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环境监测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0
/ 2

水质环境监测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

王双双段祥宇

371502199506184827   371502199501188634

摘要:当今时代背景下水质环境监测以及水资源保护工作对于社会发展能够产生很大的作用,因此有关部门需要提升对水质环境监测以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而在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过程中采用微生物检测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有效保证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监测要求合理选择微生物检测技术,充分发挥出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价值,有效提升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有关部门制定水资源保护政策提供参考。同时,工作人员借助微生物检测技术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水质监测的技术水平,确保我国水质监测工作可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全方位保证社会大众生活用水和饮用水的安全质量,落实生态发展的要求,为各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质环境监测微生物检测技术

1微生物检测技术概述

微生物检测技术是指借助微生物的特性与水体中包含的污染生物产生反应,通过这种反应帮助工作人员了解水体污染的情况。一般来说,微生物检测技术包含物理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环境分析技术等环节。考虑到水体污染物是以分子形式出现,因此通过对分子的分析可以明确水体污染的原因以及程度。从现实情况来看,水体污染出现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水体受到某些有害化学物质的影响使得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者是丧失。水体污染之后,有机毒物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以及水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不仅会造成生物死亡,也会影响饮用水源。具体分析可以发现,水污染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人们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或是生产方式造成的,例如人们排放到水体中的物质带有毒性、无法被水体净化,就会残存在水体中,进而危害水体质量以及周边居民身体健康。为了有效处理水体污染情况,工作人员可采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分解水体中包含的有害物质,实现对水体的净化处理。

2我国水质环境监测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对化学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废水中包含的各种污染物质也越来越多,这些污染物质排放到水体之后会影响水资源的使用质量。考虑到水体被污染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将会使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有关部门需要使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全方位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对污染水体及时进行处理。我国传统水质监测通常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水体进行监测,最常用的就是分光光度方法对水体进行测定。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相继出现,水质监测过程中也在不断普及更加灵敏的仪器和监测手段,生物检测技术就是当前时代比较常用的手段之一。生物检测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对水体有害物质进行测定和研究,进而明确水体生态系统中已经发生变化的不良现象。如今使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水体质量,随时监测水体质量,为人们的生活用水以及饮用水质量提供保障。

3水质环境监测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措施

3.1水质环境监测中比较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3.1.1酶免疫检测技术

酶免疫检测技术是水质环境监测中比较常用的方式之一,所谓的酶免疫检测技术是指利用酶标记抗体的方式检测水体中存在的抗体,进而帮助工作人员对水体中存在的污染物进行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添加特定物质稳定免疫酶的特性,借此精准检测水中含有的污染物抗原。这种方式比较简单,如今已经在水质环境监测和水体污染防治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也成为有关部门比较常用的方式之一。

3.1.2生物传感技术

生物传感技术也是水质环境监测中比较常用的方式之一,在水质监测以及水体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生物传感技术是在生物传感器的基础上结合医学以及生物学知识衍生出的检测技术。生物传感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传感器以及其他辅助性分析元件检测水体中含有的污染生物,进而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根据使用效果来看,生物传感技术操作比较简单,而且效果比较好,在水质监测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例如,工作人员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时可以借助生物传感技术以及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器监测污染成分,有效提升检测效果。一般来说,工作人员比较常用的是甲烷乙醇生物传感器,借助这种传感器工作人员可以深度开展水质检测工作,最大限度保证水质检测质量。

3.2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

3.2.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有关部门开展水质环境监测工作之前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相关内容,并且做好水质环境的分析工作,全方位了解水质环境整体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应用综合检测技术开展工作,有效保证检测的质量效果。具体来说,有关部门需要成立水质检测实验室,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活动确保水体环境没有污染,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发挥检测实验室的模拟检测功能,通过实际检验对水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借此提升微生物检测效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工作人员需要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对水体进行深入检测,例如利用微生物传感器以及生物传感技术充分发挥出微生物的特性,借助微生物与水中某些物质的反应检测水质质量。在这方面,工作人员需要运用Android系统技术与Java语言设计软件构建微生物检测模块,并且根据实际环境对模块进行调试和修改,最大限度发挥出测试模块的作用,借助微生物化学检测模块中包含的数据采集、水环境重金属可视化显示以及网络通讯功能全方位采集水体数据,确保微生物检测模块可以准确分析水体组成成分以及污染指数。

3.2.2选择合适的微生物检测技术

当前微生物检测技术比较多,因此有关部门在开展水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切合实际的检测技术,最大限度满足水质环境监测的需求。从现实情况分析,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敏感性将污染物浓度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方式。从实际效果来看,微生物检测传感技术可以对水体中包含的微生物数量以及种类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取得比较准确的结果;PCR技术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在检测的过程中使用PCR技术可以有效检测水体环境中包含的微生物。其运作原理是利用放大DNA片段的方式对水体中包含的分子进行研究,从而得到水质检测结果;免疫分析技术也是工作人员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检测水体中是否含有重金属物质。由于重金属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进行水质环境检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确定水体中是否含有重金属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使用免疫分析法主要是利用抗体与重金属物质进行反应,通过反应结果来查看水体中是否含有重金属。工作人员使用这种方式时尤其需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检测技术控制重金属的免疫效果,确保整个检测结果更加合理。

结语:

如今我国水质污染的成因比较复杂,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水质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而微生物检测技术对水质污染的处理应用广泛,且作用显著。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水质环境监测时可以在不破坏水质的前提下开展工作,既可以保证检测质量,也可以保证水体环境不产生较大变化。

参考文献:

[1]贾瑞宝,孙韶华.水质监测预警技术创新与能力建设[J].给水排水,2019,55(10):1-5.

[2]原凌飞,王琳.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质控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10):218.

[3]符艳珍.浅谈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监测的质量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3):89+91.

[4]庞恩,黄玲珠.简述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6(09):145+147.

[5]马林娟.利用微生物开展环境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6(01):41-44.

[6]沈叶民,沈磊,刘勇.环境监测中对于生物监测的应用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1):93.DO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