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陈国芳

杭州恩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201

摘要:项目质量对项目顺利完工的影响较大,施工企业注重提升市场竞争力,所以要高度重视施工现场管理。实施工程,对于材料、设备、人员的需求度高,所以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统筹工作,优化部署各个施工环节,协调各专业的施工内容,保证现场施工的有序性。通过此种管理模式,才能优化配置施工资源,发挥出人力、财力,物力的价值,处理施工违规操作,全面提升工程监管水平。同时,施工现场管理既可以提升施工质量,还可以降低施工安全事故,使市政工程保质保量完工,维护项目的建设效益,进一步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施工管理;困境;优化路

引言

市政工程建设在城市发展中极为关键,可以在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城市文化、经济、政治发展,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但是就目前而言,市政工程管理经验较为缺乏,某些工程建设质量不合格,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威胁,需要对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加以关注,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推动经济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1市政施工管理存在的困境

1.1工程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和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发展相对缓慢,且近几年来市政建设部门才逐渐意识到了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所以我国市政工程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完善性,需要对其中的细则条例进行完善和调整。再加上市政工程项目建造体量、建设规模的提高,对于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管理工作量随之增加,工作难度逐渐提高,因此为了能够使市政工程项目的有序展开获得充分保证,需要对工程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加以关注。因为市政工程建设一般会涉及到公共性质,因此工程需要经由政府行政部门批准和授权方可展开,但是对于多数部门其授权管理工作并为通过工程建设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职责中落实,因此施工单位的重点在于获取经济利益,并没有对工程建设质量加以关注,使工程管理有效性随之受到了影响。

1.2环境因素

其可分为“管理环境因素”和“技术环境因素”两部分,前者包含施工管理制度、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等因素,后者包括水文、地质、天气、周边环境、地下管线等因素。⑤技术因素。即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方法、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等技术性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都会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

2市政施工管理优化路径

2.1健全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对于市政工程建设施工单位来说,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整体性思考,同时和施工特征相结合对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完善,注重员工行为约束,进而促进市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首先需要及时确定建设施工风险管理,及时创建风险评估机制并加以优化,调整风险管理制度,以便预测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潜在性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强化其应对以及管理能力,促进施工项目的有序展开。其次需要及时创建质量检查制度并对建设施工质量要求进行规定,切实确定施工环节相关考核指标,使施工人员能够将其落到实处,进而促进建设施工质量以及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建设中,其所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如供电供水设计、办公居住房屋建设、交通道路等。相关建设企业需要切实对施工管理进行细化,使施工人员可以依照有关要去及规定展开各项工作,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质量以及整体成效。

2.2市政工程现场安全管理

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项目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所有施工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建设。项目负责人应熟悉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有序进行,还必须依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分析,确保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发展方向是相一致的。施工企业要完善各项奖惩制度,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安全施工责任明确。通过奖惩制度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安全管理制度的优势,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实现施工管理目标,企业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罚,并加强参与人员的责任目标管理,以确保市政工程安全施工得到有效实施。在实际施工中,大多数质量检查井都有深基坑,这导致检查井与路面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这部分地基,需要进行精确测量并及时处理。施工完成后,需要有长时间的连续水流。必须确保检查井的压实度符合路基处理标准。为了便于检查井的沉降,对检查井周围的土壤进行了加固和压实。如果不能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压实,则必须使用手动或小型机械设备,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检查井的处理效果,确保安全施工。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确保市政工程施工场地安全,提高施工场地的质量。

2.3加大施工现场管理的奖惩力度

施工现场管理的奖惩,主要是面对施工效率高、质量优质的施工团队,给予相应的奖励措施;针对不规范操作的施工人员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通过奖惩措施,有助于提升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自觉规范施工操作行为,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在施工现场形成良好风气,提升施工效率、工程质量。

2.4严格控制材料

采购环节是控制施工材料质量的首要环节,为能够在源头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代建单位应进一步提高采购工程师的聘用标准,不仅要求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及较高的材料质量鉴定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职业操守,能够抵御诱惑、秉公办事,切实做好采购环节的材料质量把控工作。其次加强对施工单位材料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每批材料进场时,派专业人员与施工单位一同开展材料质检工作,保证进场材料质量;不定期抽查现场材料保管情况,确保现场材料保管的科学性,避免因保管不当而影响材料质量;制定强制性检测制度,要求所有材料使用前须进行规范化的质量检测,并提交检测报告,审核认可后方可使用。

2.5注重质量管理

质量在项目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工程建设期间,需要切实将质量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建设前期阶段需要在确保工程设计质量的同时及时创建合同范本,并积极制定施工规范、质量管理制度、措施以及标准等;现场管理期间需要转开授权和分工,及时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权限以及职责等进行确定,并明确管理范围,确保管理人员可以履行自身职责,做到权责分明,切实实施标准化以及系统性质量管理制度;施工过程管理中需要及时创建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并在质量管理中增加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施工质量管理初期需要增强相关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质量意识,积极检测每一施工工序,之后则可以展开后续施工,并对多样性质量检查方式合理应用,如部门检查、自我检查以及最终检查等,进而使每一工序的施工质量获得充分确保。

2.6关键技术控制

首先,加强技术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培训学习、激励制度鼓励等方式引导技术管理人员全面了解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性技术,深入了解各项关键性技术的适用条件和应用标准,以提升技术管理人员对关键性施工技术的管理能力。其次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建设要求及相关技术规范,明确项目中各项关键技术的技术指标、验收标准和控制管理方式,以此实现对关键性施工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项目的复杂度提升,相应加大了项目建设难度,对于施工现场管理的依赖度高。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现场管理为重要内容,对工程建设进度、效率、质量安全的影响明显。但由于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的问题较多,必须采用针对性措施开展管控措施,从施工现场实行分管责任制、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大施工现场管理的奖惩力度、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等方面入手,保障市政工程的建设效益。通过对社会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来明确工程管理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牛晓丹.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22(12):34-36.

[2]朱文泱.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江西建材,2022(3):193-194+197.

[3]赵文钢.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3,19(1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