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实验室现状与质量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8
/ 2

食品检测实验室现状与质量控制分析

贾健

邹平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256200

摘要:食品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食品检测能确保食品达到国家标准,提高消费者信心,推动产业发展。因此,进一步提高食品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及质控能力是现阶段相关机构关注的重点。本文简要阐述了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核心作用,分析了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食品检测;实验室现状;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和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检测技术正向快速、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尽管食品检测技术取得了许多进展,但食品样品的复杂性和品种多样性使得样品的处理较为烦琐,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需要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知识及经验,以促进食品检测技术的创新。

1食品检测的质量控制内容

1.1食品检测中样品的抽取及制备

在食品检测过程中,样品的抽取和制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①在样品抽取方面,应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和要求选择不同的采样方法和抽样数量,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对于均匀分布的产品,应使用随机采样法;对于非均匀分布的产品,则需要采用分层采样或区域采样等方法。同时,在采样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损失,以免影响样品的质量。②样品的制备同样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包括样品的处理、保存、标记等环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还需要避免样品的污染和损失,例如避免使用不干净的工具和容器、避免接触外界污染物等。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样品抽取和制备,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保障,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1.2食品检测中仪器和试剂的选择

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应先考虑检测方法的选择,然后根据方法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试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①对于仪器的选择,需要考虑其精度、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及易用性等方面的指标,并选择符合检测要求的仪器。②对于试剂的选择,则需要考虑其纯度、稳定性、灵敏度、特异性及可靠性等指标,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试剂。此外,选择仪器和试剂时,还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了解其性能和适用范围,尽量选择具有一定资质和信誉的供应商进行采购。总之,仪器和试剂的选择是食品检检测中重要的一环,需要根据检测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食品检测实验室现状

2.1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

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需要具备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以确保食品中微量污染物的准确检测。然而,一些传统的检测方法可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如液相色谱等传统检测技术可获得食品中有害物的平均含量,却无法获得其空间分布信息,不能进一步实现可视化;光学成像和显微成像等传统成像技术空间分辨率低、灵敏度低,难以准确定量。因此,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检测方法,提高其灵敏度和特异性。

2.2检验流程需要优化

食品安全检测是一项包含较多操作环节的系统化工作,为保证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及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需要确保整个检验流程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使各环节工作紧密衔接,切实达到相关规范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食品检测实验室都存在检验流程不够精简、规范的问题,严重影响食品检测的质量。

2.3食品检测设备精度不够

食品检测需要使用各种精密的仪器和设备,设备精度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然而,一些基层食品检测机构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无法购买高精度的检测设备,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误差,甚至无法检测出某些潜在的质量问题。

3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优化

3.1提高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准确性

提高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关键在于解决现有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局限性。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包括加大科研投入和促进检测技术创新。采用先进、准确的检测方法,能更有效地检测食品成分与污染物含量,提升检测的准确性。在科研领域,研究者可以通过跨学科合作,集思广益,共同攻克技术难题。例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结合可以为食品检测技术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进一步提升食品检测技术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3.2规范检测工作流程

简单、规范的检测工作流程能够显著提升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充分考虑先进检测理念、先进检测技术、最新规范制度及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测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规范,是强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实际管理过程中应注重以下要点的把握。(1)明确采样环节工作流程和操作要点。要求采样过程必须由2名以上工作人员协同完成,其中一名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样品的采集,另一名工作人员则负责采样过程和样本信息的记录,采样完毕后,抽样单中必须有两名工作人员的签字。以此保证采样过程的规范和样品的质量。(2)明确实验室检测环节工作流程和操作要点。检测人员需提前提交检测文件,文件中需包含检测项目、所用样本、所用仪器设备等信息,待检测条件满足后需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开展标准化的检测作业。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规范,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检测完毕后需认真填写试验记录、设备使用记录等文件,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数据分析和误差处理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精准度。对于试验后剩余的样品、试剂,需严格按照实验室样品(试剂)处置制度进行妥善处理,避免造成污染。

3.3落实食品检验检测资金的投入

伴随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检测的市场规模逐渐变大,社会对于高品质食品的需求非常大,并且对于食品质量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游资在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检测市场中的投入力度也会不断加大,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对此,为了更好地控制食品检验检测质量,就需要有效落实食品检验检测资金。由于市场发展中会出现部分社会游资急于回笼资金,便会向社会输送一些低质量的检验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市场的良性发展。

3.4发展便携式检测设备及快速检测方法

发展便携式检测设备及快速检测方法是提高检测效率和实时性的一项关键策略。发展便携式检测设备是提高检测速度的关键。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将食品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较多时间和资源。而便携式检测设备可以将检测过程直接移至实地或生产现场,减少样品的处理和运输时间,从而提高检测的速度和实时性。这些设备通常具有小型化、高灵敏度和便捷操作等特点,能够快速获得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发展快速检测方法还可以缩短检测的时间。快速检测方法通常采用简化的操作步骤和分析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3.5注重人才培养

食品检测设备的使用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地方或企业可出台政策提高食品检测专业人员的福利待遇。对于在职检测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并及时更新检测设备,保证操作的科学性、先进性、准确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的食品检测在保障食品安全、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们健康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只有结合新时期食品质量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完善检测工作体系,才能正确发挥食品检测技术的价值,为食品市场稳定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邓元达.食品检测实验室现状与质量控制[J].现代食品,2023(3):143-146.

[2]张爽,许静,任明月.食品理化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问题与措施[J].中国食品工业,2022(17):68-71.

[3]赵义廷.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J].食品界,2022(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