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事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关于加强事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刘守奇 

绥化市北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 绥化152000

摘要:档案是一种社会共有的资产,档案管理是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和个人共同承担的任务,其目的就是要以不同的手段,对整个社会的档案按特定的层级和种类,实行统一管理,形成一个具有社会性的、开放性的管理系统。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看到了许多文献资料的“多存少用”、“存取环境恶劣”、“查询效率低下”、“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而实现事业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则是事业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论述了建立电子政务的必然性及应采取的措施,以期为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帮助,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档案信息化概述与特征

(一)档案信息化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档案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它旨在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使得档案的实物性、可视性、可操控性、可持续性得到有效的支持,使得档案的收集、整合、分析、查询、查验等工作更加便捷高效。以往,在传统的档案处理方式中,大多是以纸本档案为主,这样,档案的归档与整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下,而且档案资料的处理,很容易出现错误,有时会出现遗失、损坏等现象,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这样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的要求。通过对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事业单位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的设想。

(二)档案信息化的特征

事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要突破传统的档案工作模式,实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和多元化。在档案的日常管理中,通过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和数据库,加强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使其成为档案管理的重要形式。此外,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更多的特点和优势,例如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便于档案资料的检索,对实物资料进行有效的保护等。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

(一)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国家档案局大力推进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当今社会,电脑管理已被普遍应用于各大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各种经营活动中,电子档案以其快捷的办事效率和传输效率,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纸张档案,所以,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做好档案工作的一项关键内容。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对人才的利用也不断增加,人员的流动性不断加大,档案材料的数量与类型不断增加,所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管理,就成了档案工作的一个主要方向与途径。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档案工作的开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档案信息化是全面提升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在全球的信息时代,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的信息化,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传统的档案处理中,档案往往以纸张为媒介,纸张极易损坏、遗失,且不便于传送、随身携带。随着我国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各类信息资源由原来的物理形态转变为电子数据、磁性数据。这样,利用和传送的效率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我国的档案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为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档案信息化是人事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步骤。档案材料不仅仅可以提供有关干部的基础数据,更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他们的职责、专长、技术、素质的宝贵参照,它们不仅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他们的详细信息,更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份完整的、准确的、可靠的评估体系,以便更好地评价、识别、培养优秀的干部。鉴于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及政府机构的变革,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政府机构的工资福利水平,以及如何将政府机构的工资福利数据转换为实际的工资福利,以便于政府机构能够有效利用这些数据,从而促进政府机构的工资福利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问题。

三、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路分析

(一)转变观念,加强领导是搞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档案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牵扯到多个部门,多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在机构、人员等各个层面都要通力合作,通力合作。因此,从加强领导,优化管理入手,构建健全的干部档案管理制度,领导要树立榜样,不断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向信息技术靠拢,加快了干部档案的信息化速度,把档案管理提上领导日程,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法制管理的正轨,为实现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科学高效的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数据库,数据库是一个系统数据的集中,其中既包括了档案自身的数据信息,又包括了在管理中新产生的信息,所以,在数据库的设计中,要确保在管理中所牵涉到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本着使用方便、管理严谨的原则,防止信息化管理出现漏洞。同时,还建立了一个档案信息网络管理体系,按照管理权限,建立了一个在领导和相关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网络管理体系,从而达到对档案进行网上管理,达到信息的共享。在使用上,根据不同的用户,通过密码和身份认证,能够将所需的资料及时地传递给其工作人员,从而能够迅速、精确地获取有关干部的基本资料等全方位的资料。从过去单纯依靠纸面上的、静态的了解,到现在的“被动”的服务,从“被动”变成积极的“主动”。

(三)积极探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新机制。通过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协同协作,实现档案馆的微型化,扫描化,微机化,建设电子信息体系。注重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原有的干部管理资料库的作用,将其中的干部信息录入管理软件,以更新产生的材料为基础,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中的干部信息,为干部信息的查询与应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实现了档案材料由传统的纸制向电子化的转变,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了对干部的现代管理。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整合资源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把握住信息化的脉搏,充分利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不断推动档案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实效性,努力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让它们能够更加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档案的可持续、可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生.刍议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人才建设作用[J].中外企业家,2020,0(16):127-127.

[2]冯凯.事业单位编制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8,0(4):49-50.

[3]徐振业.浅谈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尝试[J].办公室业务,2017,0(4):147-147.

[4]袁玲.事业单位新聘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9,0(16):11-13.

[5]陈小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与改善策略探析[J].办公室业务,2020,0(6):160-160.

[6]于皓.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策略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0,0(8):84-84.

[7]张祖娟.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建议[J].办公室业务,2020,0(8):17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