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架桥景观优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城市高架桥景观优化探讨

邹雪文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湖南省 长沙市 410000

【摘要】高架桥在当前城市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城市高架桥的景观效果近年来备受业内外各界关注,做好景观优化,能够帮助降低人们在高架桥行驶过程中的审美疲劳,对美化城市,推动城市发展也发挥了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高架桥景观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高架桥对城市的发展影响,以及高架桥景观优化途径,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城市发展以及高架桥景观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高架桥;景观优化

引言

城市高架桥的建设能够缓解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也可帮助城市实现立体交通发展,多种交通方式并行的目标。但是很多城市在高架桥建设过程中,仅单纯地从功能上考虑,在桥上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而未从景观设计以及景观优化等角度考虑以提升项目整体效果,这不仅造成了高架桥和周围环境不协调的问题,也造成了高架桥的功能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进一步加深桥梁设计师们对城市高架桥景观设计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推动城市高架桥景观优化的发展。

1高架桥景观概述

1.1高架桥景观概念

城市高架系统是为改善现代车辆交通而建造的空间通道,合理规划快速通行高架系统,城市枢纽的通行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升。高架桥作为现代多层次交通的一部分,既可有效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车速,也可为日益增长的非机动车及行人提供一条安全快速、便于观赏城市景观的通道。同时,高架桥景观以及景观优化设计也能够为城市发展赋予新的活力。高架桥景观是城市景观中立体展现的一种形式。

1.2高架桥景观空间组成

高架桥的空间组成主要包括桥下景观空间及两侧城市景观空间。

1.2.1高架桥桥下景观空间

高架桥桥下的空间景观主要受限于高架桥本身的结构。空间围合界面主要由上水平桥面、支撑桥体的桥墩和下桥面三个实体元素提供。水平界面定义了空间设计的上限,顶面通常是机动车行驶车道,建筑材料使用种类较少,多采用沥青混凝土。支撑桥身的桥墩一般立于主梁下,墩柱的形状、柱距及柱高不同,高架桥所构成的领域感也会存在差别。下桥面代指桥下道路及桥下景观带,桥下道路主要基于功能需求及通行限界两个因素,桥下景观带则主要基于景观协调的因素。

1.2.2高架桥两侧城市景观空间

高架桥两侧城市交通的空间景观包括两侧的道路、人行道、二级交通设施等物理景观要素及两侧相邻的建筑环境。车道和人行道主要满足人们出行的交通需求,行道树及其他功能设施则间接影响高架桥整体的景观空间。高架桥两侧的建筑环境是构成高架桥附属空间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高架桥两侧的建筑具有城市建筑的基本功能,因此必须根据相关设计要求确定体量、造型和风格。另一方面,高架桥两侧的建筑界面的整体风格和高度也影响着行人对高架桥的观感。此外,建筑在通风和太阳辐射方面也对高架桥空间使用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2高架桥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高架桥是以交通功能为主兼顾城市地标功能的大型人造结构。高架桥作为一种实用、舒适和安全的交通工具,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

2.1积极影响

高架桥对城市景观的积极影响包括以下三点。首先,高架桥增加了人们欣赏城市的视角,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行走有不同的视觉体验,高架桥则是为人们提供多维度的景观体验,让人们从高速、高空的角度欣赏城市。其次,通过对车辆运行轨迹的规划,高架桥能够更好地展现城市的线性景观特征。最后,高架桥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城市文明,高架桥是社会物质文明的体现,高架桥的建设,表明着城市发展达到了一定层次。城市交通对高架桥的需求具象地展现着社会的发展。

2.2不利影响

高架桥对城市景观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高架桥破坏城市的质感,高架桥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城市原有的空间秩序,阻断两侧地块的连接,造成了城市空间规划的混乱。其次,高架桥建设整体体量较大,容易破坏原有的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最后,高架桥通常需要采用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将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3.高架桥的景观优化途径

高架桥的景观优化有多种切实可行的途径。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对高架桥的景观进行优化。

3.1高架桥的景观美学设计

第一,高架桥整体外观与周边建筑协调统一。城市高架桥的整体外观应尽可能考虑与周边建筑的协调统一,如:沿线营造出来的视觉景观、沿线的设计建筑等都需要满足规范要求,不能够太单一,造成审美疲劳。

第二,高架桥的柱、梁等构件协调地融入环境。桥梁附属物要简洁生动,避免使用过于浮夸的样式,影响桥梁的整体景观效果。结构的整体线条尽量流畅以提高设计的整体性,而局部细节的处理也不能忽视。

第三,在桥梁结构满足快速便捷的交通功能和结构力学需要的前提下,从风景园林设计的角度增强桥梁的美学特征,如桥梁美学对比及调整桥梁结构的形式、构件的比例、色彩等。

高架桥景观优化效果示意图

3.2桥体绿化

城市高架桥本身的突兀形象直接影响视觉质量,若想将冰冷的人造结构营造出柔和的效果,可以通过绿化来立体绿化来调和,如在桥梁两侧种植绿植,借助攀缘植物形成的绿色轮廓,来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桥体绿化不仅可以提高桥梁整体景观性,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捕集和减少灰尘。

高架桥桥体绿化主要包括高架桥板的绿化、支架的绿化和桥梁阴影的绿化。由于高架桥的场地条件变化很大,温度、降水、光照、地面条件等各不相同,在进行桥体绿化设计时,我们需仔细分析以选择合适的应变。首先,要研究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抗逆性,研究植物与高架桥的颜色、形状和质地的协调性。其次,必须考虑适当的环境,如对高架桥甲板和桥梁阴影的照明和温度变化进行深入研究。

3.3桥下空间的景观构建

城市高架桥因其尺寸和较长的人行道而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桥下空间包括投影空间、横向空间以及延伸空间。

第一,投影空间。若桥下的投影空间不是为生态景观而设计的,整个高架桥很容易变成一个巨大而单调的结构,桥下的投影空间若与城市融为一体,则是将城市独特的文化和景观元素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融合。

第二,横向空间。横向高架桥下的空间若能充分利用,则其可作为城市生态绿地的节点。

第三,延伸空间。延伸的高架桥下的空间可以得到有效的绿化,形成生态廊道,为城市物种的生存和迁徙提供通道,减少城市交通的影响。因此,桥下空间的景观构建,可通过以下这两种方式来实现。首先,结合桥下空间的不同使用方式(绿地、休闲设施等)设计艺术小品和景观标志。其次,将多条交叉高架桥下相对宽阔的点状生态空间与延伸高架桥下的线性生态廊道空间与纵横线性城市道路、河流等绿地相结合,最终建立起互联互通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架桥的建设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及提高人们出行率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景观优化设计在高架桥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宜的景观优化设计将提高城市高架桥与城市整体风貌的协调性,同时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绿色公共空间。正如本文所述,分析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高架桥作用及景观优化途径,对于提高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闫阳.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设计方案研究及实施效果[J].交通世界,2021(22):9-10+16.

[2]胡议丹.冬季寒冷气候下城市高架桥景观设计思考[J].科技展望,2015,25(29):152.

[3]胡议丹.城市高架桥的景观优化途径探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5(10):59.

[4]刘阳明.昆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景观设计优化措施[J].交通科技,2014(0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