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业技师学院烹饪专业创新创业成果分析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3

浙江商业技师学院烹饪专业创新创业成果分析总结

孙丽

浙江商业技师学院  315016

摘要:烹饪专业是浙江商业技师院校的特色专业,也是浙江省重点示范建设专业,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浙江商业技师学院烹饪专业目前做出的一些成就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其他同类学校提供借鉴,帮助更多的学生。

近年来,政府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出台了大量政策来支持职业类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包括支持职业院校投入资金、技术等设施,拓宽融资渠道、支持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等[1]。同时,政府还鼓励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尤其是烹饪专业,学生创业热情高涨,餐饮行业项目类型多样适于创业,因此探究技工院校烹饪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很有必要[2]。烹饪专业是浙江商业技师院校的特色专业,也是浙江省重点示范建设专业,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浙江商业技师学院烹饪专业目前做出的一些成就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其他同类学校提供借鉴,帮助更多的学生。

一、通过课程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浙江商业技师学院烹饪专业课程主要包含四大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操课、特色课程。每个模块所包含的课程内容如下表1所示。

1浙江商业技师学院烹饪专业课程安排

公共基础课

专业理论课

专业实操课

特色课程

信息技术

食品安全与营养

中式烹饪基础技术

产教融合课

生存生活指导

烹饪原料与设备知识

中式面点制作技术

职业体验

烹饪美术

厨政基础知识

食品雕刻技术

美食欣赏

基础英语

中级工理论辅导

烹调技术

劳动教育

语文

烹饪原料学

原料加工与冷菜制作技术

人工智能烹饪课

数学

中华饮食文化

热菜技艺

体育

食品保健学

冷菜技艺

法律道德与职业素养

烹饪艺术

雕刻技艺

人际交往

高级工理论辅导

中点技艺

经济常识

现代餐饮管理

西餐西点技艺

职业指导

技师理论辅导

菜点装饰技艺

政治常识

餐饮市场营销

筵席设计与制作

中国近现代史

毕业设计与论文指导

就业指导

体育

从课程的设置来看是,四大模块均有嵌入创新创业教育。在公共基础课中,《职业指导》、《就业指导》两门职业素课中均有涉及到创新创业的内容。在专业理论课中,《现代餐饮管理》、《餐饮市场营销》、《毕业设计与论文指导》三门专业理论课程中也有嵌入创新创业的内容。尤其是《餐饮市场营销》是我校进来开设的一门很有特色的专业理论课程,这门课程旨在为将来学生创业奠定理论基础,课程内容涉及餐饮营销入门基础知识、营销运作技巧、餐饮营销管理等内容,为今后学生创业奠定基础。

在专业实操课中,实操课《热菜技艺》、《冷菜技艺》《雕刻技艺》、《中点技艺》、《西餐西点技艺》、《菜点装饰技艺》等几门高级工及以上阶段的实操课中,都有涉及到创新菜肴的开发与制作,基本安排在每门课程的后半阶段,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会根据情况,安排给予学生指定原料,让学生根据原料要求自主创新菜肴。通过这部分学习,可以比较好的运用前期所学,提升创新能力。

在特色课程中,主要是《产教融合课》。《产教融合课》是近两年我校开设的一门全新的融合专业与企业的特色课程。该课程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理论讲座,我校每学期邀请行业专家或者企业高层管理人才进行创新创业相关的讲座。二是菜肴创新,实操方面制作酒店特色菜,开发研究创新菜肴。这些举措都在潜移默化中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专业学习中。借助产教融合,将“双创”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脱离专业谈创新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持续也是没有实践意义的,因此,在实际教学开展中都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

KSO_WM_TAG_VERSION=1.0&KSO_WM_BEAUTIFY_FLAG=#wm#&KSO_WM_UNIT_TYPE=i&KSO_WM_UNIT_ID=wpsdiag20161004_2*i*1&KSO_WM_TEMPLATE_CATEGORY=wpsdiag&KSO_WM_TEMPLATE_INDEX=20161004

二、通过比赛活动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也积极组织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为社会创造价值。浙江商业技师学院2019年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比赛,烹饪专业相关创新创业项目获得浙江省二等奖的优异成绩。2021年浙江商业技师学院再次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比赛,烹饪专业相关项目获得全国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这些荣誉的背后也是充分体现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浙江商业技师学院每学期都会组织技能周活动,一方面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积极组织学生策划美食活动。学生团队自主策划美食活动、制作美食、销售美食,自负盈亏。通过该活动学生发挥一技之长,锻炼了创新创业能力,该活动广受师生好评。

三、通过产教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通过产教融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基地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双重优势,这是本校创新创业方面的亮点。

(一)现代餐饮学院(企中校)

