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老年慢阻肺的诊治临床研究探讨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52例老年慢阻肺的诊治临床研究探讨实践

罗 观[1] 柳小华1 樊旭峰1 张秀娟1石锴1 杨金梅1

 1庄浪县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甘肃  平凉 744699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联合应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6.15%、对照组80.77%,P<0.05;施治前FEV1、FVC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FEV1、FVC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做好规范化的诊治并联合应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有助于提升总体疗效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关键词:慢阻肺;老年患者;药物;价值

慢阻肺是一种由于长期气流受限而诱发的慢性肺部疾病,此疾病虽然无传染性,然而存在着遗传倾向,患者具有咳嗽、气短、喘息、咳痰以及胸闷等临床症状,特别是在劳力时容易出现呼吸困难[1]。慢阻肺在广大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且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慢阻肺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多,随患者病情进展还可能诱发焦虑、抑郁、骨质疏松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2],所以积极探寻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科学诊治方案具有重要价值。以下将分析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并观察其应用效果。

1资料方法

1.1常规信息资料

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3月,地点为我院,疾病确诊结果均为老年慢阻肺,且均为急性加重期,样本数量5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26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7例、9例;年龄最低61岁,最高87岁,均值(70.2±3.7)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1年,均值(4.6±0.7)年。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8例、8例;年龄最低60岁,最高88岁,均值(70.3±3.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均值(4.5±0.8)年。2组上述各资料横向对比均差异微小P>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依据其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史、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和肺功能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评估,并确诊为慢阻肺,且排除了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以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即结合其病情给予抗生素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等进行治疗,例如多索茶碱行静脉滴注治疗,0.2g/次,1次/天,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2g/次,每日2次,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1mg/次,每日2次。同期观察组则联合应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即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0.3g/次,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天。

1.3评价规范

(1)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显效: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等典型症状表现均完全消失,复查肺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肺功能复查结果有所恢复并趋于正常;无效:症状、体征以及肺功能复查结果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2)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肺功能参数,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22.0分析,文中计量资料所涉及的数据标准差其表示方法为:(±s),均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表示为:[n(%)],均施以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组间横向对比

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6.15%、对照组80.77%,P<0.05。

表1 临床疗效组间横向对比[n(%)]

分组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6

13(50.00)

12(46.15)

1(3.85)

25(96.15)

对照组

26

8(30.77)

13(50.00)

5(19.23)

21(80.77)

χ2

8.652

2.085

6.635

6.635

p值

0.010

0.073

0.017

0.017

2.2肺功能参数组间横向对比

施治前FEV1、FVC 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FEV1、FVC为观察组更高P<0.05。

表2 肺功能参数组间横向对比(±s

组别

例数

FEV1(L)

FVC(L)

入组时

护理后

入组时

护理后

观察组

26

1.19±0.32

1.72±0.50

1.71±0.35

2.56±0.39

对照组

26

1.18±0.33

1.52±0.46

1.72±0.34

2.21±0.38

t值

0.265

5.362

0.985

6.362

p值

0.391

0.013

0.608

0.011

3讨论

慢阻肺在广大老年人群中是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进入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症状表现加重且容易出现并发症,积极探寻科学的诊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能够尽快抑制患者的病情进展,改善其咳嗽、胸闷以及气促等临床症状。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此药物可增加气道液体分泌、使痰液中的肽链断为小肽链,促进粘痰排出,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改善气道粘膜纤毛功能,有利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帮助调低痰液粘稠度,可提升纤毛运动能力进而促使痰液排出体外,对于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有重要价值

[3]。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及肺功能参数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表明,常规治疗结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升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整体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做好规范化的诊治并联合应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有助于提升总体疗效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参考文献

[1] 薛强,陈俊文,李平.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发生机制[J]. 临床肺科杂志,2022,27(8):1248-1251.

[2] 李兆金,满华. 基于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诊断措施及治疗对策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3):123.

[3] 田建会,张姗,马蕾. 老年慢阻肺及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 智慧健康,2018,4(3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