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0
/ 2

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彭彤

长春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经济利益是衡量一家公司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企业要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而在这套方法中,会计管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在实施会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风险因素,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采取得力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平稳、健康地发展。文章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供广大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管控;经营战略探讨

引言:在经营活动中,企业会计已成为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在企业后期的成长与运用中,财务管理的品质对于企业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财务管理理念已逐步完善了企业的会计管理。在运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对财务管理的方式也进行了优化与处理。在运用会计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此,管理人员要根据这些风险,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计划,确保会计管理工作的稳定性。

一、影响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因素

1财务管理的次序

企业要保证会计管理的有条不紊,这无疑会大大地推动企业会计整体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有利于有效地控制管理风险。综观当前企业会计管理的工作现状,可以看出,企业会计管理存在着杂乱无章、不够完善性等问题,这是引起管理风险的最大诱因。一些企业高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会计管理存在着严重的忽视,即使会计管理制定了严格的秩序条例,但是它也没有得到完全彻底地贯彻执行,自然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2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一般而言,企业在进行会计管理工作时,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其中包含了企业的实际规模、经济实力等内容。但是,现在许多企业的会计管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们对短期利润的追求太过盲目,缺少了战略发展的眼光,对潜在的风险也缺乏足够的警觉性,所以当风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们也不能冷静地去控制它,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十分不利。

3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因为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企业需要更多的财务人才。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精确性有很大的影响。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缺少职业素养,其专业水平也达不到规范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实行内部控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4缺乏风险认识的意识

从当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往往会更加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经济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视而不见,因此,风险控制问题就成了影响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企业的管理人员对风险的控制意识不够,无法在经营过程中发现风险,从而影响了公司的经济效益。二是公司制度不够完善,大多数公司的会计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而且在内容方面还不够合理、没有可操作性;三是有些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并没有被很好地贯彻下去,由于公司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缺乏对风险的管理经验,以及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不强,致使公司经常出现诸如资金链断裂之类的问题,对公司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

5、执行不力风险

一些企业尽管拥有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及风险控制制度,但企业管理人员对风险控制的关注程度更高,企业会计管理在该方面的投入也较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风险控制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企业管理人员通常没有对其进行准确把握的能力,从而对风险控制进行精准掌控,影响到管理效率。此外,在对当前企业的风险控制进行全面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企业的风险控制还只是停留在制度层面,缺少有效的监督手段,执行力度也亟待加强。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对策

1加强会计管理者对风险的认识

应加大对财务部负责人的培训,对其进行系统性的财务管理培训,使其树立起风险意识。首先,负责人对会计风险的认识主要有:会计人员的责任风险、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损失风险。其次,领导者必须意识到对会计师和他们自己承担的风险进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还有财务部领导要意识到诚信是减少风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所有财务部职员进行严密的管理。其次,各部门负责人要认识到“不能兼业”的重要意义,以防止在财务部中出现“兼业出纳”的情况。第二,要增强公司决策者对风险的认识。公司的决策者往往是公司的所有者,而公司的所有者又是公司的核心,其所作所为对公司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只有企业主对会计管理中的风险防控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形成一种从上到下的传递压力,让财务部门具备对风险的防控意识,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从而保证企业可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确立风险管理的科学目标

在财务风险管理中,要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建立起一种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观念,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功能体系,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确保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企业有效、准确地规避风险。对承担风险者的责、权利进行明确,对现代会计管理的目标进行明确,企业会计管理的目标要与企业的发展状况保持一致,要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环境联系起来,明确管理者所应该承担的风险责任。

3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培训,并要求他们学习有关的制度、法律,培养他们在工作中遵守纪律、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长期来看,企业会计人员在处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的时候,可以把好每一关,知道法律,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和真实,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4构建财务管理风险预警体系

制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企业所得税年度报告中的进项与增值税申报中的进项不一致;会计损益表上的进项与增值税申报单上的进项不一致;发票上的违规操作:增值税普通发票作废比例异常等,这些都是会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将其转化为具体的风险评估指标,通过指标的指导性提高会计涉税工作的质量。此外,还需为各种其它的会计工作制定风险评估指标。在确定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后,企业要将会计管理风险预警软件植入到财务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当某项指标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就会发出警告,提示财务部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5强化财务控制,完善会计监管体系

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制度做保证,这一过程,要考虑到许多内外因素,也要考虑到公司上下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制度,使公司内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形成一个中正平和的良性约束,使公司的会计管理工作,使公司的资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使公司的经营得以有序进行,使公司在一个规范的框架下,实现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在避免可能的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此外,企业整体的管理需要将重心放在会计管理监督上,把资金管理放在第二位,管理系统要做好事前事中控制,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保证企业资产不流失,为节支增收打下好基础。

三、小结

总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各种可控或不可控的风险因素,因此,企业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公司的管理者一定要重视对风险的控制,并引导会计管理人员对风险控制的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升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使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存活,并取得更大的收益,从而使公司得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华.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实务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学,2022,8(24):144-145.

[2]桑玉霞.企业会计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2(11):164-165.

[3]熊辉.在企业管理中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分析[J].时代金融,2022(33):144+150.

[4]聂子翔.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及其内部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2(11):61-62.

[5]高杨.会计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2,8(2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