管网检修作业时,会发生补偿器刚替换便被拉断的问题,这时因为检修时间相对较短,补偿器更换过于急切,整个空间内部温度数值没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临时的更换反而会加剧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产生拉断的问题。因此,在安装前夕,需要专业厂家针对补偿器结构完成预压缩处理工作,进而来满足不同程度的施工需求。

2.2注重闭水段封口的密封性

因为闭水段封口处于井的内部,为此施工的过程中较易被忽略,通常采用砌砖墙的方式封闭。为确保施工效果,若情况允许,应在检查井砌筑以前完成砌砖墙封堵。在封堵作业之前,先清扫管口特定范围内的管内壁,洁净程度达标后涂抹水泥原浆;封堵之前每一块砖都要浸湿,确保其密封程度;此外应在管内下端设立排水孔以方便进行检验。为防止产生不合格的问题,封口施工完毕后,应实施闭水试验,对材料品质、施工效果加以全方位测验,闭水试验应由上游向下游逐段实施。闭水试验达标后,要将混凝土填充到恰当位置。如果出现渗漏问题,应先进行标记,等管中的水全部排出后再处置。若缝隙很小,可采用涂抹涂料的方式,若缝隙数量多或者程度较为严重,应重新施工。

2.3一级/二级换热站节能控制技术

(1)供水温度精细化控制功能。以室外温度为参考,控制系统动态调节供水温度;充分关注二次侧管网供水温度,根据温度显示结果进行判断与调控,若实际供水温度超出许可范围,PLC控制器做出响应,按特定的幅度完成对换热器一次侧电动阀开度的调节操作,经过调节后,换热器接受到的热水流量发生改变,二次侧供水温度随之变化,最终将供水温度调节至许可范围内。(2)热水泵变频控制与台数控制功能。以管网流量的实际监测数据为准,由控制系统动态调控供回水干管压差,进而改变热水泵的运行台数以及每台设备的运行频率,管网总流量随之变化。若供回水压差与设定值的偏差超出许可范围,需要调节管网流量以实现对供回水压差的控制,例如PLC调节热水泵的运行台数及其频率。(3)水泵等时切换控制功能。单台水泵长期运行后负荷加重,装置稳定性降低,功能有效性受到影响。因此,需定期切换水泵,使水泵维持良好运行状态。水泵的切换基于水泵等时切换控制模块实现,其优势在于均匀分担各水泵的系统流量调节工作负荷,确保每台水泵均可正常运行。

2.4热网主干线的设计

近些年来,市政部门对于供热管网的建设投入度越来越高,可见对相关工程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随着投资数额的增加,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供暖热源减少、供热半径扩大的问题。通常为了解决这些现实矛盾,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所投入的资金超过项目总体投入的50%。而想要达到节省建设成本、优化工作管网计形式的目的,还需要降低对管网主干的影响,从而使得热源能够充分运用到供热负荷密集的区域。对某些管道而言,系统所受阻力趋于不变,此时主线用户供热网管网的构建形式就成为了一种极佳的选择。

2.5管网布置

在进行供热管网的建设过程中应当着重对热管网型号进行选择,同时通过提前调查施工场地的情况,考虑管网布设的方式,也能够以相关技术作为支撑。在选择地下管网建设时,应当对地下水位情况进行勘测,同时考虑施工场地的地理条件、土质情况、气候环境等等,才能够排除影响因素,提高管网建设的水平。比如,在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合适的地方进行管网建设能够省去许多多余的步骤,也能够提高建设效果。为了能够节省资金,通常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和管网建设的需求,确认供热管网的最佳长度。也要采取标准化的施工技术形式进行操作,根据技术条件来规划建设过程。在标准化供热管网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周围的网络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比如在施工时很可能会因为施工场地的限制,造成周边交通状况受到影响。因此,应当成立专业的部门对交通状况进行管控,从而给供热管网标准化施工提供便捷,做好前提的铺垫,减少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从而使管网布置能够更加顺畅。

结束语

   为了满足工业领域以及国民经济的建设需要,要由专业人员开展热水供热管网安装工作,明确运行原理,加强维护管理强度,完善管理手段,提高功能性与安全性,确保热水供热管网所处的环境能够满足正常需求。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及各类高精度硬件设施的联合应用,保障建筑供热系统的服务品质,降低能源消耗。节能降耗任重道远,建筑企业需要持续探索,深化理论,优化方法,不断提高建筑供热系统的节能降耗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健,徐征勇.环形供热管网水利工况设计方法探析[J].石化技术,2021,28(09):156-157.

[2]王勃.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关键点探究[J].房地产世界,2021(17):129-131.

[3]王新鲁.城市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策略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41(11):69-70.

[4]李睿. 长春某集中供热管网设计与运行优化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21.DOI:10.27008/d.cnki.gdbdc.2021.000078.

[5]陈宝法. 工业供热蒸汽管道散热分析及管网优化设计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21.DOI:10.27819/d.cnki.gzgjl.2021.00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