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1
/ 2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1仪桦2罗瑞鹏

1身份证号:612323198612111629

2身份证号: 612701199302270614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建筑工程中最常见和关键的结构之一,然而近年来因混凝土结构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频发,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结构相关施工技术予以研究,首先分析了土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出现的常见问题,然后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所做研究对土木过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提升起到了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字: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技术

1土木工程建筑以及混凝土的概念

现阶段,在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土木工程建筑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投资资金的增加,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也受到了社会大众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水平,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来确保施工质量,其中使用率较多的则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为土木工程建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后续通过针对性的施工方案规划来保证施工质量。但由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如果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没有进行充分的施工环境分析,这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受到影响。对此,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就要全面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以及土木工程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化应用相关技术,最终发挥出技术优势。

2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的因素

在现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各行业的发展也步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建筑行业,在以往的发展模式上有了很大的拓展,这既是给建筑行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契机,也给后续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针对这一情况,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就要重视对混凝土结构的分析,对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因素要进行全面性探究,后续在掌握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以此来确保混凝土结构可以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在对混凝土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其主要涉及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来对其影响进行探究。在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的温度、多种材料的配比以及混凝土自缩都可能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对于环境温度而言,如果施工时外界温度降低,就会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度产生温差,进而出现热涨的情况,而外部却因为温度低出现冷缩的情况,这就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裂变形的情况,进而使得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发生改变。在进行各种材料配比的时候,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或者进行配比的材料质量不过关,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让配比后的混凝土质量和强度无法得到保障。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

3.1温度的把控

在现今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这使得其在实际的土木工程建筑中获得了很大范围的应用,而要确保其技术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就要掌握土木结构建筑以及混凝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以应用才可以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从上面提到的几个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因素来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更好的对温度进行把控,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着手。混凝土在进行配比的时候,会发生水化反应,发生反应的同时会释放大量的热,但是因为混凝土结构的原因,无法让内部热量一次性释放出去,而是慢慢释放,这就让混凝土内外产生了温差。对于这种情况而言,在进行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要适当减少水泥的配比比重,尽可能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

3.2混凝土材料的选取

现今,由于社会大众对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的关注度在不断加深,这给相应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提供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增加了其压力。对此,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都开始应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其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对工程整体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还注意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施工单位在前期施工中要注意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全方面勘察,掌握相应的施工条件,同时还要对建筑主体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来科学设计施工方案,这可以为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在确立施工方案的同时,对施工环节进行控制,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这可以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同时,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3.3混凝土的输送

在混凝土配置完毕之后,要对混凝土做好输送工作,在进行输送工作之前,要提前制定好计划,将输送设备事先准备好,来保证混凝土能够及时有效的输送到施工现场,对于输送的设备而言,移动泵和托泵是常用的设备。因为混凝土凝结的速度很快,要提前对配比的混凝土凝结时间有一个了解,算好时间后制定好输送计划,避免输送出现问题而导致混凝土未到达指定现场就凝结的情况。在每次使用完毕后,要对输送的管道进行清洁工作,避免对下次输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在输送的过程中,输送人员必须对设备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程度,有利于混凝土及时的输送,尽量让输送的时间缩短,避免出现塌损的情况发生。而且还要注意输送泵的设备问题,及时加固连接处,防止混凝土在连接处出现漏液现象,为混凝土的质量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4混凝土的捣实

在实施混凝土捣实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施工,结合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振捣器来辅助作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则需要相应的施工人员结合混凝土结构的特征,采取较为稳定的振捣方式,在振捣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时间,在浇筑过程中注重浇筑过程的连续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不断涌现的混凝土,其可以进行已浇筑部分的压力施加,进而确保混凝土的粘合效果。

3.5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也尤为重要,施工人员一定要在不间断的状态下进行浇筑作业,决不能停下一段时间再继续作业,让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尽可能的相对保持一致。一旦出现意外导致浇筑工作产生间隔,一定要尽可能的防止混凝土凝结,及时做好保护措施。在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让检测人员对浇筑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浇筑工作达到合格标准。如果检测过程中发现钢筋的位置不对或者密度无法达到预期,就需要重新返工。在浇筑之前也要保证浇筑部位相对清洁,避免有大量杂物而影响浇筑的质量。之前所说的振捣也是浇筑中非常有必要的工作,但是一定要避免和钢筋等材料发生碰撞。如果混凝土浇筑的量比较大,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夜晚进行浇筑工作,因为正常情况下白天的温差较大,会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

3.6混凝土的保养工作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混凝土所具备的优势主要涉及到较强的抗拉、抗压和抗弯性,一般情况下,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般所采用的混凝土都是普通混凝土,这类混凝土不仅难以满足土木工程施工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相应的施工单位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工程中逐渐开始应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不仅性价比较高,同时混凝土结构具有轻便的特点,这可以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实现土木工程施工整体性能的提升。与此同时,混凝土结构还具备耐磨、耐冲击、耐疲劳等性能,在具体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如果加以应用,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土木工程施工可以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这可以很好地保证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的顺利完成,进一步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物的骨骼,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举足轻重。混凝土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也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应该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不断提升混凝土施工的工艺和技术,为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吴守彦.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2):104-105.

[2]王楠.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2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