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疮疡久溃不愈验案一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1

治疗疮疡久溃不愈验案一则

刘贤钟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卫生院  福建福州   350016

黄芪在中医外科被誉为“疮家圣药”,其味甘性微温,功效为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历代医家应用生黄芪托毒生肌的功效治疗各种疮疡,其用量一般多在30g以下, 对于久溃不愈之疮疡收效甚微。笔者在临证中,重用生黄芪,取其补气托毒、敛疮生肌之功,常用于治疗久溃不,颇有心得,现将重用生黄芪治疗疮疡久溃不愈验案一则,报道如下

一、验案资料

患者,肖某,男58岁,既往:发现“2型糖尿病”病史8年。20208在外务工时机器划伤右大腿外侧,起初创口约2cm左右,疼痛不明显,患者未予以重视,自行予贴敷创可贴3天,未见好转,伤口日渐扩大,有脓血水流出,疼痛肿胀加重,于2020年8月16日去当地社区医院就诊,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并予口服清热解毒中药,伤口红肿得以控制,但伤口久溃不愈1月余。后患者就诊于笔者所在门诊辰下:创口较大(3cm×3cm),颜色晦暗,创面红肿不明显,中心点溃烂、少许流脓,患者精神困倦,少气懒言,纳,二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细。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治宜气活血,处方:黄芪45g、当归30g、玄参15g、金银花15g、忍冬藤15g、生甘草10g、皂角刺10g、丹参10g、桑枝10g7,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患者服用2剂药后电话诉创口有疼痛瘙痒感,疑是药物不适,特电话告知笔者。笔者回复疼痛瘙痒是药后去腐生肌、气血运行征兆,嘱患者不必担心,继续服药。7剂药服完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嘱其每日用黄芪15g煮水代茶,7天后伤口完全痊愈。

二、讨论

患者年近六旬正气渐亏,抗邪能力下降。经创伤打击,加之前医抗生素治疗,伤及阳气。再加服1月余清热解毒中药,伤及脾阳,正气更虚,以致无力祛邪外出,邪气留恋,故而见伤口不愈,肌肉不长。本病病机为正气亏虚、毒邪内陷、气血郁。伤口中心点溃烂、少许流脓,是正虚日久、无力毒外出的表现。毒邪内陷,阻碍气血运行,气滞血瘀,故见舌淡暗,脉细涩。患者精神疲倦,少气懒言,脉细,气血亏虚可见一斑。故治以扶正固本、托里透脓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药以透脓散和四妙勇安汤加减。重用黄芪45g,益气扶正以固本。配合皂角刺托毒生肌,透邪外出。当归、丹参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金银花、忍冬藤、玄参清热解毒,以治流脓之标;桑枝引药上行至病所。 诸药共奏补虚扶正、透邪解毒之功,标本兼治。疮疡后期或溃后久不收口者,总应责之于正气不足[1]。肌肤、腠理、筋膜有赖于气血的滋养。正气亏虚、血运无力则肌肤失养,疮疡日久难愈。再者,疮疡久溃不愈的病机主要是脾阳虚。脾主肌肉,脾阳亏虚,气血化生乏源,肌肉失养,于是溃腐成脓、久溃不敛。《本草汇言》云:“痈疡之脓血肉溃,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溃者,黄芪可以托脓毒[2]”因此,重用黄芪补益正气是疮疡后期或者久溃不愈的主要治法;张锡纯[3]擅长运用黄芪治疮疡,重用黄芪30以上其观点是“必见人体正气不足,疮疡成脓不溃或溃久不敛,取黄芪补气,使气盛能托毒外出,不治疮而疮自愈”笔者在临证中重用黄芪治疗疮疡久溃不愈证,其临床表现多为:创口颜色淡暗,红、肿、热、痛不明显,分泌物多清稀;患者精神倦怠,少气懒言,纳差,舌淡暗,脉细。在临床上,遵“成脓不溃或久溃不愈”以及“疮疡颜色淡暗,红肿热痛不明显”为主要辨证要点指导临床,疗效明显。

参考文献:

[1]陈家峰.黄芪的临证重用[J].中医药导报,2000,6(9):26.

[2]倪朱谟.本 草 汇 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

[3]鄢圣英.张锡纯临床应用 黄 芪 经 验[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360-2361.

香港注册中医师编号00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