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双向衔接的视角转换与实践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幼小双向衔接的视角转换与实践策略

李艳琴

(甘肃省会宁县第六幼儿园   甘肃会宁   73079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高,幼小双向衔接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儿童的视角对于幼小双向衔接的推进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进一步完善幼小双向衔接机制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建立起更加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可以及时有效地交流信息。此外,还需要建立起幼小教师之间的良好合作机制,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本文将针对幼小双向衔接的视角转换与实践策略展开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小;双向衔接;视角;转换;

前言:幼小双向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和衔接过程。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幼儿园和小学往往被视为两个独立的阶段,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过渡措施。然而,幼小双向衔接的视角转换是十分必要的。在推行幼小双向衔接的视角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只有通过有效的幼小衔接措施和视角转换,才能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幼小双向衔接的视角转换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的平稳过渡

幼小双向衔接的视角转换可以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平稳过渡。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方式存在差异,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时往往面临适应和调整的挑战。通过视角转换,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面临的转变和挑战,提供恰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1]

(二)保持学习动力和连续性

幼小双向衔接的视角转换可以帮助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连续性。在传统的幼儿园和小学分离的模式中,学生往往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程中面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断层。通过视角转换,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确保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学习连续性,减少学生因转变而产生的学习压力和困惑。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幼小双向衔接的视角转换可以更好地关注和应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在学习和发展方面都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通过视角转换,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和措施。这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学习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拓宽教育的整体发展

幼小双向衔接的视角转换可以促进教育的整体发展。幼儿园和小学作为教育的连续阶段,应当形成衔接和互补的关系。通过视角转换,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和小学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提倡教育的连续性和一体化发展。这有助于促进教育体制的创新和改革,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儿童视角下幼小双向衔接的推进策略

(一)进一步完善幼小双向衔接机制

幼小双向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为孩子们的平稳过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然而,在幼小双向衔接机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这一机制,以使幼儿园和小学更好地协同合作,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教师应该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是孩子们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环境的转变,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和焦虑。为此相关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来缓解他们的情感压力。比如,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建立有联系的教师团队,让孩子们能够在早期就认识到小学的老师,并逐渐熟悉新的学习环境。组织一些过渡活动,如亲子活动和社区参观,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对小学的自信和兴趣。其次,注重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方法和课程安排存在差异,孩子们可能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教师可以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孩子们的学习进展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引导孩子们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2]

(二)加强幼小双向衔接教师的专业培训

     儿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幼小双向衔接。这个过程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了加强幼小双向衔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加强幼小双向衔接教师的专业培训可以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幼儿时期的学习方式与小学阶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幼儿喜欢通过玩耍和动手实践来学习,而小学阶段则更加侧重于知识的学习和系统化的教学。只有通过专业培训,教师才能深入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需求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在幼儿园和小学时期的学习。其次,专业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幼小双向衔接教育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过渡课程和教学活动,以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的学习。教师需要具备科学的课程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来设计课程内容[3]。教师还需要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方法。通过专业培训,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选取适宜的课程

   幼小双向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连续性非常重要。儿童视角下的幼小双向衔接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选取适宜的课程内容。首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得到平稳过渡和连贯性发展。幼儿时期是儿童最敏感、最易受影响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在不断发展和塑造中。因此,幼小双向衔接应该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为他们提供顺应性强的学习环境和课程内容。其次,选取适宜的课程内容是幼小双向衔接的关键。幼儿园的教育注重融入性、游戏性和情感性,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而小学教育则更加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学习。为了使幼小双向衔接更加顺畅,幼儿园和小学应该共同协商并确定课程内容的衔接点。儿童在过渡期间可以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逐渐适应学科学习,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家园合作,增强幼小双向衔接时效性

    幼小双向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旨在促进儿童的平稳过渡,确保他们在小学阶段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幼小双向衔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幼小双向衔接,儿童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存在差异,儿童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幼小双向衔接能够提前让儿童了解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让他们有机会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这样,当他们进入小学后,就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要求,更轻松地融入新的班集体。其次,幼小双向衔接还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习连贯性和发展连续性。儿童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幼小双向衔接可以使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相衔接,确保学习的连贯性。这样一来,儿童学习的过程就不会被打断,他们可以在小学继续发展和巩固在幼儿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要做好幼小双向衔接,家园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通过有效的家园合作,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家长可以与教师密切合作,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问题和困难,并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幼儿园和小学也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更好地配合家庭教育。

结语:总之,幼小双向衔接在儿童视角下的推进策略需要进一步完善幼小双向衔接机制。教师是教育中的关键角色,他们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幼小双向衔接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幼小双向衔接意识。同时加强幼小双向衔接教师的专业培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选取适宜的课程,并增强家园合作,增强幼小双向衔接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曹楠. 协同学理论视角下幼小双向衔接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 秦智,2023,(06):127-129.

[2]陈萱. “双向衔接”视角下幼小衔接工作的优化策略[J]. 亚太教育,2022,(16):163-166.

[3]宋烁琪,刘丽伟. “儿童的视角”下幼儿与小学生的衔接困境和需求分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22,(0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