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航空机务军士管理素质的课程思政培育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提升航空机务军士管理素质的课程思政培育模式研究

孙会利  张蓉  尹富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  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随着机务军士逐渐成为航空机务保障主体,军士管理素质培育急需提升本论文结合机务军士职业能力要求以及管理课程的实施方式,创新性地提出课前营造情景案、课中共析事故案、课后研练想定案的“三段三案”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实现从代入、培养到实操的管理能力素质逐级提升,助推新时代管理型军士人才创新培养,实现航空机务军士管理队伍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机务军士、管理素质、课程思政

现阶段,越来越多航空机务军士逐步成为航空装备保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践者,对战斗力建设和飞行安全起着基础性、整体性、关键性作用。而仅仅依靠技术能力,对提升军士队伍综合能力以及整体战斗力,有一定局限性。

针对以上的现实情况,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主阵地,提升学员管理素质、提高带兵打仗能力,始终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航空机务军士,航空维修管理类课程教学更责无旁贷,其中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更加突出,对管理素质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结合机务军士培养,创新提出“三段三案”课程思政新培育模式,为助推军士管理能力奠定扎实基础。

一、航空机务军士管理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一)部队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

新的编制体制调整后,航空机务一线专业师岗位大部分将由军士技师担任,原来由干部担任的岗位对机务士官管理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挑战和要求[1]。机务军士由主要从事二代机维修保障向负责三代机以上机型的维修保障转变,岗位能力标准大幅提高,要求士官既要有与从事三代以上机型维修保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质量意识、组织训练等管理能力素质[2-3]

(二)航空装备快速发展的形势推进

机电融合、隐身材料、复合控制等大量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在新装备上,飞机系统之间、维修专业之间交叉融合度逐步增加。装备、系统的复杂性和集成度,对机务的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综合组训、综合保障、综合排故已经成为常态,如何做好维修保障管理,也将是航空机务管理军士、技师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4]

(三)维修保障模式变化带来的挑战

维修保障模式从以翻修期控制为中心的传统维修,过渡到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再变化为基于状态的维修理论以及利用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进行最优化的维修保障决策。维修保障模式的变革,对机务人员能力素质、装备保障训练体系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都带来新的挑战[5]

二、“三段三案”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模式

近年来,院校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在培育新时代政治合格、军事过硬、懂技术、会管理的军事人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以课程思政的方式在课程教育中发挥育人功能,达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目的[6]

依据航空机务军事任职能力培养目标,以及管理素养要求,本论文面向不同层次军事人才的航空维修管理课程教学,针对性提出“三段三案”式思政培育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三段三案”课程思政培育模式示意图

(一)课前营造情景案

情景案的设置,以机务保障实际案例为背景。一方面,建立实物教室,以航空机务保障活动为主线,区分机军特电等专业,区分干部、技师、员等身份,建立真实比例重要系统或维修部件,采取角色扮演方式构建模拟机组,全流程模拟保障活动,增强学员的沉浸感,将课堂打造为航空机务保障的“体验馆”“训练场”。二是设置基于案例教学的研讨辩驳式智慧教学环境,借助案例教学信息系统预先分发案例,明确学习任务,营造逼真的实战化训练氛围,服务实战化教学需求。“情景化”的模拟仿真环境,不仅让学员对战场有更真实的体验,而且可以培养学员的战斗精神、勇气,驾驭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和素质。

(二)课中共析事故案例

在课中的教学中,教员针对学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培养可以结合部队各种现实机务保障案例,包括事故案例、特情处置、优秀保障经验、演习演练等。在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利用事故案例,通过合适的方法与学员共同分析出案例中的管理问题,学员要能通过案例反思背后的管理原因,以此培养学员的管理能力。

案例分析通常采取分组研究的形式进行,使学员在不断的对比分析归纳思考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另外组织学员反思案例,重新审视案例,客观分析案例正确应用理论的成功所在,或没有正确应用理论的失败之处。

(三)课后研练想定案例

为实现课堂与战场的紧密对接、提高学员判断形势、理解意图、定下决心、摆兵布阵、处置情况的能力,以及作战情况下的管理能力,需在课后增加想定案例的研练。

以机组组织管理能力生成为牵引,在想定研练中,学员以“模拟机组”为活动单元,采取研讨辩驳、作业想定和微型演练相结合的形式,突出练组织指挥、练保障流程、练岗位协同、练维护作风。

三、“三段三案”课程思政培育模式实施要点

(一)强化“三段”教学中的法规素养

维修法规是保障机务人员安全经验的升华和规律的总结,强化法规意识、条令条例意识、正规化意识,牢固树立依法管理、依法指导、依法检查的观念,严格用法规、规章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7]

在三段(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中,将法规学习贯穿始终,狠抓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工作责任制,突出法规制度和理论学习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三案”的管理价值引导

课前,情景案中,充分利用板报橱窗、标语横幅、局域网等多种载体,宣传学习典型榜样,引导学员在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中互促互学、共同进步。

课中,以事故案例,开展预防维修差错案例教育,以反面典型和问题教训,警示学员,树牢安全意识、法规意识,强化航空机务优良维护作风,培育极端负责、精心维修的职业道德。

课后,想定案例研练,加强学员的危机意识,完善机务保障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的综合应用。通过研讨和联系,学员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机务保障全局问题,实现了角色的转换以及管理意识的加强。

(三)提升思想文化的渗透作用

在三段三案教学,机务文化、“天梯精神”、“三负责”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学员的教学中,使学员对机务的职业认知有全面的体会和收获,激发学员的自豪感、荣誉感。文化建设对培育新时期机务作风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机务保障团队积极健康地长期发展[8]。通过文化的渗透作用,实现工作思想的传递效果,建立起全体维修保障的高级管理模式,为机务维修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闵雅婷.管理学视域下定向培养军士研究现状及展望[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43-49;

[2]王迪.新时期开展士官职业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2):141-142;

[3]蔡海鹏.我国定向培养士官的现状、问题与高职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4):22-28.

[4]邵宁宁.加强定向培养士官学员经常性思想工作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员学报,2021(19):46-47;

[5] 胡正高.军士人才任用与管理对策[J].中国军转民,2021,64-66.

[6]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教育学研究,2019.03,114-119;

[7] 刘苹妮.美国空军士官培养体系研究及对我军士官培养的启示[J].高教学刊,2021(28):17-20;

[8]马树元.文化建设视角下培育新时代机务作风的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20(3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