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1
/ 2

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贾宁

泰安新博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桩基础是高层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桩基础的概念和优点,然后详细阐述了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建筑区域地下管线的调查、确定桩基的位置和数量、了解土壤特性和地下水位等。接着,本文分析了预制桩和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包括沉桩方法、成孔质量控制等。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预制桩;

1引言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在高层建筑中,桩基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对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桩基础概念

桩基础是一种深基础形式,通常由桩基和连接桩顶的承台组成。这种基础形式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而均匀、沉降速率缓慢、能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桥梁、港口等工程的基础中。

桩基础的主要作用是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下土壤中,通过深入土壤的桩基和承台,将荷载分散到更大的土壤面积上,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桩基础能够有效地增强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避免不均匀沉降和水平位移等问题。

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桩基础可以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类型。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作好的桩体,通过沉桩设备将其打入地下。灌注桩则是通过钻孔或挖孔的方式在地下成孔,然后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最后浇筑混凝土而成。总之,桩基础是高层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确保桩基础的施工质量。

3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施工质量和进度。以下是桩基础施工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3.1调查建筑区域地下管线

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建筑区域的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调查,确定管线的位置和深度。同时,还需要对管线的类型和管道的直径进行记录,以便在施工过程中避免破坏管线。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施工而对现有管线造成破坏,保障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2确定桩基的位置和数量

根据设计图纸,需要在施工现场确定桩基的位置,并在需要打桩的地方做好标记。同时,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基的密度和数量,并根据这些数据来选择适合的施工机械。确保桩基的位置和数量准确,可以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3.3了解现场地下水位和土壤特性

在施工之前,需要对现场的地下水位和土壤特性进行详细的了解。地下水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桩基础的深度和施工难度,而土壤特性则影响到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对现场的地下水位和土壤特性进行测量和评估,根据这些数据来确定桩基础的深度,并为后续的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

3.4其他准备工作

除了上述准备工作外,还需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文件,需要详细规划施工流程、技术措施、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等。安全技术交底则是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应对措施,保障施工安全。

4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4.1预制桩的施工

预制桩的施工是指将预先制作好的桩体(包括钢桩和混凝土桩)通过锤击等方法打入地下,以承载建筑物的荷载。预制桩通常较长,因此常采用锤击法进行沉桩。在沉桩过程中,应先将桩体抬升到预定高度的适当位置,然后使用重锤对桩顶进行击打,使其打入地下。

沉桩时,应先选择较小的落距进行第一次锤击,然后观察桩体的入土情况和变形情况。若无异常情况,可逐渐增大落距进行连续锤击。在沉桩前,应确保桩体与准桩位对齐,利用自重将其沉入土中。若桩体出现偏斜等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桩尖和桩心处于同一铅垂线上。

在沉桩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桩体的入土速度和深度。预制桩不能深入地下过深,否则可能会出现难以打碎的问题。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可采用水冲法协助沉桩。预制桩的优点在于能够承载较大的力矩,但缺点在于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条件较差,且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4.2灌注桩的施工

4.2.1成孔工艺

灌注桩的成孔工艺主要包括钻孔、挖孔和沉管等方法。钻孔灌注桩是通过钻机旋转钻头破碎土壤,抽取泥浆循环出渣而形成桩孔。挖孔灌注桩则是采用人工挖掘的方法,直接挖掘土壤并形成桩孔。沉管灌注桩则是通过锤击法或振动法将钢管沉入土壤中,形成桩孔。在选择成孔工艺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包括土壤性质、地下水位、施工条件和成本控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4.2.2钢筋笼制作与放置

钢筋笼是灌注桩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承载桩体的轴向力和水平力。钢筋笼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制作,确保其尺寸、钢筋直径、间距和配筋等符合规范。制作完成后,应将钢筋笼放置在桩孔中,并确保其位置正确。在下放钢筋笼时,应缓慢进行,避免刮伤孔壁或碰撞已经沉好的桩段。

4.2.3混凝土灌注

在灌注桩的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灌注质量对桩体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其强度、流动性、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等性能指标应满足施工要求。在灌注时,应先进行试灌,检查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和排除孔底积水。灌注时应连续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同时控制灌注速度和压力,防止出现堵管或埋管等情况。

4.2.4成孔质量控制:成孔质量直接关系到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成孔的监测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桩孔的中心位置、垂直度、孔径和孔底沉渣等参数的测量。若发现成孔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如重新钻孔、清理孔底沉渣等。

4.2.5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在灌注桩的施工中,质量控制与安全至关重要。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地质情况和水文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原材料检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成孔质量的监测。同时,应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施工安全。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的实施可有效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灌注桩施工是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技术要求严格,涉及到的工艺和技术较多。为确保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应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设计,施工过程中遵守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严格的成孔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管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为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5结语

灌注桩施工是高层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技术要求严格,涉及到的工艺和技术较多。为确保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应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设计,施工过程中遵守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严格的成孔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管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为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李东亚;陈凡.江西建材,2021(07)
[2]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 马松.智能城市,2021(10)
[3]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 严俊佳.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