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1
/ 2

介入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杨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010010

摘要:介入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如感染病原体、接触有害物质和辐射。为了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戴防护手套和服装、使用安全通风设备、遵守辐射安全准则等防护措施的重要性。这些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确保他们能够安心履行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关键词:介入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疾病的不断演变,介入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他们也面临着一系列职业暴露的风险,包括感染病原体、接触有害物质或辐射,以及遭受身体和心理压力等。为了保护介入科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介入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同时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一、戴防护手套和服装

介入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其中之一是接触有害物质。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有害物质的危害,介入科护理人员应该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和服装。戴防护手套是减少皮肤接触的重要措施之一。介入科护理人员可能需要处理化学药品、清洁剂或其他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或腐蚀性。戴上质量良好的防护手套可以有效地阻止有害物质对皮肤的接触,降低皮肤损伤的风险[1]。介入科护理人员应选择适合工作环境和任务的手套,如乳胶手套、丁腈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并确保手套没有破损或穿孔。除了手套,适当的防护服也是关键。防护服通常用于保护介入科护理人员免受有害物质的吸入或接触。这些服装通常由特殊材料制成,可以有效地阻挡液体、颗粒或气体的渗透。介入科护理人员应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防护服,如防护罩衣、防护隔离衣或防护围裙。穿戴防护服时,确保服装覆盖到关键部位,如身体、手臂和脚踝,并紧密封闭以防止有害物质渗透。此外,介入科护理人员在佩戴防护手套和服装时需要遵循正确的使用和处理程序。

二、使用安全通风设备

在介入科护理工作中,介入科护理人员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有害物质或气体,因此使用安全通风设备是保护他们免受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之一。安全通风设备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提供新鲜空气,以确保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这些设备包括通风系统、排风罩、排气扇等,可以有效地清除或稀释有害物质,降低介入科护理人员暴露的风险[2]。通风系统是一个关键的安全设备,它能够提供持续的新鲜空气并排除污染物。介入科护理人员工作区域的通风系统应设计和维护良好,以确保适当的空气流动和质量。这包括确保通风系统的通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合理,以最大程度地清除有害物质,并保持恰当的通风速度和气流方向。排风罩是另一种常用通风设备,它们被用于控制和收集产生有害物质的特定区域。排风罩通常与通风系统连接,通过将有害物质直接引导到排气管道中,减少了介入科护理人员接触到这些物质的机会。介入科护理人员在处理有害物质时应将其放置在排风罩下,以确保有害物质被有效地排除。

三、遵守辐射安全准则

在科护理工作中,介入科护理人员可能会接触到辐射源,因此遵守辐射安全准则是保护他们免受职业暴露的关键措施之一。遵守辐射安全准则的目的是减少介入科护理人员接触到辐射的风险,并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首先,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介入科护理人员在可能接触到辐射的情况下,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衣、护目镜、面罩或铅背心等。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吸收或阻挡辐射,减少对人体的影响。其次,控制接触时间:介入科护理人员应尽量限制在辐射源附近的时间,并尽量保持距离辐射源的距离。减少接触时间可以降低辐射暴露的风险。然后,限制辐射区域的进入:介入科护理人员应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辐射区域。这有助于控制辐射源的接触,并确保只有专业人员在必要时进行操作。最后,定期辐射监测:介入科护理人员所工作的环境应定期进行辐射监测,以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安全标准。如果发现辐射超过安全限值,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辐射水平。此外,接受辐射安全培训:介入科护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辐射安全培训,了解辐射的基本知识、辐射源的特性、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结束语:

介入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是确保他们健康和安全的重要议题。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戴防护手套和服装、使用安全通风设备、遵守辐射安全准则等,可以降低介入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介入科护理人员的健康,也有助于提供安全和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关注介入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并致力于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和保护措施,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地履行他们的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1]周瑾,孙彦婷,赵海燕,蔡鹏飞,朱娟芳.应用信息化技术调查某肿瘤专科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J].内江科技,2022,43(12):79-81.

[2]任欣,常炳庆,汪晓,景淑贤,张超彦,刘春艳,黄新春.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线暴露医务人员肝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2,24(06):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