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故障与新技术应用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继电保护故障与新技术应用策略分析

李晔

大唐山西新能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在社会各界用电需求不断加大的同时,我国电力系统建设规模也逐渐扩大,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数量随之增多,在充分满足社会各界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继电保护设备作为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可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基于此,文章分析继电保护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深入探索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中的常见故障,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旨在为相关人员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继电保护;新技术应用;策略

引言

继电保护装置保证了电力系统得以稳定、高效率的运行,因此,对于当前的电力公司而言,也需要加强继电保护的管理工作,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加上一道保险。本文也重点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建议。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特点

电力系统在运行期间所产生的各种突发情况和潜在问题,很多都是由于电网中有关部件的失效所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完善的继电保护设施也是保证电力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在电力系统中设置继电保护装置,可以迅速地发现电网中的各种异常情况,并根据故障的种类和原因,找到相应的故障部件,以便检修和更换,避免因为某个部件的不正常运转,导致整个电网的运行异常。电力公司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并将更先进的现代技术相结合,对电网的安全管理和继电保护进行改进。在继电保护装置的优化过程中,从电磁装置一直发展到目前的微型计算机保护装置。这种装置与原有的晶体管保护、集成电路保护、电磁保护装置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能够迅速地对电网的异常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信息找到故障的来源,避免传统装置的效率低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电力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企业却对如何正确地设置继电保护措施采取了漠视的态度,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故障,影响了电网的总体供电质量。

2继电保护故障的应对策略

2.1替换法

在变电运行中,替换法从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以及电力系统运行需求出发,及时更换存在问题或是性能指标在标准水平线以下的继电保护装置。以传统互感器为例,由于该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因而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解决相关问题时,一般选择检查中性点接地方式,然而这一举措难以全面判断现有问题,比如电压失衡、电压不稳定等,不利于继电保护问题的彻底解决。但是通过使用替换法,按照现行安全运行要求为前提对中性点接地进行合理设置,结合运用放电计数器控制间隙情况与中性点情况,能够有效提高继电保护故障检测精确性,从而为变电运行提供安全、稳定的保障与保护。

2.2参照法

参照法是对比运行正常的继电保护设备和产生故障的继电保护设备,根据各种参数的比较结果,分析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而找出引发原因并采取处理措施的方法。这种故障处理方法和继电保护接线故障的契合度较高,技术人员可以基于接地线开展故障检查工作,而后根据检查结果与正常结果的对比情况,及时发现故障点。在技术人员完成接线处理工作后,如果设备仍然没有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可以采用参照法进行故障检查,根据同类接线进行对比分析。例如,采用定值校验方法分析继电器运行状态,并对比校验结果和正常数值,如果二者之间差异较大,则需要调整。相对于传统的根据技术人员经验盲目处理的方法,参照法准确度更高,故障识别和处理速度更快,有利于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2.3短接法

短接法则是在回路当中,将短线接成短接,这样便可以在短接的范围当中,轻松直观地找出故障,并且有效的排除。因为继电保护系统当中所涉及的设备和线路非常复杂,借助短接法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可以最大程度上缩短事故范围,这样便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但是从客观角度上来看,短接法在应用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也有一些检测不到的故障,例如电磁锁无反应、判断控制等转换开关点是否正常等。所以,在进行继电保护系统当中引入短接法时,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实事求是的进行各项故障排查。

2.4拆除法

在变电运行继电保护问题处理过程中,拆除法的运用较为常见,主要是面向变电运行线路与相关设备开展全面、全过程情况检查,判断当前变电运行系统与继电保护系统中是否存在不配套、不再使用的设备,然后以区域输配电计划与安全输配电要求为基础合理、逐步拆除,以此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及系统能够满足当前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具体的拆除工作时,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应对具体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严格按照设备安装顺序与环网节点情况展开工作,确保拆除工作不会影响到附近区域的输配电质量。而且,在完成拆除与更换工作后,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要做好复原情况的检查,落实规范的测试工作,分析其实际运行情况,确保拆除处理并更换后的设备满足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装置系统的安全运行需求。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措施

3.1加大对继电保护的投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供应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供应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随着现代电网设备的日益复杂,尤其是智能化的设备,对继电保护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不符合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就不能投入使用,需要及时更换已有的设备,以保证其正常工作。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电网的投入,并对电网进行合理的配置,保证电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从而提高电网的投资效率。另外,要加大对继电器的研究力度,不断地提升其技术水平,使国家的继电保护工作更上一层楼。

3.2创新继电保护技术

继电保护系统是利用了组网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构建的多功能系统,在保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属于智能终端系统。具体来说,利用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及时收集电力系统运行数据、故障信息等,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初步了解故障类型、引发原因。每个继电保护设备都具备完善的继电保护功能,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继电保护系统中,不仅丰富了系统功能,还提高了系统运行稳定性,使继电保护系统覆盖了电力行业运营管理各方面。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保证继电保护设备稳定运行,并在各种工作环境下迅速完成分析、控制等工作,从而为系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3.3定期进行继电保护维护管理工作

继电保护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降低故障率,需要加大维护管理力度,确保继电保护设备稳定运行。通过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继电保护设备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解决,避免故障扩大,从而降低故障损失。开展继电保护设备维护管理工作还能够使传统的故障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测,有利于从根源上规避安全问题和质量隐患,这对于发挥继电保护设备的作用大有裨益。与此同时,技术人员通过定期维护管理继电保护设备,能够全面了解各类元器件的运行状态,准确掌握各类元器件的更新时间,从而延长设备运行寿命。

结束语

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因为诸多因素影响,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如何做好继电保护故障应对,成为继电保护技术高质量应用的重要阻碍。所以应该做好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管控,就应该充分展现出继电保护自身价值,结合实际情况,动态化了解继电保护故障类型和造成该故障的原因,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确保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姜存进.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作用及常见故障处理策略探析[J].电子制作,2021(10):80-81+73.

[2]陈文海,邹学翔,刘洪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的规范化管理策略探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3(1):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