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策略探讨

邓剑锋

广东省东莞市

摘要:伴随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于城市内部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作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市政设施,其在整个现代化城市的运营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此,建设企业需协同政府部门,结合市政道路工程中各环节的施工要点,对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地优化与改进,以此来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能够按期、按质完成工程建设目标。

关键词:道路工程;建设管理

1 市政道路工程概述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是我国市政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城市规划中为人们提供便捷交通的基础设施。市政道路施工大致包括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具体可结合实际情况择优选择。

2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点问题

2.1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大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市政工程大多是在城市交通上所开展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保障交通的顺畅,因此通常情况下会存在工期短、任务重的显著特征,这便会增加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难度。其次,由于市政道路工程通常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作业面狭窄且车与人流很难控制,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管理难度。最后,由于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所处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通道的立体分布,以及城市内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也使得市政道路工程的复杂性显著加强,管理难度大幅度增加。

2.2 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客观来说,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在施工时,会涉及很多复杂的施工环节,同时也极易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作业难以顺利开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地下管线。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所处区域的地下管线通常比较复杂,若施工企业未提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勘察作业,则极易对地下管线造成损害而引发安全隐患。其次是恶劣天气。诸如暴雨、暴雪类突发性恶劣天气会导致施工作业被迫停滞,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到的问题,并针对突发性恶劣天气对工程进度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能够按期完成。最后是地下水位。市政道路施工企业在开展雨水、污水排水工程的施工作业时,若遇到施工现场地下水位偏高且土质较差的情况时,可通过井点或深井降水的方式,将地下水位下降至符合市政道路施工的标准,再组织施工团队开挖沟槽,以此来保证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针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建设企业需提前进行充分的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和应对措施,以此来降低不确定因素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2]。

3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的策略

3.1 完善工程设计管理首先是实地勘测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技术人员需要深入到市政道路规划路线的实际建设环境中,对项目施工现场展开实地勘测,并记录相关数据信息,除对市政道路的地形、条件作出系统的分析研究之外,还必须综合、全面地考察市政道路的交通流量,并以此为依据对市政道路的荷载量作出科学设计。其次是道路线形设计。目前比较常见的道路线形设计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直线段的市政道路线形设计。市政道路若采用直线路段的设计,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驾驶疲劳的概率,继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对此,建设企业应当合理设计市政道路中的直线路段,通过平曲线等道路线形进行过渡,以此来凸显出市政道路线设计的人性化特征,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降低市政道路对周围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结合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设企业将直线段的设计长度控制在设计车速的20倍范围内最为理想[3]。二是平曲线段的市政道路线形设计。设计人员在设计平曲线段路线时可以结合市政道路所处地区的地形与地物的实际变化情况来合理地调整平曲线路段的方向,以此来显著提升市政道路设计的通畅性和连续性。设计人员需合理地将平曲线设计作为市政道路中直线路段转向的过渡段,从而使得司乘人员能够安全地驶过平曲线路段。

3.2 做好市政道路施工前期准备

做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对于提高市政公路工程建设质量而言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有效规避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及其管理工作中可能会发生的资源浪费、施工安全隐患、施工组织矛盾问题。对此,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企业在施工作业之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首先,做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现场准备工作。一方面,控制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的交通。为避免施工路段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建设企业需结合所处路段以往的交通流量,科学制定路网疏导方案。例如,建设企业可以采用两级交通路网疏导的方式来降低交通堵塞的概率,其中一级路网为快速跨区疏导,利用主干道进行车辆分流。二级路网为片区微循环疏导,利用微循环道路来进行车辆分流。做好路网疏导工作可以为市政道路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减轻施工路段的交通压力。针对作业面狭窄的问题,建设企业需协调好材料的周转和堆放以及机械设备的布置和使用,以此来缓解施工作业面过于狭窄的压力。同时还可以成立交通疏解管理小组来加强对施工路段人流的控制力度[5]。另一方面,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所涉及的用水和用电均需由建设企业的专项管理人员与当地负责人进行联系,并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就近提供电源和水源,沿着修建线路布设供水线路与供电线路,以便连通各施工作业点。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在市政道路项目施工现场配备发电机组,以此来应对用电高峰期时突然断电的情况,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3.3 提高市政道路建设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首先,合理运用施工机械设备,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市政道路工程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还可显著提高道路施工作业的效率。对此建设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建设企业可定期检查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是否能达到使用标准。若机械设备出现老化或损坏等问题,管理人员需对其出现问题的设备配件进行及时更换或维修,减少设备故障问题。另一方面,建设企业还应做好技术人员对先进机械设备的用前培训,以此来提高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的应用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建设企业还需要确立安全管理标准与评估规范,健全评估机制,并以此为依据对现场施工情况及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相关主管部门需按照相关政府部门所颁布的各项政策来制定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手册,并逐步完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实施职责划分制度,使建设企业能够认清自身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所应承担的安全责任,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后,建筑企业还应做好对施工现场可能遇到的危险源的管理工作,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所有参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都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以此来有效减少易燃易爆炸材料或高空抛物对施工人员所造成的伤害。第二,施工人员在开展脚手架搭拆作业时,应严格按照规定将脚手架的架体与建筑物进行拉结,并在规定位置设置安全网[8]。

4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仅施工管理难度大,且极易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安全事故或者导致工期延误。对此建设企业需积极完善工程设计管理,做好市政道路施工前期准备,提高市政道路建设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以此来为我国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添加助力,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俊冲,李莹.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的管理要点分析[J].河南建材,2020,9:61-62.

[2] 朱江.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6:254+258.

[3] 肖必果.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策略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1637.

[4] 王伟.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3:250-251.

[5] 许威.新形势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3):218.

[6] 梅建令.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J].科技风,2020,32:108-109.

[7] 周旭华.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施工监理中的安全管理要点[J].建筑与装饰,2020,29:129.

[8] 杨素广.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探析[J].中华建设,2020,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