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与地下结构抗震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7
/ 2

结构抗震与地下结构抗震探析

陈顺泉

44130219790626201X,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516000

摘要:为保证生命财产安全,地下建筑的抗震韧性要求不仅要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还要使建筑物在地震后迅速恢复正常使用功能,使其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由于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建筑工程建设之前,科学专业的抗震结构设计已成为全面保障建筑安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结构抗震;地下结构抗震;技术分析

引言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改善结构抗震和地下结构抗震已成为世界上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地震抗震的内容、现状研究方法、地下抗震方法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抗震强度评价的经典模式和现行评价标准。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内容

1.1调查施工现场

抗震设计是保证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前期工作中,设计师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并做好现场调查和记录。现场勘察获得的数据可作为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参考。其次,要加强对建筑工地周围环境的分析研究,找出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并进行相应的预防。最终,通过现场调查,设计者可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抗震设计,以降低周围环境的安全风险,确保施工安全。

1.2优化建筑布局

加强建筑布局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可有效防止地震时建筑物倒塌,危及居民人身财产安全,提高建筑物安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设计的不科学往往会对建筑产生影响。因此,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保证建筑布局的平衡和完整性,尽量避免使用不规则形状的建筑,达到美观独特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设计。此外,在制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建筑工程应选择适合建筑布局的建筑材料。

1.3选择合适的抗震系统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以提高其安全性。因此,在工程实践中,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必须选择合适的抗震系统。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应仔细分析和比较施工现场,并结合相关参数,以便在众多抗震系统中选择最合适的抗震系统。在建筑设计初期,根据现场调查数据,找出满足当前施工工程需要的最佳施工现场。

地下结构抗震简化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2.1地震系数法

上个世纪以前,提出了基本的地震系数法,但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因为它不熟悉地下结构的动态反应规律。以中国铁路隧道为例,其设计方法大多采用地震系数法。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中国许多隧道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可以看出,目前采用的地震系数方法并不完善。

2.2自由场变形法

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地下建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外国学者普遍认为,地下建筑的地震作用主要来自地表,而不是地震因子法所描述的惯性力。外国学者提出了一种叫做自由场变形的新理论。虽然该方法优于传统的地震系统方法,但地下结构在地震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仍然被忽视。

2.3反应位移法

由于地震时地下结构与土壤结构的振动规律差异很大,地震时机械结构与周围土壤的运动频率一致,相关专家提出了反应位移的方法。专家建议监测这种地震方法。地震期间,地下结构与地震期间的直肠结构有很大区别。反应位移法比其他方法更科学。同时,外国学者也同意使用反应位移法作为计算地震系数法的补充

3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

3.1增加抗震防线

在增加多道防震防线的同时,使用弹性强的部件。通常,建筑工地会受到地震的影响。一般建筑物遭受强烈地震后,其稳定性会显著降低。一旦建筑物失去弹性,它们就无法抵抗余震。地震发生后,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措施,提高建筑物对建筑构件的抗震性能。

3.2检查建筑结构的抗震功能是否正常

由于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不同,地震中的破坏也不同。这就要求设计单位及时提交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抗震性能检测。在此期间,专业验收人员应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同时,专业工程验收人员还应使用专业技术和检测手段进行危险调查,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确保居民的生活质量

3.3利用辅助部件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充分了解其结构的特点,合理使用辅助构件,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仍具有抗震性能。除主要构件外,其它辅助构件还能起到抗震作用,从而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有必要分析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此外,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设计师还应检查各部件的抗震性能。在此期间,设计师应重点检查辅助构件是否能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如果在测试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辅助设备的使用,以确保生活安全。

4地下结构抗震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

4.1隧道建设

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隧道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面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为了减少其潜在的安全隐患,加强结构的抗震设计。即使在施工过程中,隧道也处于地表。由于隧道工程与山区和地面相连,地震发生时,周围的山区和地面仍将保持相同的运动频率,因此地下结构抗震技术必须在地下隧道施工中使用

4.2修建地铁

众所周知,地铁通常建在地下,这意味着有关部门应该为地铁的运行挖掘隧道。地震发生时,地下结构和周围土壤的运动规律不会被地下覆盖。了解这一运动规律,就可以合理修建地铁,避免地震引起的隧道坍塌。同时,由于地铁工程隧道长度较大,地下结构的防震技术必须采用,以减少地震和隧道的损坏。此外,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长度和弯道的存在,隧道的运行规律与其他施工路段不同。

4.3海底隧道建设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力日益饱和,人们开始在海底挖掘隧道。由于频繁的地震,海底隧道改变了海洋的运动规律,因此在建造海底隧道时应考虑其抗震性能。这就要求地下工程的抗震技术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得到重视,以保证隧道的安全稳定。同时,由于海底隧道在地震作用下需要地震和海水冲刷,其安全性也相对较差。因此,建议在隧道工程中应用地下结构的抗震技术进行科学分析,以达到合理的耐磨性和抗震性,确保工程勘察的安全。由于海底隧道一旦发生故障,海底隧道内的交通工具及相关建筑物无法保证,可能造成很大损坏,因此应适当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等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经过多年的变化,地下建筑的抗震技术逐渐成熟,成为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新挑战。自然灾害发生时,由于科技水平低,生产能力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地下建筑的抗震技术需要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兴,陈苏,杜修力,路德春,戚承志.城市地下结构抗震研究进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6,36(01):1-23.

[2]刘晶波,王文晖,赵冬冬,张小波.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整体式反应位移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08):1618-1624.

[3]刘晶波,王文晖,赵冬冬.地下结构横截面抗震设计分析方法综述[J].施工技术,2010,39(06):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