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如何治疗小儿抽动症?

/ 1

耳穴贴压如何治疗小儿抽动症?

陈宜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儿科(四川成都610500)

【作者简介】陈宜(1980.10-),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在日常生活中,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近些年发病率持续上升,所以宝爸宝妈们对此病并不感到陌生,本文主要介绍中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新的治疗方法。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医历代文献中无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名,可归属于“慢惊风”、“瘛疭”、“抽搐”等病证范畴。其临床特征为慢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收缩,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绝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主要病位在肝,与心、脾、肾关系密切,属本虚标实之证。起病在2~12岁之间,病程持续时间长,可自行缓解或加重。无季节性,男孩发病率较女孩约高3倍,西医虽临床疗效可,但因长期疗效安全性不确定,常使患儿难以坚持治疗。

由于小儿心理方面发育未全,对事物认知和自我情绪控制较差,尤其是向抽动症这类病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服药往往会给宝爸宝妈们带来很大困扰,而外治法却是一种更易为小儿患者接受的方法。其优点在于副作用较小,使用简便,易于掌握,既可单独外用,亦可结合内治法配合应用,因此,历来为儿科医家推崇。

外治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外治法是相对于内治法而言,是除了运用口服药物以外治疗疾病的方法。外治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自古就有“良医不废外治”之说。

中医学对于小儿外治法的认识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古今众多医家对应用外治法治疗小儿常见病的特点和处方用药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和阐释,为后世小儿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尤其是近十年来国内儿科医家,在继承发扬传统剂型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中医儿科外治法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多种给药途径和有效药物,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外治法。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上应用的外治法有针刺、耳穴、推拿、穴位注射、灸法、走拔罐法,其中耳穴在临床文献报道中疗效显著,操作方便简单,易为患儿接受,且无毒副反应,安全有效,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耳穴疗法:耳穴疗法以中医传统的医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刺激耳廓上相应的穴位防治疾病的方法,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听觉器官,“耳者,宗筋之所聚也”,经络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十二经都直接或间接入耳,耳通过经络与人体脏腑和各个部位相联系,内络五脏六腑、外联四肢百骸、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厘正按摩要术》其云:“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耳与脏腑生理病理有密切关系,是机体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不仅存在相关性而且还具有特异性,通过中药的生物活性与经穴的放大效应和经穴传导感应,按藏象辨证和相应部位取穴,用王不留行籽按压耳穴相应的点,从而增强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心可调节心肾,配合缘中、神门醒脑开窍,脾胃点健脾和胃,助运,肝点,平肝熄风。每日多次按压,可调节机体内五脏功能平衡对机体形成一种良性刺激,疏通经络,宣导气血,达到安神熄风化痰、健脾和胃、醒脑开窍的治疗作用。

耳穴贴压方法:取0.5×0.5(平方厘米)的胶布,将光滑饱满之王不留行籽贴于胶布上,用血管钳送至相应的穴位,贴紧后加压力,让患者感到局部有酸、麻、胀、痛或发热感。每次贴双侧耳穴,按压5-6次/日,3日1换。

随着中医对小儿抽动症认识的逐渐深入,尤其是中医外治法耳穴贴压的应用,为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治疗时间,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以给宝爸宝妈们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