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问题及对策

张和

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 邮编:810001

摘要: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数字鸿沟导致部分乡村地区无法享受到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其次,不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水平限制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此外,不足的金融知识和技能以及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也制约了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广。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乡村;产业振兴

引言

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推广和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保护用户隐私与数据安全、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等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强化监管手段和技术创新,提高用户信任度。

1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

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提供金融服务和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农村地区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乡村地区由于交通和信息网络的不发达,经常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导致了金融资源无法充分流动。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降低了信息传递成本,改善了乡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打破了信息壁垒,使得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到市场行情、政策变化和金融产品。乡村地区一直以来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限制了农业和其他乡村产业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贷款、保险、支付结算等,为农民和乡村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特别是微贷款、供应链金融等创新产品和模式,为乡村地区的小微企业和农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灵活和低成本的融资服务,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问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实时获取到农产品的产地、生长环境、生产过程等数据,提高了农产品的溯源能力和质量监管,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此外,数字普惠金融还可以帮助农民将农产品与市场需求对接,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成本,推动了农业供应链的升级和优化。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供金融服务和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了乡村地区的农民增加收入。农民可以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参与农产品销售、农贷业务等,提高了农民的收益。此外,数字普惠金融还可以帮助农民规避风险,提供保险和补贴等金融产品,防范经营风险,保障农民的利益。

2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和挑战

2.1优势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地域限制和门槛要求,使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务。特别是在乡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填补了金融服务的空白,提供了更加便捷、灵活和创新的金融产品,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均衡分配,提高了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金融包容性。传统金融服务往往需要较高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在乡村地区尤为明显。而数字普惠金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减少了传统金融中的物质和人力成本,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和较低的费用。通过降低金融成本,数字普惠金融为乡村地区的小微企业和农民提供了更加实惠的金融服务。数字普惠金融依托技术创新,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通过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以更精准、个性化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此外,数字普惠金融也催生了新的金融业态,如P2P借贷平台、供应链金融等,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和创新机会。

2.2挑战

尽管互联网和手机普及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提高,但数字鸿沟仍然存在。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部分地区和人群无法获得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解决数字鸿沟问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素质和技能水平,完善相关政策和监管机制。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问题。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和规范,部分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存在着违法违规、信息安全、风险隐患等问题。因此,确保数字普惠金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用户风险意识。数字普惠金融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和金融数据,但在数据使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用户的隐私可能面临泄露和滥用的风险。用户对数字普惠金融平台的信任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至关重要。相关方面应加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技术手段和机制的创新,提高用户对数字普惠金融的信任度。

3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对策

3.1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鼓励金融机构向乡村地区拓展业务、提供优惠政策和减轻税费负担等。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加强对数字普惠金融平台的监管,确保合规运营和风险防控。政府还应加大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其重要性和优势的认知。同时,建立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发展状况和问题,为政策制定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3.2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

增加对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包括加速农村互联网接入和网络覆盖、提升通信设施、改善电力供应等,为数字普惠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效果。

3.3加强人才培养和社会教育

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培训他们运用数字技术开展金融服务。加强对农民的金融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他们对数字普惠金融的认知和使用能力,培养良好的金融管理和创新创业意识。还要加强对农民的金融知识普及和培训,通过开展培训课程、举办沙龙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民对数字普惠金融的认知和使用能力,培养他们的金融管理和创新创业意识。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为乡村地区提供更好的人才支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4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

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形成改进和创新措施。推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等各方合作,共同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应用和发展。积极推动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共同研究解决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问题,加快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和发展进程。通过国际合作,可以进一步拓宽思路、丰富资源,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效果和影响力。

结束语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普惠金融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工具。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都应该积极参与,共同努力解决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地区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提升基础设施、培养人才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我们可以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广泛应用和有效发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芳,康芸芸.乡村产业振兴的金融供给——“政府-市场-社会”合作模式的探索[J].商业研究,2020(12):124-131.

[2]袁帅,刘珺姿,冉巧锦等.数字经济背景下潭溪镇的乡村产业振兴对策研究[J].中国外资,2020(18):80-81.

[3]王骏.聚力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金融,2020(16):51.

[4]周冲.乡村产业振兴投融资模式创新与产业提升机制设计[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02):94-97.

[5]朱海鹏.供应链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9(1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