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丽萍 张瑞芳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 014400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配,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效果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上部的大量出血。它通常表现为呕血(血液呈鲜红色)或黑便(血液被消化后呈暗红色或黑色)。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胃癌、出血性胃炎等。这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因为大量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血液丢失和危及生命的后果。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控制出血、内镜止血或手术干预等。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请尽快就医。而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则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稳定,促进患者康复。本文主要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为两个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均为18岁-65岁。

排除标准: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不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出血;②具有其他严重并发症;③精神状态异常;④无法配合。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②自愿参与研究;③精神状态正常;④能够配合常规操作。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意识状态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控制出血,确保患者通气顺畅,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早期肺部护理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提供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支持,适当给予患者和家属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解答他们的疑虑和问题,帮助他们理解病情和治疗过程,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控制出血:通过采取措施控制出血,如静脉输液维持循环稳定、输血纠正贫血、使用止血药物或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等。②监测和评估: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定期测量血液参数,如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等。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意识状态。③维持通气和氧合:确保患者的通气和氧合状态良好,监测氧饱和度和呼吸功能。必要时提供辅助通气支持。④配合内镜检查和介入治疗:协助医生进行内镜检查,如胃镜或结肠镜,以确定出血部位并进行止血治疗。如需介入治疗,如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测。⑤饮食和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适当调整饮食,可能需要禁食或限制摄入。如有需要,通过静脉或肠外途径提供营养支持。⑥疼痛管理:医护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适当给予镇痛药物,确保患者的舒适度。⑦心理支持: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紧张和焦虑⑧预防并发症: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预防感染、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我院自制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经过统计学处理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方式是(),检验值为“t”,计数方式为[n (%)],使用检验计数资料。

2结果

2.1 相关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相关时间比较

组别

止血时间(h)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4.5±0.6

2.5±0.7

对照组

7.5±0.1

3.8±0.6

t

10.195

6.101

P

0.000

0.000

2.2护理满意度评估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评估

组别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n=50)

44例

6例

0例

88.00

对照组(n=50)

38例

12例

0例

76.00

t

4.010

P

0.004

3讨论

综合护理干预是指在医疗护理中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以全面照顾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1]。综合护理干预的目标是通过协调和整合各种护理措施,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综合护理干预通常涵盖多个方面,比如身体护理,包括疾病管理、药物管理、伤口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旨在控制和治疗疾病,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情绪支持、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2]。社会支持,提供社会资源的信息和协助,帮助患者解决社会问题,如住房、就业、金融等,促进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教育和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疾病知识、自我管理技能和预防措施的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疾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康复和康复护理,提供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医护人员能够更全面地关注患者的各个方面,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大量血液丢失,危及患者的生命[3]。护理干预的首要目标是控制出血,防止进一步的血液丢失。这可能包括使用药物进行止血、内镜治疗或手术干预等方法。大量出血会导致血容量减少,造成血压下降和休克的风险。护理干预的重要任务是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及时纠正血容量不足,保证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氧供。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贫血、感染和电解质紊乱等。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创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促进康复和心理健康。总之,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为了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控制出血,维持循环稳定,并处理并发症。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研究选取多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配,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有着明显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科科.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Glasgow-Blatchford出血评分及AIMS65评分系统对预测高风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验证与比较[D].安徽医科大学,2023.

[2]刘金金,李文秀,冯健等.基于Rockall危险性积分的分层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4):150-153.

[3]刘新荣.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