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消化内镜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经消化内镜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肖建英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 四川 成都 610400

摘要:目的:评价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施以消化内镜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于2022.9~2023.8就诊于我院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78例为评价对象,随机方法分组,39例接受常规治疗者纳入对照组,39例接受消化内镜治疗者纳入试验组,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相比对照组,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较好,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指标(输血量、出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好,P<0.05。结论: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施以消化内镜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消化内镜治疗;治疗效果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在临床上为发病率较高的消化内科疾病,溃疡创面对胃十二指肠造成侵蚀而发生血管出血[1]。该病发病急,进展快,需及时控制,否则会导致休克情况出现,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针对该病一般选择非手术治疗为主,以快速止血,避免再出血。伴随近些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该病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持。消化内镜治疗可快速、有效止血,利用消化内镜可将出血位置准确观察,利用内镜可对有效止血进行辅助,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本研究选择于2022.9~2023.8就诊于我院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78例为评价对象,进一步确定消化内镜治疗的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22.9~2023.8就诊于我院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78例为评价对象,随机方法分组,39例接受常规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年龄,(39.15±6.25)岁(26~58岁),性别,22例男,17例女;39例接受消化内镜治疗者纳入试验组,年龄,(39.34±6.16)岁(25~57岁),性别,23例男,16例女。评估可比性: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数据结果P>0.05,可开展比较研究。

1.2方法

2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对其生命体征严密观察,以患者病情为依据予以输液、输血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药物注射止血,以100mL冰盐水:8mg去甲肾上腺素比例,对出血部位冲洗,一直到暴露病灶,通过胃镜用注射针将肾上腺素注射到黏膜下层(溃疡基底),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1:10000)。

试验组:消化内镜治疗,专用电极板贴在大腿内部,电流回路形成,将屏蔽地线接好,术前将氩气钢瓶阀门打开,40W功率,以100mL冰盐水:8mg去甲肾上腺素比例对出血部位冲洗,一直到暴露病灶,通过胃镜用注射针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1:10000),压迫止血之后,予以氩离子凝固术,于病灶上端2~3mm进行氩离子凝固止血,频率,1~3s/次,烧灼病灶局部为灰白色焦痂,止血之后进行大约5min观察,无活动性出血情况下,凝固治疗结束,将消化内镜退出。治疗后对大小便、呕血存在与否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判定:经1d治疗患者便血、出血等症状基本消失,胃液清澈为显效;经3d治疗患者黑便、出血等症状基本消失为有效;经5d治疗患者黑便、出血症状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治疗指标对比

    治疗指标包括输血量、出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3.0,计量数据(±s)予以t验证,计数数据[n(%)]予以X2验证,统计学意义判断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相比对照组,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较好,P<0.05。

1 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试验组

39

22(56.41)

16(41.03)

1(2.56)

38(97.44)

对照组

39

13(33.33)

17(43.59)

9(23.08)

30(76.92)

X2

7.341

P

0.007

2.2 治疗指标比较

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指标(输血量、出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好,P<0.05。

对比治疗指标±s

组别

例数

输血量(mL)

出血量(mL)

止血时间(d)

住院时间(d)

试验组

39

429.16±50.16

360.16±46.20

1.88±0.22

6.23±0.52

对照组

39

760.16±58.20

506.26±53.26

3.52±0.58

9.04±0.81

t

26.904

12.941

16.510

18.231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呈现复杂的病因,以乏力、头晕、出血等为主要表现,对患者身心压力造成严重影响。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在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止血、药物止血,药物止血却呈现缓慢的止血效果,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而手术治疗因创伤性较大较少应用[2]。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技术广泛应用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治疗中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较好,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指标(输血量、出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好,P<0.05。进一步证实了消化内镜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消化内镜治疗利用内镜开展氩离子凝固术,操作简单,为非接触性电凝固术的一种,利用氩离子(高频率)收缩、凝固、乳化病灶血管壁,实现止血目标,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对胃肠道组织造成损伤,对病灶组织不接触,防止发生组织粘连,和病灶构成绝缘层,防止穿孔发生,将疼痛症状减轻

[3]。在操作过程中药对器材功率和距离控制好,防止对病灶造成灼伤。消化内镜治疗可将出血部位快速找到,利用氩离子凝固术可使制动导向作用(氩气)得以快速发挥,可快速止血。电凝技术可对高频电流高效传导,热凝固效果可对止血有效控制,安全性较高,可促进疗效提升。

综上所述,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施以消化内镜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闫小燕,王秀敏. 经消化内镜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3):76-79.

[2] 董旺黎,杨春娟,张莉静. 消化内镜联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23,34(8):1092-1095.

[3] 张蕾. 内镜下止血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3,18(7):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