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之死对明初士人人格心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0
/ 2

方孝孺之死对明初士人人格心态的影响

席云丽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255200

【摘要】儒家“道统”观念影响下的方孝孺受建文帝知遇之恩,尽心辅佐朝政,在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之后,坚决不肯合作,最后遭受诛戮,累及亲族师友。方孝孺是当时士人群体中的典型代表,舍身成仁的举动对明初士人的人格心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士人的人生理想与价值取向,摧毁了士人的道德底线,最后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

【关键词】殉难 士人 人格心态 嬗变

一、方孝孺殉难经过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世人因其读书处名正学,称其正学先生。生于名儒之家的方孝孺自幼饱览群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忧国忧民之志和成为圣贤的远大理想。成年后从师明初著名学者宋濂,成为宋濂最得意的门生,被宋濂誉为喧啾百鸟中的一只凤凰。在洪武一朝未得到重用,所以曾闲居田园、潜心著述授徒约十年时间,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建文帝登基之后受到重用,辅佐建文帝对洪武政制改弦易辙,希望实现自己“明王道、致太平”的伟大抱负,建文帝对方孝孺有知遇之恩,所以方孝孺尽力辅佐,并将自己的命运同这位在位仅四年的皇帝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建文帝四年的文治,与燕王朱棣的夺位战争相始终。建文帝登基后任用黄子澄、齐泰,执意削藩,燕王朱棣“靖难兵起”,叔侄之间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1402年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成功夺取了侄子的皇位,忠于建文帝而又不肯同他合作的文臣皆被指为“奸臣”,惨遭诛戮,这场空前的诛戮长达十余年,期间被杀戮株连的文臣及其亲属达上万人,其中最为惨烈的当属方孝孺。方孝孺五服之内的九族连同其门生朋友共十族873人死于此案。他的大无畏的精神为后世景仰,后世有人评论其死:“语其气节,可谓贯金石、动天地矣”。

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皇室内部的自相残杀,以方孝孺为代表的士人卷入了皇权的内部争斗之中,而且必须在这样的争斗之中做出自己命运的选择。建文遗臣中投降归顺的人不乏其数,舍生取义的人更是不乏其数,方孝孺便是以身殉难的典型。方孝孺是当时士人群体的佼佼者,他的殉难对士人的人格心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响了明初士风的嬗变。

二、方孝孺殉难之前的士人人格心态分析

洪武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在各个方面强化自己的专制统治,其重要的表现便是厉行文化专制,屡兴文字狱,强迫士人为其专制政权服务,甚至隐逸不仕也变成了一种罪过。朱元璋以严酷的政治手段确保对士大夫的思想控制,试图从根本上塑造知识分子的奴性性格。洪武时的士大夫整日处于高度的恐惧之中,每天上朝前要与家人话别。文人士大夫失去了仗义执言的勇气,无奈选择明哲保身。即使这样,洪武一朝因为文字狱、劝谏或因事被诛的士大夫非常之多,文臣得以善终者寥寥无几。

洪武皇帝去世之后,年轻的朱允炆登基为帝,四年时间内一改其祖父以猛治国、重典驭下的局面,政治较为宽松,追求文治。朱允炆自幼便接受儒家仁义治国的理论,与以方孝孺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士大夫的政治主张切合度非常高,在洪武朝整日提心吊胆的士人和建文一朝的新起之秀看到了新的希望,儒家“明王道、致太平”的热情重新被点燃,以方孝孺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跃跃欲试,将自己的命运、人生与年轻的皇帝联系在一起,努力为建文一朝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士大夫的辅佐之下,建文朝实行宽刑狱、精简机构、更定官制、减轻江浙地区重赋等新政,除少数不合时宜难以推行之外,绝大多数内容是深得民心。

三、方孝孺殉难之后士人人格心态的转变

方孝孺的被诛戮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对士人的操守问题产生了影响。朱棣在挥师南下之前,其主要谋臣僧道衍曾请求不要杀害方孝孺,不然天下读书种子将会灭绝,他看到了方孝孺所代表的忠义操守可能会灭绝。

方孝孺是典型的的儒者,儒家的道统论、纲常伦理在思想中根深蒂固,而且他与建文帝政治思想非常契合,建文帝对其有知遇之恩,所以他只能选择殉道杀身成仁。方孝孺的悲剧结局起到了强烈的震撼作用,在悄悄改变士人们的生命品格和价值取向。恐怖的政治所要求的固守理想与保全生命选择的巨大压力,害怕如果不同新政权合作便会走上与方孝孺相同的道路,士大夫纷纷放弃自己的忠义操守,选择投顺,造成了集体性的“道德失节”。他们的道德节感和“忠义”的价值观遭到摧毁,再也不敢以道事君,甘心成为帝王专制统治的工具。

朱棣屠戮建文遗臣已经让士人陷入恐惧和尴尬中,处境已非常尴尬的文人士大夫还要面临在实行文化专制方面丝毫不逊于自己父亲的明成祖朱棣。他下令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永乐大典》等大型类书,奠定了明朝理学的官学地位,同时为热衷仕途者提供更多机会,但是这一切只是在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帝王心理和维护其专制皇权的无上地位,决不允许士人有突出的个性和人格的独立,必使其屈服于自己的专制制度之下。内阁重臣“三杨”都要非常谨慎小心,位高权重的内阁重臣尚且如此小心谨慎,更遑论其他人?

选择投顺的士大夫在一开始内心也许会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他们既不肯结束生命以身殉道,同时传统的儒家的“道统论”和“忠臣不事二主”的观念又会使其心灵面临煎熬,处于矛盾之中。从精神世界来看,死亡未必是最痛苦的,这些选择投顺而活着的人也许会面对更多的痛苦,面临道义的拷问。但是这种内心的煎熬只是暂时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专制的加深,终究会被彻底沦为追求利禄的专制统治工具所取代。为了不触怒皇帝,他们将自己的真情实感隐藏于内心深处,甚至出现了卑躬屈膝的妾妇媚态。长此以往,士人的心态和人格必然会一定程度上地发生扭曲,形成牢固的媚上的人格心态,表现在文化便是逐渐形成了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多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应制”和应酬之作,脱离社会生活,缺乏文人的真情实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方孝孺的殉难确实对明初士人的人格心态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士人在建文一朝看到的追求文治、君臣协力共治天下、敢于为“道统”的存在与“政统”对抗的曙光黯淡下来,士人的道义底线因为方孝孺的死被摧毁,逐步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