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应对创伤和急症情况的要点

/ 2

外科护理:应对创伤和急症情况的要点

谢邓艳

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一、引言

外科护理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应对创伤和急症情况的各个方面。在紧急情况下,护士在患者的护理和监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介绍外科护理在应对创伤和急症情况中的关键要点,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二、创伤护理的关键要点

2.1 创伤评估与优先级确定

创伤护理的核心在于迅速而准确地评估患者的伤情,以便确定优先处理。在急性创伤情况下,护士应该迅速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伤情信息,如血压、心率、呼吸、神志、受伤部位等。通过系统的评估,将患者的伤势分为轻、中、重度,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护理和治疗计划。根据伤情准备好抢救仪器、物资以及药品。优先补充血量,避免休克发生。

2.2 出血控制和伤口处理

创伤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出血,因此护士需要掌握有效的止血方法。压迫、抬高患肢、使用止血剂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控制出血。此外,对于开放性创伤,护士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首先清洁伤口,然后用纱布盖住伤口,再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可有效止血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2.3 骨折和创伤性损伤处理

在处理骨折和创伤性损伤时,首先要固定骨折位置,伤口出血的话要及时止血。外伤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不要随意移动患者。在移动患者之前,应进行适当的固定和支撑,以防止骨折部位的错位或加重伤情。护士还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X光检查等影像学评估,以确保正确处理伤势。

2.4 液体管理和营养支持

创伤救治目标是创伤所导致疾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机体获得修复和功能复原。创伤患者常常伴随着体液的丢失,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并及时进行液体复苏。了解不同情况下的液体治疗原则,有助于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此外,为了支持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护士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协助制定合适的营养计划。

2.5 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

创伤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疼痛,护士应该掌握疼痛评估工具,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同时,创伤事件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冲击,护士需要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

2.6 感染控制与安全

在创伤护理中,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正确的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以及正确的处理医疗废物,是保障安全的关键步骤。

2.7 报告和记录

及时而准确的报告和记录是创伤护理的重要环节。护士需要将患者的伤情、治疗过程、药物使用、生命体征等详细记录下来,及时汇报,以便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状况。

2.8 协作与沟通

创伤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护士需要与各专业的医生紧密配合,分享关键信息,共同制定治疗护理计划。有效的团队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护理。

三、急症护理的关键要点

3.1 心肺复苏技能

在急症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以使心搏骤停病人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初步急救中的基本生命支持包括突发心脏骤停的识别、紧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早期心肺复苏、迅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除颤。护士需要定期接受培训和实践,以确保紧急情况下迅速对患者展开救治。

3.2 呼吸急救

在急危重病人的护理中,呼吸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良好的呼吸监测可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救治,以此来最大限度保障危急重症病人的生命安全。护士在急症情况下需要快速判断和处理呼吸困难或窒息等问题。掌握有效的人工通气技巧,包括正确的通气频率和容积,以及使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气道管理。同时,护士还需要监测氧气饱和度,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通气支持。

3.3 过敏反应和药物应用

急症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护士需要迅速判断过敏症状,及时汇报医生,协助医生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使用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或其他急救药物。对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要密切检查患者呼吸功能,特别是有没有喉头异物或窒息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生了猴头水肿、窒息,应立即协助医生给予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或直接气管切开的方式,维持呼吸道通畅。护士还应了解不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和给药途径以及不良反应,确保安全用药。

3.4 外伤处理和伤口护理

急症外伤的处理要求护士有基本的创伤处理技能,熟悉不同类型的伤口处理要点,如止血、包扎、固定等。在外伤处理中,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同样重要,护士需要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提供适当的安慰。

3.5 心律监测和除颤

急性心律失常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护士需要掌握心律监测技能,能够迅速识别和评估心律异常。对于需要除颤的患者,护士应准备好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正确操作,以恢复正常的心律。

3.6 疼痛管理和情绪支持

疼痛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护士在疼痛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良好的疼痛管理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急症患者大多伴随着严重的疼痛和焦虑,护士需要快速评估疼痛程度并提供有效的缓解疼痛的措施,如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方法。患者的疼痛主诉是疼痛评估的金标准,对疼痛的评估应列入护理常规。同时情绪支持也很重要,护士应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关怀,帮助患者舒缓情绪压力。

3.7 病情监测与转诊

急症护理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病情观察既要认真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既要细致,又要准确及时;护士在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中要求具有去伪存真、详细分析、反复印证的能力,以便排除干扰,获取正确结果;同时应认真记录观察内容,及时准确汇报病情。如果患者的状况恶化或需要更高水平的治疗护理,应协助医生进行转运前的评估和用物准备。患者在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应对这些意外护士应该做好充分的应急处理预案。

四、结语

外科护理在应对创伤和急症情况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因此护士需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具有熟练、准确的急救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多专科疾病的医疗护理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