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治疗痔疮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治疗痔疮的疗效分析

苟耘韬

三台县金石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绵阳 621105

摘要目的:探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应用于痔疮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以我院2021年08月-2023年06月期间收治的88例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由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性质:随机性,例数:n=44),其中研究组行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手术,对照组予以外剥内扎术,记录并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中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并发症(手术相关)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术中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尿潴留、创面出血、创面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安全性优。

关键词痔疮;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有效性;安全性

痔疮是临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之一,具体分为外痔、内痔、混合痔等不同类型。混合痔是痔疮患者终末期阶段,目前临床针对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无效病例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因此如何降低此类病患手术创伤已成为现阶段研究重点。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的痔疮手术治疗方案之一,有研究认为将其应用于混合痔患者中或可获得较优疗效[1]。基于此,本文将以我院2021年08月-2023年06月期间收治的88例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比方式明确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应用于此类病患临床治疗价值,以利于为今后临床医生合理取舍痔疮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88例混合痔患者经由信封法分组(性质:随机性,例数:n=44),研究组中男女分布情况为18:26,年龄24-73岁、(51.03±2.01)岁;对照组中男女分布情况为19:25,年龄22-74岁、(51.11±2.09)岁。两组一般资料各项数据对比P>0.05(即本研究分组均衡性良好、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依据:《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2)既往接受临床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理想;(3)意识清醒;(4)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5)对本次研究中涉及的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手术、外剥内扎术等治疗方案耐受性良好;(6)混合痔相关病历资料完整;(7)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本次研究信息(如手术方案、观察指标、研究目的等)完全知情;(8)患者本人于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协议(协议拟定单位:本院医学与伦理研究会,协议签署原则:独立、自愿、记名等,协议签署后处理原则:统一回收、妥善保管(指派专人)]。

排除标准:(1)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80周岁以上;(2)合并精神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等);(3)合并恶性肿瘤;(4)合并其他肛肠科疾病;(5)既往存在痔疮手术史;(6)合并无法控制的全身感染性疾病;(7)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系统性疾病;(8)机体重要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等)功能不全(器质性病变);(9)处于生理特殊时期(本文中具体指女性妊娠期、产褥期、哺乳期等)女性混合痔患者;(10)存在环状混合痔嵌顿;(11)合并肛周脓肿。

1方法 

1.2.1  手术方法 

1.2.1.1  研究组  该组行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手术方案:(1)麻醉方法为局部麻醉,手术体位选择侧卧位;(2)肛门常规消毒后将肛门镜插入肛管内,将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经由肛窥镜置入并对准内痔聚集处;(3)打开负压吸引器并予以来回抽压,将内痔及邻近粘膜组织吸入,此过程应密切关注负压数值,待其处于(-0.08)-(-0.10)MPa时立刻将绕线轮旋转一周(360o)、弹力线套弹出并释放旋转推线管,当轮值至指针为1时释放第1根推线管,指针为2时释放第2根推线管,以此类推,待套扎结束后释放负压;(4)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常规切除外痔,加压包扎手术切口。

1.2.1.2  对照组  该组予以外剥内扎术治疗:(1)麻醉方法、手术体位均同研究组;(2)外痔顶部利用钳夹轻轻牵拉(向外),待内痔完全暴露后钳夹其基底部(组织钳),两钳一同提起后朝外痔两侧皮肤予以“V”形手术切口;(3)皮下静脉丛、外括约肌层剥离至齿状线上约0.3cm处,结扎内痔(10号丝线)后将痔核残端剪去并推回肛内(残端保留约0.5cm),确定无渗血后应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手术切口。

1.2.2  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记录并对比两组术中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2)并发症:记录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手术相关)发生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涉及统计学检验方法、表述形式为:(1)计量资料:t、(x±s);(2)计数资料:2/Fisher、[n(%)]。选用SPSS.26.0软件,P<0.05提示数据对比(组间/组内)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手术情况  研究组术中耗时(29.35±2.14)min、术中失血量(15.53±2.07)ml、术后住院时间(5.36±0.76)d;对照组术中耗时(32.39±2.41)min、术中失血量(22.35±3.09)ml、术后住院时间(7.02±1.29)d,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6.257、P1<0.001t2=12.163、P2<0.001t3=7.354、P3<0.001)。(注:P值小数点后3位(四舍五入)均为0,以P<0.001表示

2.2  并发症  研究组术后发生尿潴留0例(0.00%)、创面水肿1例(2.27%)、创面出血0例(0.00%);对照组术后发生尿潴留5例(11.36%)、创面水肿6例(13.64%)、创面出血4例(%),数据组间对比t1=5.301、P1=0.021,t2=3.880、P2=0.049,t3=4.191、P3=0.041(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痔疮指直肠末端黏膜下、肛管皮下静脉丛扩大、曲张、瘀血所致静脉团,混合痔即内痔、外痔处于同一点位且二者跨越齿状线连为一体的情况,此类患者大多存在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痔核反复脱出)等特点,对临床治疗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外剥内扎术是既往临床治疗混合痔的主要术式之一,但该术式将对机体局部造成较大创伤,不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健康。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的新型混合痔治疗术式,其具体优势如下[2]:(1)双层结构提供的耐摩擦性更强、套扎更为紧实,有利于促进术后创面尽快愈合,且因内胶圈脱落所致手术失败率较低;(2)能够在同一水平面上固定多位置、多层套扎,有效提高肛垫上提效果,同时异物遗留风险随之下降;(3)术中对直肠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进行套扎时,通过反复吸放过程能够实现更多脱垂组织套扎,从而有效避免将直肠肌层套入、显著降低术中失血量。本文通过分组研究证实,应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治疗的研究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行外剥内扎术的对照组,此结论与王春祥[3]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应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安全性优,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明瑞.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治疗痔疮较传统痔疮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 糖尿病天地, 2019, 16(6): 138.

[2]程永升,李雪辉,陈科,等.痔疮套扎吻合器(连发式痔疮套扎器)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 2018, 11(2): 30.

[3]王春祥.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配合外剥内扎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