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的家庭护理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1

小儿发热的家庭护理知识

陈姗

绵阳市三台县建平镇中心卫生院,四川省绵阳市,621106

小儿发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科急症,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比较差,并且汗腺并没有发育完善,体温调节的功能就比较差,所以小儿发热的风险是比较大的。

微信图片_20230902154630

一、怎样验证宝宝是否发热

发热是人体中抵抗疾病的一种防御机制,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进行降温,只有在小儿高热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时候才需要进行降温处理。儿童的机体代谢要比成人快,体温也会比成人略高。儿童正常的腋下温度是36-37.2℃,37.3℃以上就已经属于发热了。

二、区别运用物理降温还是药物降温

当发现小儿发热的时候可以用退热贴贴敷额头,也可以使用温毛巾来擦拭小儿的四肢,不可以用酒精进行擦拭。在小儿的体温超过了38.5的时候,需要立刻服用退热药,建议服用同一种单一成分的退热药,可以选择布洛芬或者是对乙酰氨基酚,服药的间隔至少要间隔4个小时。如果孩子反复发热,发热的时间间隔少于4小时,在临床中可以布洛芬和对乙氨基酚交替使用,但是使用两种退烧药时间的间隔至少两小时,在幼儿体温达到39℃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就医。

三、在小儿发热中护理中的误区

(一)对小儿进行捂汗

发热是人体中抵抗疾病的一种防御机制,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进行降温,只有在小儿高热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时候才需要进行降温处理。发烧一般会经历发冷、发热、发汗这三个阶段,只有在发冷阶段才需要为宝宝进行添加衣物,在发热的阶段应当为宝宝减少衣物,在发汗的阶段可以让宝宝穿宽松的衣服有利于宝宝更好地进行排汗。家长要通过观察宝宝的具体的情况阿里判断宝宝是否需要增减衣物,而不是一直给宝宝捂汗。

(二)立即给小儿服药

宝宝一旦出现了发热的情况,很多家长会立刻给孩子进行服药或者是去医院要求输液来进行降温,但是对于一些情况不明的发热,不可以立即使用药物进行降温,避免掩盖病情,耽误诊断和治疗。

微信图片_20230902153248

四、小儿在发热中正确的护理方式

(一)观察体温

家长要及时地观察患儿的体温情况,在感觉患儿发热时要尽快的对孩子的体温进行测量,在高温的时候需要每次间隔1-2小时进行一次体温的测量,患儿在高热的时候身体中热量消耗大,水分流失的速度十分的快,这就需要及时的为患儿补充水分,多饮一些温开水或者是电解质水。

(二)注意饮食

要选择一些清淡并且容易消化的流食或者是半流食,例如米汤、粥等食物水分充足,容易被宝宝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绿豆具备着清热解毒的作用,在患儿发热的期间可以多让患儿喝一些绿豆汤。如果患儿伴随着咳嗽的话,可以多吃一些梨子,梨子具有清热止咳润肺的功效。在孩子退热后需要逐渐的恢复正常的饮食,家长不要在孩子刚刚恢复时就让孩子进食一些高蛋白、高热量或者是迅速的恢复正常的饮食,否则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肠胃不适。

(三)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一种可以进行反复使用的、安全有效的降温措施,可以用于高热或者是有着高热惊厥史的早期家庭护理中。例如在患儿的头部进行湿冷敷,将冰袋放在患儿的枕颈部,用温水擦拭宝宝的四肢、腋下、颈部等部位。

(四)药物降温

2个月以下的宝宝出现发热的情况时,禁止使用任何的解热镇痛药,2个月以上的宝宝在体温大于38.2℃,并且宝宝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时,家长可以按照说明书对宝宝使用解热镇痛药。但是不推荐布洛芬与对乙氨基酚联合使用或者是交替使用。

(五)观察宝宝病情

家长要及时地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情况。如果发现宝宝的情况有异常的话需要立刻进行就医。

微信图片_20230902161837

(六)高热惊厥的处理办法

在发现孩子出现了抽搐的时候,需要立刻清理患儿口鼻的分泌物,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避免患儿产生窒息。在患儿惊厥的过程中,不要去强行地按压孩子的四肢,大多数的惊厥会在五分钟之内停止,患儿的惊厥缓解之后需要立刻前往医院进行就诊。

小结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只要科学及时地对宝宝护理,大多数宝宝的体温会自己降下来的,但是如果出现了持续高热不退的情况就需要立即就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