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脐疝怎样护理效果好

/ 2

幼儿脐疝怎样护理效果好

荆娜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中心卫生院  256402 

脐疝为小儿常见病,多于幼儿期发病且发病率高达40%,病情较轻者于2岁之内可以自行恢复,通常无需医疗干预,但当超过6岁尚未自愈,则需接受手术治疗。患儿在脐带脱落后,其肚脐中央会出现呈圆形或半圆形的突出肿块,这与脐环未完全闭合有直接的关系,还会受到脐部组织薄弱的影响,在腹压的作用下,患儿腹腔内的脏器与组织便会经由脐环突出体外,可能会导致患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能导致肠管受压、静脉回流受阻,还可能诱发腹膜炎、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相关症状可能在咳嗽用力过度、长时间哭闹、便秘等状态下加重。许多家长对脐疝并不了解,在幼儿出现问题时往往手足无措,对此,临床方面建议家长多学习相关知识,一旦发现幼儿脐部在哭啼等情况下出现可回纳的肿块,便应立即入院检查,结合下腹部彩超等相关检查以确诊。幼儿脐疝可以治愈,经一般治疗或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症状并实现疝囊复位,对预防梗死及嵌顿等复杂情况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预后整体较理想,不会影响患儿以后的生活,结合临床诊疗经验来看,护理配合对疗效的提高至关重要,如何才能做好脐疝的护理工作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帮助广大家长更好地认识与应对脐疝。

一、幼儿脐疝的预防护理

  1. 家长要学会自我检查,应当在幼儿安静时或是平躺时,仔细观察其肚脐部位,确认是否有圆形或是半圆形的突出物,且这一突出物是否可以回纳,若存在以上不适症状,提示幼儿患有脐疝,需进一步观察其病情,若发现其脐疝症状持续性加重,或是出现高热、红肿或其他异常症状,需要及时入院接受临床检查。
  2. 选用透气的贴身材料,幼儿脐部及周围皮肤非常娇嫩,衣物或尿不湿不当而引起的反复摩擦极有可能导致皮损,这也是并发感染事件的主要原因,为此,家长应积极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在选择尿不湿以及尿布之时,以材料柔软、透气性良好为主要原则,尽可能的选用纯棉类材料,仔细观察商品信息,避免脐部接触含有化学成分、刺激物质的材料,尤其是含有塑料成分的尿不湿,需禁用。
  3. 日常需保持清洁干燥,家长需以柔软的、全棉的棉布进行定期擦拭,严格控制水温,避免过凉或是过热而导致幼儿出现应激反应,正确的、科学的清理脐部分泌物,保持局部的清洁与干燥,若需要使用湿巾或是清洁剂类物品,一定要避免含有酒精及其他化学成分的商品。

二、幼儿脐疝的一般护理自理

  1. 安抚幼儿的哭闹行为,已有临床资料表明,过度的哭闹行为会导致幼儿腹压升高,这也是导致幼儿患上脐疝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长应当给予幼儿以充足的陪伴,建立良好亲子关系,避免产生分离焦虑等不良情绪,以轻柔的动作、温和的语气来对待幼儿,充分发挥言语鼓励及家长抚触的重要价值,可提供幼儿感兴趣的玩具,以此转移其注意力,护理时需展现爱心、耐心与细心,安抚情绪。
  2. 生活习惯养成与复查,帮助幼儿建立起规律的作息习惯,以此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及休息时间,有助于减轻患儿的腹腔压力,促使脐疝相关症状迅速改善,确诊脐疝后,家长需定期带患儿去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一般来说,出生后1个月可以开始复查,此后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直至患儿自愈,若长时间未自愈或合并其他并发症,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3. 合理的使用腹部束带,通常用于脐疝患者一般治疗的辅助干预,选择型号适中的束带,并在医生的演示、指导、帮助下完成束缚,以此减轻脐疝相关临床症状,但要注意束带不宜过紧,以免影响幼儿的正常呼吸与顺畅的血液循环。对此,使用脐疝带之前需要先测量患儿的腰围,将脐疝带最宽的、突起的部位对准患儿脐部,环绕腹部后收紧脐疝带,使用的同时注意检查,避免疝内容物坎顿。

三、幼儿脐疝的手术护理

  1. 脐疝术前的基础护理,热情接待患儿及其家属,安排并陪同患儿完成临床常规检查,对于嵌顿性脐疝等严重情况,医生会建议做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前因检测患儿病情变化及相关生命体征,做好生理及心理的准备工作,减少应激。针对患儿家属做健康教育,如脐疝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护理要点,强调护理配合的和重要性、必要性,提高其配合度,还可减少医患之间的纠纷。
  2. 持续的观察临床表现,以脐疝症状为主,包括肿块大小、质地、颜色等相关信息,如发现异常变化,患儿自述术后疼痛或是出现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措施,切不可压迫脐部,预防不正确处理方式导致的接触性皮炎,同时对患儿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必要时配合低流量吸氧,保持患儿呼吸道顺畅,增加病房巡视频率,确认其神志与意识状态,确认有无伤口渗液与出血等情况。
  3. 强化术后的皮肤护理,以保证,尤其是对于伤口的护理,需以无菌敷料覆盖再穿着常规病号服,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清洁与干燥,积极预防感染事件,看好患儿,切不可以手抓挠局部皮肤,以此预防病毒入侵,在医生指导下还可使用一些抗生素,对此,还需要针对患儿家属做进一步用药指导及健康宣教工作,强调科学用量用法,事先告知可能出现的多种不良反应,若有异常则及时求助,对于男性患儿而言,需格外注意其会阴部以及阴囊的肿胀情况,通常需要2-3天左右才能开始消退,若长时间无法消失且有淤血出现,一定要上报给主治医生。
  4. 术后生活适应性调整,患儿于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患儿因年龄较小而无法准确的描述自己的感受,出现哭闹行为,此时可转移其注意力,也可培养新兴趣爱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患儿以口服类或是注射镇静类的药物,帮助其入睡;为患儿准备良好的休养环境,以保持安静为基本原则,注意室内通风、清洁与消毒,以此提高患儿舒适感受,在布置方面要温馨,可以张贴一些卡通贴纸;注意饮食调整,尤其是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应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适量增加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如鱼肉、鸡蛋、牛奶等,还要增加蔬菜水果类食物的摄入,以此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避免食物过敏;时刻注意天气变化,避免患儿着凉,尤其是在手术之后,家长需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

总之,脐疝为常见儿科疾病,科学护理对促进脐疝自愈、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家长应发挥积极作用,遵循医生建议,坚持预防大于治疗,实施预防性护理,脐疝发生后需结合治疗方法做相适应的护理,一般护理以哭闹行为干预、生活习惯养成、辅助脐疝带、定期复查为主,而手术护理则需在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及健康教育,在术后持续观察、做皮肤专项护理并对饮食及生活等多方面做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