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作业布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作业布置

于子龙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落凤街小学  010010

摘要:在信息技术普及的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和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明显存在较大不同。信息技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更注重创新、更具灵活性,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信息技术将数学作业变得更生活化、更科技化、更现代化,更能符合当代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基于此,本文做了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总结,在作业设计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一、当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布置作业内容单一,重复率较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多做题来记住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还有部分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缺乏灵活性,没有根据学生的水平需要布置合适的作业,这让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断拉开差距;还有的教师对布置的作业无法给予及时反馈,影响了作业效率等,这些问题通过创新作业设计就能很好地解决。因为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等特点,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了“教”与“学”的互联共享,实现了作业形式的丰富化、作业内容的创新化和作业效率的高效化,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二、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形式分析

(一)慕课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在信息技术下慕课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拓宽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渠道,其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布置中对EDX、Udacity等在线课堂平台开展了应用,实现了线上教学、互动、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新型教学形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在网络普及的当下,信息化教育已经遍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往往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所以在利用信息技术产品来辅助学习时表现得比较积极,并且取得效果也比较明显。而在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方面,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作业布置方式的创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作业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一举两得。

(三)互联网思维的渗透和运用

互联网思维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的,其在经营企业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然更应该将这一思维应用到教育领域来发挥其作用。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环节,应用互联网思维会拓展教师布置作业的思路,让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更具趣味性,学生更愿意去接受和完成这样的作业,能有效提高作业质量。

三、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类型

(一)知识整合型作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科整合成为了教育的大趋势,所以学科教师的责任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其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与其他学科密不可分,因此当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具有能设计整合型作业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一个学科的作业巩固就能收获全面的知识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教学低年级《认识钟表》这一节课之后,为了让学生能快速认识读出钟表上的时间,我设计了一段小视频,视频由不同的图片组成,每个图片上用钟表显示了一个时间,并每隔半分钟图片会自动切换到下一张图片上,学生需要利用这半分钟的时间读出钟表上的时间。同时,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将古代用沙漏、影子、太阳等方式计算时间的故事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实现了学科作业的整合。

(二)分层拓展型作业

布置分层拓展型作业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同避免“一刀切”,通过作业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拉近班级学生的成绩差距,让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得到进步。信息技术给教师布置分层拓展型作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摆脱了教师手写出题、无法正确判断学生层次等的弊端。信息技术下的分层拓展型作业设计可以采用学生分组的形式实现,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识掌握情况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2~5人为主,对每个小组分别布置不同的作业。在这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小组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如文字锦囊、微课讲解、解题思路点播等;放宽适合不同小组学生的作业完成方式,如计算题作业,学生可以书写答案,也可以口算答案。在每个小组里任命一名小组长,让小组长作为榜样的同时监督组员按时完成作业。例如,在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这一章节内容之后,在作业布置时可以将作业分为A、B、C三种形式,A作业难度较高,侧重于知识的拓展(如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体积与容积的不同);B作业考查课堂所学(如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巩固体积的度量单位。);C作业在课堂知识基础上增加了对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的复习(如增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的考查)。ABC三种作业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全部呈现出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要完成的作业,激发了学生的作业积极性,提高了作业效率。

(三)生活实践型作业

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我们设计的数学作业能将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处处能学到知识。信息技术下让数学作业再现学生的生活情境成为了现实,这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透过生活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所以,我们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注重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设计具有动手操作价值的作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巩固数学知识。例如,在布置应用题作业时,作业题的内容设计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如去商店帮妈妈买东西的应用题,可以用多媒体先给学生构建出商店商品不同标价的生活场景,用不同的出题方式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结语

总之,作业设计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部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作业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作业设计的能力,从学生主体出发,设计出更具创新的、更有效的、更符合学生要求的作业,让学生能在数学作业中找到自信、拓展思维、提高能力,从而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 何飞跃.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J].新课程研究,2022,(28):123-125.

[2] 王雁.双减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2,24(15):191-193.

[3] 姚久芬.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立足“双减”,分层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5):123-125.

[4] 万瑛.刍议“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J].学周刊,2020,(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