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王芮

511123199203021963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为了探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本文通过介绍建筑工程过程中的现场施工管理,分析了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环节,从管理和技术的层面进行问题的汇总与管理措施概述,并指出在品质管理方面需要进行人员、专业、安全的管理以及计划安排等研究进展。同时讨论了工艺优化方面如何进一步提升以及施工现场设备的管理与总体施工工艺。在此基础上,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为研究核心,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的相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强现场管理,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现场施工管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周期过长、施工成本高等。基于此,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现场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了现场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有效对策,重点探讨了施工技术创新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现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是指借助合理的管理手段,对建筑工程决策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所涉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活动进行管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管理技术本身,而在于对建筑项目施工建设期间的所有要素进行管理,如对技术信息、技术要求、技术装配、技术规程、技术责任制、技术型人才等进行全方位管理。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活动涵盖了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人员调配、施工方案编制等环节的所有工作,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能够达到为建筑项目选择合理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案、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推进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等目的。

2建筑工程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1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桩孔通常由施工技术人员操作机械挖掘而成。在具体操作时,施工技术人员需注意控制挖掘深度,当挖掘深度达到0.9m~1m时,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浇筑混凝土护壁或者混凝土圈,其中,上圈混凝土与下圈混凝土需要借助钢筋进行纵向连接。待桩孔深度达到施工要求时,施工技术人员便可对其进行扩孔处理。扩孔完成后,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再次浇筑混凝土并且及时安装钢筋笼。在实际作业时,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孔桩的直径。当桩孔深度达到15m时,孔桩的直径必须大于1.4m,同时桩身的实际长度也应保持在30m以内。当施工现场的土质条件较差,地基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时,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尝试将施工现场地下相对坚硬的土层或是岩层作为特力层。这种施工方案也称为深基础方案,通常,深基础方案的主要类型有地下连续墙以及桩基础等。

2.2混凝土工程技术

混凝土需要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配制,包括水泥、砂子、碎石等材料的配比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合理控制配合比和水灰比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浇筑和振捣等工序,施工时要注意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均匀性和保温等问题,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养护时间通常需要持续7d~28d,环境需保持湿润,可以采用水喷淋、覆盖保温等方法,使混凝土的水泥胶体充分反应,形成稳定的水泥石,并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若需提高混凝土承载能力,可采用加筋的方式,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等。着重关注加筋的位置、间距和固定等问题,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混凝土的质量检验需要进行抽样检验、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等多项检验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抽样检验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基础,需要对每一个混凝土批次进行抽样,检测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外观检验主要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外观质量;尺寸检验主要检查混凝土构件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力学性能检验主要检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由此可见,混凝土工程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混凝土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流程与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同时,需要引入新的混凝土材料和技术,不断推动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创新。

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合理编制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在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时,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目标及需求,了解建筑工程各项目间的差异与关联,而后做好前期现场的勘察及规划工作,对施工所涉工艺、技术、设备等有清晰的认知,结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方案中明确各个施工项目及关键部位的具体施工细节,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与切实可行性。在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后,应提交各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施工方案才能正式作为施工作业的指导。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前,相关的负责人还应再次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判断施工图纸内容是否符合实际的作业需求,如果发现施工图纸存在问题,应立即上报,避免因施工图纸不合理,导致工程施工建设出现重大问题。同时,对施工图纸中没有明确说明的内容,施工方应与设计单位围绕这部分内容进行沟通交流,确定最终的施工方案。如果建筑工程施工因不可抗力因素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应快速组织相关人员对变更前后的施工作业需求进行商讨,而后向相关部门提交工程变更申请,申请通过后,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完工。

3.2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点管理目标,质量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确保建筑建设的质量,同时还要对施工使用的设备、材料进行全面管控,部分施工材料和设备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质量受损,因此质量管理人员要日常对材料和设备进行管控,如混凝土材料比较容易受潮,混凝土材料受潮后会导致自身的强度降低、难以满足施工要求,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将混凝土材料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部分施工设备比较怕灰尘、雨水的腐蚀,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擦拭和养护,必要时还需要使用防雨膜进行保护。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视度,对施工质量、材料质量和设备质量进行全面严格管控,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可以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有序开展的基础上,提高建筑工程材料利用率,最大限度上消除各种外界因素对施工质量的负面影响,从而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王高伟,李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工程技术与管理,2023(21):10-12.

[2]杨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煤炭技术,2012(08):21-25.

[3]肖文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应用研究[J].砖瓦,2022(07):121-123+126.

[4]高伟锋.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建筑科学,2022(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