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构建全方位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6
/ 2

银行构建全方位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巴红杰

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1

摘要:新市民对现代化城市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银行构建全方位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不仅能满足新市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需求,还能有效促进区域金融发展,进而提高社会效益和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市民;银行金融;服务体系;战略措施

1引言

自“十四五”开局之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曾多次提到“新市民”,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着力解决好新市民的住房问题、子女教育入学问题、就业问题以及医疗问题等。截至2022年,新市民这一群体已发展到2.96亿人,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比超过20%。当前我国新市民具有流动性强、收入低、存款少、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他们普遍从事着零售、蓝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工作。新市民具有非常强的成长性、发展性以及创新性,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建设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在就业、住房、养老等重点领域,他们正面临着均等化不足、匹配性不足等金融服务需求痛点,各大银行需要抓住这一机遇,为庞大的新市民群体构建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帮助他们疏通堵点和痛点,为城市经济发展增添动力[1]

2银行构建全方位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推进背景下,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因为就业创业、子女就学等原因转入城镇生活,融入当地成为新市民。新市民不仅成为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还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现阶段城市的金融服务还不能满足新市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银行构建全方位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正当其时。这样不仅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满足新市民对城市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还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2]。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银行需要高效发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作用,通过建立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帮助新市民疏通金融服务中的堵点,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归属感、安全感。

3 新市民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痛点

3.1新市民信用风险成本高

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已不能较好兼容新市民当前的特点和需求,鉴于新市民信用风险成本高,导致银行在建立全方位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过程中频遇困境。首先这个群体多数属于灵活就业,在城市居住时间较短且缺少如车辆、房产等有效抵押物,长以此往他们会被排除在城市主流金融服务体系外,导致自身的征信信息不完善[3]。其次,部分新市民在城市无固定工作和收入证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暂未建立,与城市社会网络缺乏有效连接,致使他们的征信信息出现空白现象。最后,他们的金融消费需求多以消费为主,风险识别力不足、金融素养能力低导致金融服务需求满足难。因此,出于征信信息不完善、风险成本高的考虑,许多银行不敢冒风险为他们提供“性价比”较高的金融服务。

3.2金融服务新市民精准度不高

新市民金融需求整体上呈现很大的差异性,呈现小额、高频、短融等特征,因此在提供金融服务实际过程中,“新市民”的身份不易识别,导致金融机构服务对接的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4]。在市场化条件下,新市民金融需求差异化十分明显,如创业人员、新就业青年、快递服务人员、建筑人员 、家政人员等人群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同一群体在不同城市的需求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若金融服务新市民精准度不高,那么银行对新市民群体金融服务的动力自然就显得不足。此外,绝大多数银行保险机构在产品研发和拓展业务过程中均尚未明晰“新市民”概念,内部系统也未对“新市民”进行标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对新市民金融服务业务的开展。

4银行构建全方位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的战略措施

4.1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

一要加强工作部署,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持续深入新市民群体,更加精准把握新市民金融需求,同时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要结合各地情况,细分客户、细分市场,提升服务精准性。二要建立新市民信用体系。各级政府、银保监会、人民银行通力合作,在不侵犯新市民隐私、维护新市民正当权益等合法、合规前提下,建立健全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及线上线下平台和各项功能系统。三要建立新市民金融服务公开机制。由政府牵头出台新市民金融服务一览表,并要求各银行主动向政府备案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向新市民提供动态金融服务和理财产品展示,便于他们同等享受城市主流金融服务体系的各种待遇。例如,北京农商银行立足实际,成立新市民服务工作专班,不断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新市民群体更好地参与城乡融合发展。在全市布设各类物理服务渠道超2600家,其中京郊地区占比88%,包含了1953家乡村便利店和助农取款点。同时,将基础金融服务覆盖所有乡镇,并成为首个在46个乡镇、115个行政村建立营业网点的金融机构,全面提升了新市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

