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收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土地收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

马小涛

湖北汉江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摘 要我国的土地收购和储备工作正处于探索阶段,土地收储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不仅影响了旧城改造的进度,还增加了土地收购的成本。我国的土地储备制度是政府管理土地的措施,是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土地收储相关问题和解决对策的探讨,务必看清土地储备工作中还存在的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改正。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城市土地资源出现了紧张的局面。为了提升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我们必须科学推进土地收购的储备工作,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为城市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土地收储工作;问题;解决措施

1土地收储的重要作用

如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持续发展推进中。在土地市场转型改革的初期,土地收储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国有土地资源出现了大量的资产流失现象,农村集体的土地也遭受了许多非法侵占。因此,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维护人们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持土地市场的稳定秩序,并根据各城市的总体规划,科学有效地供应土地。政府需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土地的收购和储备,合理管理土地资产,定时、定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市场进行建筑用地的精确供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程度上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土地储备,是我国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制定的目标。土地储备是依法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的行为。土地是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资产,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通过明确土地的归属权,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土地的开发工作,有利于实现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直接调控,有效管理和维护土地资产,避免国有资产的浪费与流失现象,对增强了国有资产的安全性、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提高城市规划的水平。收购储备的规范化管理,使土地资源价值走向科学合理化,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了规范化管理,土地流转程序更加的标准,流转方式更加合法,流转速度更快,避免过多的土地被囤积储备而产生了一定的浪费现象。目前,不管是城市发展还是农民耕种,都越来越看重土地资源的利用。我们通过规划和管理,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可实现集中化、高效化、质量化和目的化,从而促进土地城市规划水平的提升[1]

2土地收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制度风险

从法律上来看,我国还没有对土地收购储备进行全方面的对策。有些地区在开展工作时容易对这一方面不够重视而使得百姓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还有土地管理法中缺乏对土地储备的常识问题,使得很多地区对土地储备的定义方式的不同,在开展工作时也采取了不同的运作方式,这样管理起来就会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目前还是以政府直接领导管理和事业法人的形式进行注册管理两种方式进行管理。然而,资金的缺乏;违约时责任的承担等这些都是出现最多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法律没有对其限定一定的限度。这将不利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使用效益[2]

2.2 筹资的渠道比较单一且风险较大

土地收储主要过程就是资金和土地资源进行合法交易的过程。在进行交易时,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会增加,但是我们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银行贷款是政府融资的主要通道,但是这种方式因为银行贷款的时间比较短,效率低,如果无法及时还款就会产生极高的财政风险,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筹资渠道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土地收储的顺利进行,也会大大提升土地收储的交易风险。

2.3 土地收购补偿金额混乱

现在我国土地储备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土地收购补偿金的问题,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收购补偿金额达不到双方的要求,容易引起双方矛盾。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土地收购补偿金额,在各地经济发展不一致的情况下,是统一标准还是因地制宜,是根据土地价格还是根据房价去定义,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各地土地收购补偿金额非常混乱。

2.4 土地征收后农民安置不到位

土地收储主要是将土地从集体变为国有,征收农民的土地、房屋重新规划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那么被征收后的农民未来方向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但部分城市土地收储工作过于注重工作项目及经济效益,未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所以很多地方得安置房迟迟交不了房、失地农民养老等问题非常多,土地收储工作中农民生产生活标准还无法提高。

2.5 缺乏有效的沟通机构

土地资源管理的环节比较多,涉及的人和部门、机构众多,使得土地资源管理十分烦琐和复杂,直接导致土地收购储备协调工作无法进行。在实际管理中,人员沟通不到,部门协调不足,机构配合不到位等,再加上制度的不完善,体系的不健全,使得土地收购储备工作面临很多的人为因素。

3 对土地收储工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构建和完善土地收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土地收储的管理效益是保证收购储备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基础,推进信息化的土地收储平台,建设完善的土地收储问题、提高收储的效益。明确政府的职能,通过制度对土地收购的流程进行规化,保证土地收购的科学合理化;加强土地收购的法律化,能够从法律上对土地收购储备的性质、权责等进行设定,方便收购工作的展开;制度建立之后,需要进行制度的落实,要督促各地方政府严格执行下达的一些政策,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我们要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开展平台建设,充分了解平台建设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构建具有特色的土地收储数据库,我们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选择优化合理的技术,加强土地收储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管理平台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

3.2 建立公平透明的土地补偿标准

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土地补偿标准制度。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方式去补偿,将补偿后的结果公开在政府的信息通告栏上,确保各组织机构可以及时得到信息。在不同区域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房价、低价进行补偿金额。最好根据法律补偿标准对所收购土地和当时土地价格进行补偿。对失地农民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统一的补偿政策,从失地者的切身利益出发,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的利益,按期完成安置房的建设;应该向有经验的地区学习,寻找合适的补偿方式,更好地兼顾各方利益。

3.3 建立健全多渠道的融资机制

我国政府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的风险性很高。建立多种渠道的融资机制,不仅可以增加融资的数量,更好地进行土地收储工作,还能减少政府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降低融资的风险,更好地对土地进行宏观调控,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发放社会土地债券的形式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土地收储的同时,也能丰富我国债券的发放类型。此外,土地收储工作还可以在银行建立一定的土地资金,将土地回收之后再次转让所得的资金当作土地基金,并将这部分基金当作土地收储的主要支出依靠。

3.4 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

我国土地收购储备主要是政府通过授权模式来完成的管理与应用。经授权代表政府收购储备城市中,闲置土地和部分耕地来保证城市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企业在土地资源的收购、储备、出让等以交易获利的方式下,并在企业运行和资金管理的制度下,对土地资源相关资金进行管理而获得高回报。这样难免会出现偏私化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做好协调与管理,使各部门、各授权机构相互之间做好配合,既实现城市规划,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有了政府的支撑,授权机构才能放手完成土地收购与储备工作,否则授权机关将面临重重困难。为了做好协调工作,政府有必要成立专门储备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权限管理机构,委员会成员由土地资源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承担,进行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授权机构能够与成员直接沟通解决实际问题,成员之间能够相互理解与配合,共同完成土地资源收购储备管理工作[4]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的收购与储备工作是我国对土地资源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土地资源实现优化的重要方式。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针对现阶段土地收储的问题加强管理与监督,规范土地收储的行为,强化内部控制与管理力度,拓展融资渠道,推进土地收储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与建设,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土地收储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欣然.地方土地收储工作中存在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2):107-108.

[2]钟玉萍.土地收储中存在的问题及内控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2):90+89.

[3]苏银量.当前泉州台商投资区土地收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生产性工业企业土地收储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79-180.

[4]林安填.三明市区土地收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20):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