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沈洁

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中心卫生院  401338

摘要:目的:探讨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临床护理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22年6月-2023年6月接收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n=75)和研究组(n=7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及不良情况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不良情况发生更少(P<0.05)。结论: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成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保护;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作为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情况具有直接影响[1]。在呼吸内科中,由于患者多是由细菌感染而发生呼吸道疾病,而细菌本身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而呼吸内科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较多,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的影响,这不仅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较大风险,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通过对患者及护理人员采取必要的临床保护措施,能够在有效保障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基于此,本文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50例呼吸内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分析此种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收治的150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患者。

常规组:男女比例38:37,年龄33-86岁,平均年龄(55.17±4.73)岁;观察组:男女比例40:35,年龄31-88岁,平均年龄(56.14±4.8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均行呼吸内科诊断;(2)患者临床资料完善;(3)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且同意加入。

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障碍及癫痫患者;(2)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3)合并肝肾心脏肺器官功能不全患者。

1.2方法

普通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提供用药指导、定期对患者病房进行消毒、做好房间通风工作等。

研究组在普通组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保护,主要包括:

(1)在日常工作中重点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能力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提升其为患者服务的能力,并在治疗期间保护自身健康安全。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最新护理知识和技能,努力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并在结束培训后组织培训考核,考察护理人员培训的效果,并将考核情况纳入到绩效综合评定中。

(2)加强临床医疗器械管理力度:由于呼吸内科涉及到的医疗器械种类繁多,因此护理人员需根据相关标准将所有器械进行分类处理、安全收集并妥善保管,对于一些医疗废弃物需及时予以安全规范处理,避免被划伤或针刺伤[2]

(3)完善自身保护措施:临床中应要求所有护理人员正确规范佩戴口罩,减少空气飞沫传播的风险,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规范的洗手操作,接触患者后及时洗手消毒,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或接触患者体液前需佩戴手套。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对医院环境、就医秩序、护理技术、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每项指标满分5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满意程度越高。

对比两组工作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感染、磕碰伤、针刺伤、误吸呛咳、坠床。总发生率=(总人数-未发生不良事件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抢救指标)使用(±s)表示,行x2检验;计数数据(护理满意度)使用例数(%)表示,行t检验。如差异P<0.05,则证明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程度

研究组患者对就医秩序、医院环境、护理技术以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差异显著(P<0.05)。

1.满意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医院环境(分)

就医秩序(

护理技术(

服务态度(

普通组

75

34.33±2.13

33.37±3.12

35.21±2.11

35.35±3.14

研究组

75

43.56±2.25

42.12±3.25

44.47±2.18

46.71±2.08

t

25.7994

16.8199

26.4326

26.1203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33%,低于普通组,差异显著(P<0.05)。

2.不良事件比较n,%

组别

例数

感染

磕碰伤

针刺伤

误吸呛咳

坠床

总发生率(%

普通组

75

5

3

4

2

1

15(20.00%)

研究组

75

2

1

1

0

0

4(5.33%)

t

7.2921

p

0.0069

3讨论

呼吸内科在医院中主要负责对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肺栓塞、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病因复杂、传染性强等特点,且不存在特定发病年龄和群体,患者数量多、个体差异性较大,给呼吸内科进行护理管理带来了较多困难。尽管护理人员会对患者病房进行定期消毒和通风,但由于细菌感染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能力较强、患者数量较多等原因,极易导致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不利于患者的顺利康复

[3]。同时,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期间会不可避免的与患者进行长期接触,并会因各种工作原因接触到患者的体液或伤口,这也增加了护理人员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严重威胁护理人员人身健康。

临床护理保护是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方式,在护理内科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在实际工作情况的基础上从多方面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护理管理,提升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效果。同时,临床护理保护通过对护理过程和环节进行优化,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和医疗器械的管理手段,使护理人员提升自身防护意识和能力,避免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发生针刺伤等意外事故,造成感染。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总体满意程度更高、不良事件发生更少(P<0.05)。说明通过采取临床护理保护手段,护理人员临海能够保护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并且可以规范就诊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护理操作技术,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保护实际应用效果十分突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秋华.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4):0095-0098.

[2]盛晓,臧日静,杨新秀.试论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4):0136-0138.

[3]李阳阳,毕建伟.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8):011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