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天然气上游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2

关于中国天然气上游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杜伟婧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华北天然气销售中心   天津市   30045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特点和战略任务,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地了解我国天然气高质量发展的状况、程度和趋势,准确地评估天然气发展的水平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而为我国提供精准有效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中国天然气高质量发展;勘探开发

1.我国天然气产业具备健康快速发展基础条件

1.1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初见成效

从2018年7月开始,习近平同志关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国务院相关部门已做了深入研究,多次召开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推进会,深入多个地区进行调研,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切实有效的部署;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几大石油企业制定和实施了《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行动方案》,贯彻落实“加大投入,扩大资源,提高产量”的要求。2018年时,全国油气勘探开发投资2668亿元。其中,勘探投资637亿元;开发投资2031亿元。生产的原油1988万吨;生产天然气1590亿立方米。据中石油经济研究院预计, 2023年, 国内上游企业将积极增储上产, 预计全年天然气产量达到2346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5.4%, 国产气在天然气资源供应中占比达到59.7%, 较2022年上升0.2个百分点。

1.2进口资源大幅上升,有效弥补了国内资源不足

2018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为9039万吨(1276亿立方米),其中520.9亿立方米(管道气)和755.1亿立方米(LNG)。除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企业,新疆广汇,广东九丰,新奥舟山等民营企业,进口资源也有了明显增长。2018年起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 2021年我国反超日本、 跃居世界第一大LNG进口国。  多年来, 我国天然气进口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 2018-2022年连续5年均超过40%。 2021年进口天然气1627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9.9%; 管道气进口量532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22.9%, 2022年达到584亿立方米, 增长9.8%; 2021年LNG进口量1095亿立方米, 同比增长18.3%, 2022年受价格影响, 我国LNG进口量下滑14.9%。

1.3天然气管网进一步完善,储运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8年时,管道总长760千米,一级管道容量3200亿立方米。在全国范围内,以“网络连接”“储气调峰”为主要目标,针对某些能源在全国范围内的调峰“瓶颈”问题,先后实施了10个重大工程,包括:中卫—贵阳管道连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广西—中缅管道连接;广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西线“联接”;“中海油”(天津)、“深圳”(广西)、“中石化”(广西)三座LNG接收点与主干管线相连,实现了3座“每天3000万吨”的跨地区LNG接收点的弹性调配,使我国LNG接收点年处理量达到了9000万吨。在冬季保供的过程中,对基础设施资源进行了有效地使用,从而显著提高了冬季高峰期的调峰保供能力。

2.中国天然气上游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战略机遇

2.1政策持续推进天然气产业较快发展

随着我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的颁布,我国提出了将天然气作为主要的洁净能源的发展方向,并加速了其开发和应用的速度。以《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依据,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措施,建立起了一个整体的体系和制度体系;为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收入的工作,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矿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通知》为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平稳的、统一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体系和体系;同时,也为促进国家油气资源的和谐与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按照《关于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通知》《关于加快天然气储备设施建设,完善天然气储备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对地方政府、城镇燃气公司、供气公司等实施了住房和非住房用气门站的价格“并轨”,制定了住房和非住房用气门站的销售定额;这一问题在《关于规范城镇燃气工程安装收费的指导意见》中做了更多的阐述。

2.2天然气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

关于中下游的勘探与开采,我们应加速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大力推行“以市场为主”和“以工程为主”相分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其的监督管理,营造一个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石油资源开采和开采市场。对外资开采许可证进行公开,将“石油和天然气(不含煤层气、油页岩、油砂、页岩气等)有限勘探开发向合资合作”的负面清单,并对外资进行投资,以促进页岩气设备的生产。对于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等非传统天然气,应设立可更新能源资金。

在中游管网运输方面,推动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以国有资本和多元化投资主体为主导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网络公司,将管道运输和销售分开,对石油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公平开放进行规范,营造出一种有效的资源市场竞争环境;

从市场的观点出发,应建立一个多层次、市场化运行的应急调度体系。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废除"50多万人的大城市燃气、供热管线需由中外合资的限制,并让外资企业在小城镇燃气服务项目上拥有控股或独资。鼓励外商对天然气发电领域进行投资,具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在重要负荷中心,气源有保证的地区,建设、经营天然气调峰电站、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参加燃气发电与可再生发电互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建设、经营使用天然气、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区域供能(冷、热)项目等。

3.中国天然气上游高质量发展展望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在国家能源安全的新战略上,预测到2035年,我国的天然气工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其消费量将达到620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是当之无愧的主要能源。随着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平衡地扩大了进口渠道,并逐渐建立起国内稳定、国外多样化的供应体系,保证了供应安全。在2035-2050年间,随着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及储能技术的新突破,天然气工业将会迎来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随着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日益完善,气电的调峰效应日益凸显,预计2050年,我国的天然气消耗量将达7000亿立方米。

结语

总而言之,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和变革,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既给天然气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按照国家把燃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来发展的要求,到2035年,燃气消费量约为620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重约为15%。必须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在产供储销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通过制定更为合理的气价结构,实施积极的扶持政策,健全产业管理运营体制等一系列举措,着力推进天然气资源的多样化供应,输气配气互联互通,储气调峰能力上产,以及终端消费市场的管理,多措并举,促进天然气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6.

[2]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R].2019.

[3]黄维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与西部能源大通道建设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