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药学干预药物在药房调剂处方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0
/ 2

药师药学干预药物在药房调剂处方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逯翠华

淄博市桓台县唐山镇邢家卫生院   256408

前言:药房是医院持续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场所特殊,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处方调剂是药房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操作单元,集管理性、经济性、专业性、法律性、技术性于一体,包括收发药方、配置药方、分装药品、审核药方等,涉及多项药学领域。

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现代药学深入发展,我国临床所用药品种类日益增加,但治疗效果各有不同,以致于药物滥用、乱用等问题日渐突出。因此,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高效、合理,避免药物乱用、滥用,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药房中,药师是调剂处方的主要执行者,直接参与患者用药治疗过程,可通过自身所学,对患者所用的各种不同类型药物给予严格把控,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转归。

问题确立: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92例患者给予回顾性分析,按患者是否进行药师药学干预服务而设置为常规组(n=46)、研究组(n=46)。对比两组用药合理性、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观察探讨药房调剂处方过程中药师药学干预服务效果,旨在为患者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高效用药提供循证支持。

文献查证:在知网中检索“处方调剂”、“药学干预”等关键词,收集近三年最新科研文献,同时根据患者康复需要、用药现状、病情发展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药学干预服务措施。

解决方法及执行过程

1 临床资料: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92例患者给予回顾性分析,按患者是否进行药师药学干预服务而设置为常规组(n=46)、研究组(n=46)。纳入标准:①病历信息及随访资料完整有效;②18周岁以上成年男女;③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④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可正常语言沟通。排除标准:①精神病或认知缺陷、智力残疾、聋哑或视听障碍,不能正常有效沟通者;②中途因故退出;③恶性肿瘤或恶病质;④心功能不全;⑤血液系统疾病或合并严重感染、重大传染病;⑥肝肾严重障碍;⑦免疫缺陷。常规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23~67(44.39±5.45)岁;7例小学、15例初中、19例高中、5例专科及以上。研究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20~69(44.45±5.61)岁;9例小学、14例初中、20例高中、3例专科及以上。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2 方法

常规组46例患者未进行药师药学干预服务,研究组46例患者给予药师药学干预服务,包括(1)药房药师收到患者的用药处方后,严谨对待,认真观察,对处方合理性给予仔细审查,包括药品配伍、用药方式方法、用药时间、用药频次、用药禁忌症与适应症、用药剂量等,全面确保处方安全、合理,尽可能规避用药不当所致严重后果。与此同时,药师明确处方合理安全后,再观察不同种类药品的联合应用安全性与合理性,尽可能规避重复用药、超适应症用药等问题,处方调剂内容需遵循“急3慢7”原则,应用量不宜超过14d。调配结束后,向患者发放处方中药品。(2)审核、调剂处方过程中,必须要完整包含患者编号、性别、年龄、所处科室等一般资料以及药品通用名、用药方法、药品剂型、药品性质、用药量等药品信息。如果药师审核、调剂处方期间发现不合理现象或滥用药、乱用药等问题,立即联系开处方的药师,进一步明确主治疾病,核查报告单,查看患者病历资料等等。如果发现处方中存在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等情况,立即拒绝调剂,将处方驳回原处,并要求临床医师重新整改,同时电话联系开处方的医师,给予相关解释、说明,做好善后工作;最后,药房药师对临床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定期点评,并将点评结果发布在全员公告栏中,对于不合理处方给予严惩。(3)患者领取药品时,需要药房药师给予针对性的药学服务干预,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康复需求,提供高效、可靠的用药指导,确保患者用药高效、合理、安全。药房药师与临床医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动态随访观察患者用药状况,并根据患者用药状况、病程进展,对其用药方式方法、用药量进行合理调整,以促使药效充分发挥。(4)对药房药师、开具处方的临床医师加强同质化培训,使其不断增强自身专业水平,丰富自身药理知识,确保药房药师、临床医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清楚最新药物的使用方法,并树立规范、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增强责任感,从而更高质量的服务患者、服务社会大众,为医院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

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用药合理性。绝对适应症用药,细菌对药物敏感性较高,与用药指导原则相符,判定为合理;相对适应症用药,比较安全,不存在禁忌症,但选药起点偏高,判定为基本合理;禁忌症或者是超适应症用药,未全面考虑特殊人群需要,判定为不合理。其中合理+基本合理的例数之和,占组内总人数比率,即为合理性。②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包括单用、二联、三联或者是三联以上用药情况。③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有无头晕头痛、腹胀腹泻、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

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6.0版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两组用药合理性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用药合理性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合理性比较[n(%)]

组别

例数

合理

基本合理

不合理

合理性

研究组

46

32(69.57%)

13(28.26%)

1(2.17%)

45(97.83%)

常规组

46

30(65.22%)

10(21.74%)

6(13.04%)

40(86.96%)

χ2

12.028

P

<0.001

2 两组联合用药情况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二联用药、三联用药以及三联以上用药情况明显减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联合用药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单用

二联用药

三联用药

三联以上用药

研究组

46

30(65.22%)

13(28.26%)

3(6.52%)

0

常规组

46

13(28.26%)

18(39.13%)

9(19.57%)

6(13.04%)

χ2

6.782

5.449

5.073

5.146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  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更少(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n(%)]

组别

例数

头晕头痛

腹胀腹泻

心悸胸闷

恶心呕吐

嗜睡乏力

总发生率

研究组

46

2(4.35%)

1(2.17%)

1(2.17%)

3(6.52%)

2(4.35%)

9(19.57%)

常规组

46

4(8.70%)

3(6.52%)

3(6.52%)

5(10.87%)

4(8.70%)

19(41.30%)

χ2

8.787

P

<0.001

讨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水平提升,对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关注程度愈来愈高,对临床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尤其是药学研究深入当下,新型抗菌药品增多,给药房处方调剂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作为药房工作中的核心成员,药师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药师自身专业能力,对乱用、滥用药物现象加以控制,以确保患者用药合理性提升。本研究中,研究组用药合理性高于常规组,同时二联、三联以及三联以上用药情况减少,用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说明药房药师药学干预服务具有重大作用。作为药学服务的主要执行者,药房药师审核临床医师开具的药物处方,并以患者病情发展状况为依据,嘱咐患者科学合理用药,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自觉形成良好的用药行为,积极主动配合用药治疗。为患者发药之前,审核、调节处方,严格把关,提前解决用药错误问题,有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加之同质化培训,可避免药房药师、临床医师对药品药理知识的信息差坏,从而能够更好的指导患者合理科学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药学干预价值重大,可规避不合理用药情况,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