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图书室使用状况及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小学图书室使用状况及影响因素

李安民

邯郸冀南新区马头小学   056046

要: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而图书室中有各种各样的藏书,可谓是知识的宝库,可以当做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助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中小学要注重对图书室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小学图书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用率并不高,无论从建设还是维护上都存在很多弊端,尤其是农村地区,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 图书室 使用状况 影响因素

夯实义务教育的根基,把目光放在改善乡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上,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多种手段相结合使乡村小学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平衡教育差距,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目标。乡村地区受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与城市地区的教学资源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在乡村地区小学中,图书室是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最为便利的免费课外学习资源,其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甚至还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对乡村地区小学图书室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影响其使用率的因素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小学图书室使用现状

(一)开放时间不确定且较短

国家曾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开放时间每周应大于40小时。但在我国多数小学校园中,仅有少数学校的图书馆及开放时间大于每周40小时,而全国小学图书馆的平均开放时间为24.7小时/周,城市地区小学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明显长于乡村地区小学。

(二)访问次数和借阅量偏低

通过对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几乎没有去过学校图书馆,有半数学生每周会去图书馆1~2次,仅有个别小学生每周去图书馆的次数多于5次,且访问图书馆的频率差异与学生的学段有关,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访问图书馆的频率反而在下降,学生的借阅量也呈现这种规律。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多数学生访问图书馆的目的并不是去丰富阅读、增加知识储备,他们更多的是被图书馆的氛围所吸引而不自觉想去图书馆,另外,学生存在功利性的借阅目的,学生所借的图书中多数为辅导书,用于辅助学习,而不是为了丰富阅读、开阔视野。

(三)专业化服务不足,育人功能未充分实现

图书馆应经常举办阅读及讲座活动,提高服务的专业化。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小学图书馆经常开展的活动是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或者对图书的宣传推荐活动,而对于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讲座活动开展的频率却非常低,多数学校从来没有开展过此类活动,这不利于学生对图书馆及其作用的了解,学生不清楚图书馆对于自己学习有哪些帮助,以及图书馆中都有哪些资源,这是造成图书馆访问和借阅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另外,图书馆没有发挥其服务的专业性,多数图书馆从来没有开展过收集教研资料和课改专题服务的活动,这表明图书馆与学校各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程度较低。

二、影响小学图书室使用状况的因素

在中小学发展过程中,图书馆承担着对知识进行传播对文化进行传承的重要职责,而且在为学校培养人才、辅助教学和科研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小学图书室的使用状况来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没有发挥出对教学和科研的辅助作用。

(一)数字化图书资源对传统图书资源造成了冲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已经在多方面进行了融合,数字化图书资源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图书资源,例如超星、时代圣典等电子图书网站的迅速崛起。此外,各学科的数据库资源也在迅速发展,比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库等,很多学校都购买了这些特色数据库的服务。电脑和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也许学生可以很方便的对各种资料进行收集并开展网上阅读,学生大可不必去图书馆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几大提高了阅读效率。而且这些数字化图书资源随时随地可以阅读,不仅信息量巨大,而且时刻都在更新,有很多免费资源,即便收费其价格也较为便宜。这些都是网络所带来的便利,是传统的图书室所无法比拟的。在这个背景下,更多的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中,而传统的图书室的建设和维护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改变,多数人认为传统图书室在维护上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在借阅效率上与数字化图书室存在明显差距。

(二)学校图书室服务对象单一

目前我国小学图书室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校的教师和学生,而学生主要借阅的是工具书,对于其他类型的书籍需求较少。而且小学生知识欠缺,对于图书室的分类检索缺乏认识,而图书室又很少进行此类培训或讲座,这也是导致学生很少到图书室进行借阅的原因之一。

(三)图书室管理体制不利于图书被高效利用

小学图书室多数资金靠学校自行投入,国家投入有限,这就造成图书采购资金紧张。另外,由于图书室采购书籍没有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图书室藏书中可用于供师生进行学习和探究的图书较少,很多藏书从采购后就没有被借阅过,图书利用率低下。

(四)缺少专业图书管理人员

近年来我国学校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图书馆的专业图书管理人员却没有得到增加,这造成他们实际工作中压力较大,能做好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就已经很不错,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提升图书的利用率。尤其是乡村地区,很多小学没有专门的图书馆人员,都是各科教师临时客串。

(五)传统图书室日常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传统图书室其图书检索功能建设滞后,甚至有的图书室不具备检索功能。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图书借阅过程中不能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而且很少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其次,服务体系不健全,图书室藏书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很多学校图书室宣传不到位、管理不严格,学生在借阅书籍过程中不遵守图书室规定,对图书胡乱摆放,本身图书室检索功能就不完善,如此一来,学生想要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就更加困难。

三、小学图书室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认识

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贯彻落实好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图书室建设与实录情况的意见,把学校图书室的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科学统筹规划。完善图书室的功能和设施,使其可以高效便捷地为广大师生进行服务,将图书室打造成育人的第二课堂,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利用功能完善的图书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落实全面育人、终身学习的目标,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开放阅读,提高服务质量

小学图书室要实行专人管理且保障全天开放确保每个有需要的师生在闲暇时间随时可以进图书室查阅资料或借阅图书。此外需要对图书室借阅图书的手续进行精简,确保借阅流程科学高效。其次要对图书借阅方式进行创新,比如可以将图书资源布置到教室,在教室建立图书角,安排班级学生专人管理,从而实现图书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借阅。最后学校要对图书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并拓宽节约渠道,使图书室可以更加高效的服务于广大师生。

(三)开展活动,提升素质

图书室建设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经常性的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比如可以创建“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等阅读活动,将阅读纳入课程管理的范畴,每周统一时间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遨游于书的海洋,汲取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经典诵读活动,以该活动为契机和载体,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获得独特体验,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同时,学校还要定期开展图书室功能讲座,为学生宣传图书室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图书室的建设以及充分利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诸多困难,但是只要对此给予充分重视,并精心谋划,相信必然会改善使用率低下以及与学科融合度低的问题,使图书室真正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参考文献:

[1]考玉梅.学校图书室管理之我见[J].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四期

[2]艾力米努尔·阿合买江.乡镇图书室的建设及发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