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善学,减负提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乐学善学,减负提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梁杏华

阳江市阳东区塘坪镇中心小学,广东 阳江 529948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正在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开展的教学活动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上承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接学生学习需求,将核心素养融合在教学每个环节,促使学生高质量完成学习活动,提升综合能力。减负提质下的小学数学围绕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与创新,构建高效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关键词:乐学善学;减负提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引言:

伴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出台,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做好教学设计,促进学生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一线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在“双减”政策指导下,教师立足小学数学学科本质改革教学模式,以减负提质为目标寻求破解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为学生打造优质学习环境,探究高效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

一、借助微课教学,开展课前学习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融合过程中,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以直观、生动的视频以及课件为主要特点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思维特征,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将有趣的视频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用于课前预习和学习引导。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教师将制作好的视频发送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前时间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解决基本问题,然后结合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自主思考,完成预习清单,并且将预习中不理解的知识收集反馈给教师,教师在课堂重点组织学生完成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问题的探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章《角的度量》教学中,教师借助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解决基础知识学习问题。学生跟着微课视频的步骤完成角的测量操作任务,认识量角器,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学会读出量角器上的度数。在微课视频指导下,学生初步建立起角的度量有关的概念,形成基本知识结构。在微课视频学习中,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二、利用激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以本节课有关的话题吸引学生视线,设置悬念,促使学生在好奇心驱动下积极主动学习与思考,跟随教师的步伐完成新知识的探索之旅。教师要注意课堂导入设计的趣味性与生动性,通过激趣导入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设计的导入内容要具有探究价值,确保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发现新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后续学习活动中,为高质量数学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章《大数的认识》教学中,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我国的地图,让学生说一说我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总数等数据,借助具体事物帮助学习理解九百六十万和十四亿等大数。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一个班级有三十个学生,学校一共有54个班级,全国十四亿人口要多少个教室才能装下?在教师的问题导入下,学生通过换算的形式产生对亿这个数字的具体认识,感受到中国人口大国的力量。在趣味性导入中,学生思考参与问题探究,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

三、创设生活情境,抽象化为直观

小学阶段的教学主要为基础性概念、性质、公式以及简单的应用为主,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课堂质量。在“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目标要求教师重视课堂教学,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2]。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教师借助真实的生活案例引入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情境中调动思维,迁移知识解决问题。在生活情境中,抽象知识化为直观形象,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中,教师以商品购买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情境中,教师一共买了30套班服,总共花费了3600元,现在需要每个学生第二天将自己的班服金额交给教师,每个学生需要交多少钱?学生需要运用除法公式进行计算。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计算的方法,列出公式求出每套衣服的价格为120元。在学生计算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更为简便的方法,观察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分别除以10的方式缩小数字大小,化简计算过程,得出正确结果。

四、开展分层教学,组织合作探究

在以学生为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借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开展新知识的讲解,促使学生在理解,掌握与应用的教学活动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能力分析,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组建合作小组。在小组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以帮助他们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学习能力。通过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思想,相互促进学习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运算定律》教学中,教师按照学生的层次设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总结运算规律,提升计算效率与正确率,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坚持新课程标准原则,聚焦核心素养改革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高质量教学指导下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教师要深入分析“双减”政策内涵与要求,通过探索全新教学模式实现减负提质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与生动性,在乐学善学的良好氛围中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构造高质量数学课堂,打造小学数学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黄毕年.落实课标理念,助力减负提质——以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实施为例[J].福建教育,2023(27):34-36.

[2]魏锦.优化课堂教学,助力减负提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3(06):35.DOI:10.13617/j.cnki.sxnedu.2023.0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