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混凝土施工标准技术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土建混凝土施工标准技术及应用

李仰

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2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土建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掌握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要点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土建混凝土施工标准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建设的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这就需要建筑工程技术不断地提升,也要不断扩大混凝土在实际建设中的运用范围。混凝土的类型众多,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属于极为重要的材料之一,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交通工程土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技术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有关人员应继续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不断地完善其施工的方案和策略,促使工程质量的整体提升。

1我国土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新中国建设初期,经济技术水平还处在发展相对滞后的时期,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着更为明显的差距。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当时我国国家对于土建工程技术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而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工艺也比较单一,这也造成了当时中国土建项目的施工效率比较缓慢,并且施工品质也没有很好提高。但近些年由于中国国民经济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国家对土建工程技术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得到了提升,而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引入和应用也使得中国土建项目的施工品质有着了明显的进步。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开发初期还没有完善,在土建工程中所起到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在现阶段的开发过程中继续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和提高,是一个很关键的工作重点。

2土建混凝土施工标准技术

2.1混凝土合理的配比

为了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进行建设时可以更科学、更合理、有序地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首先应该选择水泥,是由于交通工程土建过程中水泥作为必要材料,在混凝土建设中起到粘附和凝固的作用,因此水泥的选取对于施工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选择水泥进行混凝土配比中要选择强度符合道路建设要求的水泥标准,从而在水泥满足规范性的要求中进行配比,这也表明在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检查工作,不断对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进行检测,使得施工过程的水泥质量保持在均衡的状态,提高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整体的质量强度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能够满足建设要求,包括原材料的选择或水泥沙子等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以水泥的配比量为例,在实际建设施工时,为了更有效的避免出现水化热的情况,就需要适当的对水泥用量进行缩减,在通常施工的情况下,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抗压测试,实际的测试时间可以为60d,在此过程中需要反复的进行数10次的测试才能确认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使用量。与此同时,在进行测试时应根据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使用的情况以及在施工前设计的防裂方案作为基础,合理的对混凝土水化热后可能出现的温度差,进行有效地预防,然后再开展计算作业,计算中得到了混凝土的最大概率温度应力。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满足有关部门的出具的数据标准,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效果就可以更好地发挥,若是并不符合相关的标准,则需要相关人员对混凝土配比量再次进行估算,逐步的改善施工技术问题,提升混凝土的抗压能力,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建设施工时的施工技术能符合相关部门出具的抗压强度标准。

2.2运输与卸料

供应商运输车队运输商品混凝土时,由施工单位派遣1名技术监督员在料场进行监督,确保其滚筒式装料容器内部干净、严密、运输时的容器转速与实际要求的1~3min/次要求相一致等。运输过程中采用物联网技术中的数字标签技术对其进行定位、跟踪,进场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进行分批次检测,坍落度、出机温度、较薄均匀性等达到标准后,由监理签字确认并进行卸料。

2.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掌握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1)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单位需要清除模板上的杂物,在模板上涂刷隔离剂;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得过大或过小;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及模板拼缝的密合情况,确保浇筑安全并防止漏浆。(2)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安排混凝土运输、布料及浇筑顺序,最大化提高浇筑效率,避免影响生产进度;均匀摊铺混凝土,并保证浇筑的连续性。施工单位需要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变形与位移情况。当这些部位发生变形、移位时,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施工单位还需要控制混凝土厚度,确保混凝土上表面与侧模上沿位于同一个平面。(3)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内部还存在着很多空隙。为了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每一部位且具有足够的密实度,施工单位必须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使预制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及使用要求。混凝土能否被振实与振捣的振幅和频率有关。当采用较大的振幅振捣时,混凝土密实所需的振捣时间缩短;当振幅较小时,所需振捣时间延长。如果振幅过小,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振捣效果;而振幅过大,又可能使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振动器振幅一般需要控制在0.3~2.5mm。另外,物料都具有自身的振动频率,当振源频率与物料自振频率相同或接近时,两者就会出现共振现象,使得振幅明显提高,从而增强振捣效果。一般来说,高振动频率适用于振捣较细的混凝土颗粒,而低振动频率适用于振捣较粗的混凝土颗粒。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混凝土颗粒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振动频率。需要注意的是,当混凝土表面停止排出气泡,拌和物不再沉陷,并在表面出现水泥砂浆层时,则表示混凝土已被充分振实。(4)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养护工作,以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预制构件养护方式包括洒水、覆盖塑料薄膜、喷涂养护剂、加热等。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养护方式。另外,混凝土养护时间主要与水泥品种有关。混凝土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含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天;②含有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天;③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的混凝土,其养护时间均应不少于14天。

2.4混凝土养护技术控制

混凝土凝固过程需要稳定的环境,如果环境因素出现较大变化,混凝土凝固的效果可能无法达到预期。例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后,混凝土凝固的速度加快,外部结构先出现凝固,这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被锁在外科中无法蒸发,随着内部混凝土化学反应进度加快,混凝土出现开裂的现象。因此在养护阶段必须对混凝土脱水速度进行控制,如果混凝土所处环境温度较高,可以采取人工补水的方式进行补水和降温,为了减缓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还可以在混凝土上面铺设薄膜和草席,这样能够隔绝阳光,降低混凝土环境温度。

结语

总而言之,交通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整个道路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提升施工作业质量,施工单位应制定更多严格的技术控制措施,不断推进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使相关技术能够更好地为道路施工服务。施工单位也要强化技术创新工作,探究更多高效的施工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对各类技术进行改进,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保障施工作业的质量,推动交通土建工程行业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胜.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3,13(2):149-151.

[2]李国虎.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5):72.

[3]张威.土建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艺要点探索[J].建筑·建材·装饰,2022,9(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