4.2落实各项金融服务政策,助力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新市民金融服务,对进一步恢复消费动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各银行需要落实各项金融服务政策,加大对新市民的金融供给,搭建多元化、特色化的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主动扛起行业责任和担当,全面助力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提质增效,并为新市民的城市新生活注入新动能。例如,光大银行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新市民持续健全金融服务,并结合当地新市民发展需求,出台24条惠民生、保民利举措,为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养老、消费贷款等10个方面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光大银行还聚焦特色行业,积极发展场景金融服务,如针对烟草行业、家政行业、农产养殖行业、鲜花行业等行业提供“烟商贷”“家政贷”“鲜花贷”等特色信贷项目,为新市民就业创业融资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产品。此外,为了满足新市民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选择,光大银行为新市民推出了专项“财富钱包”和“缴费钱包”电子账户服务,为新市民金融服务场景提供了更加便利、高效的金融功能。

4.3加强金融服务,增强新市民城市归属感和安全感

3亿新市民不仅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还是未来银行金融市场的主攻方向。金融行业要整合各类资源,善于利用数字化技术精准把握新市民的金融需求,向新市民提供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进而为疏通新市民在城市就业创业、住房、医疗等重点领域的难点提供有力支撑,有效促进新市民在城市生产生活的幸福感和归属感[5]。例如,建行福建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到,区域内的新市民创业者大多活跃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等领域,具有明显的收单行为特征,并且广大小微商户二维码、刷卡等收单机构较多,经营数据分散,大数据画像较难。于是分行综合行内外收单数据,为区域内的新市民创业者推出专项信用贷款“商户云贷”,不仅契合了新市民“小额、高频、短融”的金融服务需求,还累计为近3万户小微商户提供授信金额超百亿元。同时,沙县农商行还通过远程调查、电子签约,借助沙县小吃数智化平台精准画像配套创建的“新市民远程金融服务中心”,为新市民创业人员累计办理“小吃贷”近1000笔,金额近1.6亿元。

4.4多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满足新市民多元化的城市需求

 一要组织多样化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各银行要始终秉持“金融为民,教育优先”理念,深入社区、工厂、园区对新市民定期开展线上线下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新市民金融核心素养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进而为城市营造健康和谐的金融安全消费环境氛围。二要贯彻落实金融各项服务。各银行可以根据不同新市民的消费情况、还款能力等情况,以及对金融服务的实际需求,为新市民量身定制覆盖其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全流程服务,并提供精准化、全方位的定点金融产品服务。三要优化服务通道。在新市民集中活动区域,为其增设专项金融服务窗口,指派服务专员为新市民客户提供专项金融业务办理,实现新市民相关业务“一起办”、“马上办”的目标。此外,银行内部系统也要对“新市民”进行标识,精准满足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例如,为进一步引导新市民守住自身的“钱袋子”,共同守护美好生活,工行南昌分行组织了85名志愿者先后响应地方政府号召、配合当地监管机构、联合当地社区,参加了“南昌国际龙舟赛志愿服务”“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信守一生、幸福一生”的金融知识宣教活动和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新市民的金融素养、增强了新市民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结语:

简言之,银行要把构建全方位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放在核心位置,在对新市民进行金融服务过程中,不仅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还要因地制宜不断加强新市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纾解他们在金融服务方面的痛点和堵点。

参考文献

[1]张春子. 银行构建全方位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J]. 银行家,2023(3):38-41. 

[2]马维华,姜金会,俱翠,等. 金融服务"新市民"研究[J]. 西部金融,2023(3):64-68.

[3]工商银行面向新市民推出“1+3+X”专属金融服务体系[J].中国金融电脑,2022,(第6期).

[4]王金瑞.聚焦多元化融资主体 打造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农业银行出台金融服务方案支持“新基建”加快发展[J].金融理财,2020,(第5期).

[5]上海农商银行发布“鑫动能2.0”方案 全面升级科创金融服务体系[J].中国金融电脑,2021,(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