浙江商业技师学院与滕头生态酒店、状元楼酒店两所连锁大中型酒店进行合作,成立了产教融合现代餐饮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模式是浙江商业技师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先行先试的创新路径,通过“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体制机制,推动校企双方资源统筹与共享、技术创新与服务、人才交流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文化传承与发展。

现代餐饮产业学院是一种新型的、共赢的模式,能有效综合学校、企业、行业资源,通过校企共同培养,使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无缝结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从而加速学生的技能提升。校企合作,进而发掘和培养更多烹饪人才,为宁波餐饮界添砖加瓦。

产教融合学院对于学生的培养采用学校基础教育与企业专业提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每周在学校进行为期三天的学校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另外两天到安排的就近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在此期间,企业会有专门的技术骨干对于学生的理论和技能先进行授课并进行考核,授课完成后学生进入相应岗位锻炼。

上学期开展了“酒店菜肴的制作与创新”、“菜单设计大赛”等活动。学生普遍放映学习效果较好,能够跟社会接轨,接触到较新的菜肴制作和管理知识。通过学生访谈形式了解情况,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期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创业会有较大的帮助作用。部分同学设计的菜单作品如下图所示。

下学期还开展了产教融合“人才储备池”计划,人才储备池是专为企业关键岗位人才梯队而设,由一群有梦想、有活力、敢担当的产教融合优秀实训生组成,是企业进行系统培训、能力再造与高效配置的人才加油站。根据上学期的表现筛选出部分优秀实习生着重进行管理岗位的培养,通过考核学生可进入“人才储备池”,并获“管理助理”岗荣誉,直接享受“管理助理”岗职务,并享受助理津贴。学生访谈形式了解情况,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期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创业会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二)产教融合基地(校中企)

自2017年起,浙江商业技师学院与M6生鲜企业联合创立了阳光文商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创立的初衷是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技能和管理能力,培养新型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餐饮人才。公司主要与浙江省某著名的连锁生鲜品牌合作,为其旗下几十家门店配送各式面点产品。由于依托第三方销售平台,背靠学校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技术研发资源,专注打造匠心面点产品,具有轻采购、少库存、去门店的优势,非常适合在校创业学生。为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公司将经营管理职能下放给学生,由选拔的具有创新创业思维、管理能力、销售能力、服务能力、研发能力的团队去运营。该经营和管理团队是从烹饪学生中挑选的部分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综合能力较强的学子组成。每年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由不同的学生团队进行锻炼,并形成一定的梯队。参与锻炼的同学多数反馈对于他们技能、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较大的帮助和提升。

2022年,浙江商业技师学院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引企入校,探索生产与教学一体的教学新模式,也是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的一个重要创新。浙江商业技师学院将企业引进校园,让企业参与校园教学,使企业真实的岗位实践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无缝对接。今年上半年已经开始运营。本校学生参与教学人次约为1000人次左右,目前在“状元楼产教融合基地”进行管理、运营、生产、销售的学生共计45名,其中10名实习学生,主要负责平时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35名中西面点专业的再读学生,每周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到基地进行岗位体验的学习机会。大约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普遍反映自己的技能得到的很大提升,尤其是10位管理岗位的实习生,访谈中了解到,能够参与到企业创建、宣传、生产、管理、销售等所有环节中来,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比如他们与企业共同开发了“南瓜红豆养生包”、“特色馄饨”、“养生包子”、“果蔬汁糕点”等多种面点产品,深受消费者好评。另外,他们表示这段特殊的学习经历对于他们今后创业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浙江商业技师学院将进一步完善与校中企“状元楼产教融合基地”的合作,力争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校中企”,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技能人才。

当然,产教融合基地的良好运行单纯依靠学生团队也是不够,背后还有学校的全力助攻、企业的鼎力相助和合作。目前该校在“专创融合”探索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是有待加强。

四、不足及反思

虽然浙江商业技师学院烹饪专业关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已经走在了浙江省绝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前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方面,虽然跟专业教育方面融入较多,但是基本都是“嵌入式”学习,缺少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难以形成体系。在者,这些多门课程的嵌入中,存在着彼此之间的衔接上的问题。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等职业素养课偏于创业轻创新,且受教师自身经验和水平的制约较大。
  2. 产教融合方面虽然已经成果显著且很有特色,但是不足之处是锻炼的学生比较有限,多限于参与主要运营的学生团队,对于绝大部分同学来说没有机会参与其中。
  3. 比赛成果屡创佳绩,成绩优异。但是平时的创业活动较少,建议可以多多多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创新创业的路程艰难而又漫长,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学校、企业、政府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

参考文献:

[1]黄德斌.“双创”升级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7):122-124.

[2]陈宏利.地方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