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

胡小玲

江油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 江油  621700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女性出现阴道大量出血的症状。这种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救治,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将重点介绍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

一、产后出血及其原因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女性阴道内出现的出血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在分娩后的前几天内发生,并逐渐减少,最终停止。但如果出血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贫血和其他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

1、子宫收缩不良:子宫需要在分娩后紧缩,以控制出血。如果子宫无法充分收缩,可能会导致过多的出血。

2、子宫内膜剥离:分娩后,子宫内膜会剥离,这也可能会导致出血。

3、分娩过程中的损伤:分娩时,会有一定的切口和撕裂伤,这些伤口可能会导致出血。

4、子宫颈或阴道的撕裂:在分娩时,子宫颈或阴道可能会撕裂,这也可能会导致出血。

如果你在产后出现大量出血、持续时间过长、伴随着头晕、乏力、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给你进行检查,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以帮助尽快恢复。

二、对症处理

产后出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

1、早期产后出血

早期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者出血速度明显加快,或者导致贫血或休克等症状。

早期产后出血的治疗重点是止血。首先应检查子宫是否收缩正常,如子宫收缩不良,应及时给予催产素或人工破膜等处理,促进子宫收缩。其次,可以采用手动分娩、宫颈扎缝等措施,直接止血。在手动分娩时,需要注意避免对子宫造成损伤,同时应注意感染控制。在宫颈扎缝时,应选择适当的缝合材料,注意缝合质量。

2、晚期产后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至产后6周内出现的阴道大量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重点是对症处理。首先应检查子宫是否存在异常,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病变,需要及时治疗。其次,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对症处理。在药物治疗中,可以选用升高孕激素水平、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甲羟孕酮、催产素等。在手术治疗中,可以采用子宫切除、子宫动脉栓塞等方法,直接控制出血源。

 IMG_256

三、急救护理措施

当产妇出现大量出血时,需要尽快进行急救护理,以防止严重的出血并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急救护理措施:

1、呼叫医护人员:产妇在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下,应立即呼叫医护人员进行急救处理。及时呼叫医护人员可以帮助产妇获得更快的治疗和救援。

2、让产妇保持平躺姿势:将产妇平躺在床上,头部稍微抬高,以帮助减少出血。保持平躺姿势可以使血液更好地回流到心脏和脑部,减少出血。

3、给予氧气:给产妇吸氧,以帮助增加氧气供应,减少贫血风险。氧气可以帮助产妇的身体更好地运输氧气,帮助减轻疼痛和疲劳,提高体力。

4、给予液体:给产妇输液,以帮助维持体液平衡,增加血容量。输液可以帮助产妇的身体维持正常的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促进身体功能的正常运作。

5、压迫止血:如果出血较为剧烈,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等物压迫伤口,以帮助止血。在使用物品时,应保持干净和卫生,以避免感染和恶化。

 IMG_256

四、具体治疗方法

1、给予输液治疗

产后出血时,由于大量失血,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速度减慢等问题。因此,需要给予输液治疗,补充血容量,促进血液循环。在输液治疗中,应注意输液速度、输液量和输液种类等问题。一般情况下,应选用生理盐水、葡萄糖酸钠、羟乙基淀粉等液体进行输液治疗,根据出血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避免出现过度输液或过度补液的情况。

2、给予输血治疗

产后出血严重时,患者失去大量的血液,导致贫血、缺氧等问题,需要及时给予输血治疗。在输血治疗中,应注意输血适应症、输血种类和输血速度等问题。一般情况下,应选用红细胞悬液进行输血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输血指征,调整输血速度和输血量。在输血过程中,应注意输血反应和输血感染等问题,避免输血后出现过敏反应、输血反应、感染等并发症。

3、给予药物治疗

产后出血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来促进子宫收缩,控制出血。常用的药物包括甲羟孕酮、催产素、卡介苗等。甲羟孕酮是一种合成孕激素,具有强烈的促进子宫收缩作用,能有效控制产后出血。催产素是一种自然激素,具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能够有效控制产后出血。卡介苗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能够刺激子宫收缩,具有控制产后出血的作用。

4、进行手术治疗

产后出血严重时,可能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来控制出血源。常用的手术包括子宫切除、子宫动脉栓塞等。子宫切除是指切除子宫的手术,可以有效控制产后出血,但是会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子宫动脉栓塞是指在子宫动脉内注入栓塞剂,阻断子宫动脉供血,从而达到控制产后出血的目的。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生育能力等优点,是目前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种主要方法。

五、预防措施

预防产后出血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介绍一些预防措施:

1、定期产前检查

孕期定期产前检查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产前检查可以发现并处理孕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贫血等疾病,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2、产时注意

产时注意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包括正确掌握分娩技术、避免过度引产、减少分娩时间、预防产钳分娩等。在产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产钳、吸引器等器械,避免胎头难产、胎儿窘迫等情况的发生。

4、分娩后观察

产后观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之一。产妇分娩后应由医护人员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出血的早期症状。在产后观察中,应注意产妇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量,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5、产后保健

产后保健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产后产妇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产后产妇应适当增加营养,多吃富含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避免贫血等问题的发生。

结语

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给产妇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孕期、分娩过程中,产妇应注意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一旦出现产后出血的症状,应及时采取紧急抢救措施,避免产妇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