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与监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食品质量安全与监管探析

雷华贵

略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陕西省汉中市 724300

摘要:食品安全问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如今,市场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及时转变监管模式,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食品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出口食品也可以在国际市场环境中拥有竞争优势。对此本文将分析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策略。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加工工艺;安全追溯机制;舆情处理

在食品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环境下,食品质量安全是社会各个领域重点关注的话题内容,尤其是近些年因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在社会环境中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比如: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等。这些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与食品的加工、贮藏和销售等流程密切相关,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甚至还会引发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因此,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公众热点关注的焦点话题,需采取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对整个流程进行严格管理。

一、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生产环境污染

    工业进步虽然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但也会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工业排放的废弃物中包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部分物质会进入土壤与水体环境中,导致饮用水细菌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同时粮食作物、畜产品、果蔬和菌类等食用农产品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这也说明现代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农药喷洒等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用农产品消费的安全性。即使是牲畜排泄的有机肥,也存在很多有毒有害残留物,在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之后,排入溪流环境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

(二)食品加工工艺不合格

    现如今,部分农村地区的生产工艺较为落后,部分地区仍采取的是小农经济模式,农业生产设备比较落后。而这也导致农户认为自身加工的食用农产品不会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忽略了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进而导致食品加工并没有按照实际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甚至在各类添加剂的作用下还会引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转基因与酶制剂等现代技术在食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新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三)生产加工企业信用缺失问题

    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有生产与销售企业信用缺失。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部分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期间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唯利是图的情况随处可见。其根本原因就是造假与售假的风险成本较低,导致生产加工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信用缺失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也屡禁不止。  

二、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食品检测流程

   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必须要明确食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标准,结合不同食品类型进行分类抽检与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能够得到稳定提升[2]。同时,在食品质量检测流程优化方面,还要从风险监测与食品质量监督抽查等角度进行严格管理,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加大执法力度,禁止出现食品检测流程不规范与违规生产加工等问题。一方面,监管人员要清楚了解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畜类与果蔬类产品的监管,对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信息与检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为后续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在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管理过程中,还要在生产许可与抽样检测结果等方面整理相关信息,在完成质量监管的前提下加强抽检效果。样品抽检要从食品生产加工、包装与运输储存等方面进行随机检测,当发现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时,必须及时上报进行处理,避免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到市场中。除此之外,食品检测与评估还要保证公开性与透明化,在采用检测与追溯技术前提下,综合分析检测信息,进而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二)构建食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

首先,可以构建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对各类安全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根据实际检测流程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跟踪管理,与食品生产加工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落实食品生产加工期间的数据采集与精准处理。同时,在食品质量安全管控期间,还要落实数据信息标准化设计,对食品加工流程进行合理拆分,识别不同类型的生产加工信息,确保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归类可以得到有效管控,满足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其次,还可以采用图像生成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根据基本记录信息与食品质量信息资源,对整个生产加工流程数据展开检验与分析,发挥出感应器特有的优势,对食品质量监管过程进行评估与控制,确保可追溯系统能够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出最大价值。

最后,应用条形码技术可以全面分析食品质量安全数据资料的有效性,继而可以将各类信息数据整合为条形码,结合具体信息特点完成检验。在实际操作期间,可以采取条形码对食品加工流程展开分析,顺利完成生产识别与质量安全控制。比如:在针对畜产品安全可追溯管控中,可以构建全面的追溯管理系统,对产品加工、运输与销售等流程进行安全管理。

(三)做好舆情处理工作

    舆情主要是指社会群众对近期热点事件的看法与观点,具有主观性、强制性与易变性等特点。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需要妥善处理与正确引导食品质量安全舆情[3]。在此过程中,先是要转变传统思想,做好舆情处理工作,在市场监管部门与社会群众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加强社会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舆情进行正确引导,在第一时间澄清事件真相,对群众内心情绪进行有效疏导。在此基础上,借助舆情反馈出的信息,对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制定和改进监管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不仅来自人们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也来自于食品生产加工和监督管理。因此,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等层面入手,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流程进行合理优化,构建科学合理的管控机制,进而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推动食品加工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丹丹.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原则与方法探析[J]. 现代食品,2023,29(13):137-139.

[2] 周敏,刘太阳. 食品安全监管中快速检测技术运用分析[J]. 中国食品,2022(3):71-73.

[3] 王娜,李莎莎,张颖. 试析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意义[J]. 中国标准化,2023(10):313-317.

作者信息:雷华贵 ,男,1985年12月,汉族,陕西略阳,本科,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