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史艳花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工学校    内蒙古赤峰市  024076

摘要:我国技工教育和高职教育经过70多年的分化与融通交替,逐步呈现出由教育系统主管的职业教育和由人社系统主管的技工教育并行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态势。由于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同属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却又“同类不同型”(同属职业教育,但并非同型职业教育),导致二者在不同维度和领域存在着竞争关系,且技工教育的发展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技工教育亟须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格局中谋求自身的生存空间和发展道路,不断强化自身发展的质量与特色,促使自身与高职教育能够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实现融通发展。

关键词:技工教育;高职教育;融合发展

1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分析

1.1部分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院校政策落实存在偏差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国家先后出台了方案、修订了职教法等,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技能型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由于我国固有的体制、机制、内部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导致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被束缚,仍需进一步改革。另外,各级主管行政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之间也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导致国家政策落实存在偏差。

1.2部分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院校专业设置存在脱节

通过对某省20余所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院校专业开设情况调查发现,大多院校基本能够结合自身特色,开设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优势的相关专业,普遍能够对接现代产业和行业,但部分院校专业办学活力不足,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等较为欠缺,有部分学校没有及时对最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专业调整,比如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类别调整、课程标准调整等,尤其在中职、高职和本科专业衔接方面,脱节现象普遍存在。

1.3部分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院校课程设置存在重复

调查发现,多数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程表更新周期较长,有的两年更新一次,有的甚至更久,并没有紧跟国家、省、市政策以及产业布局调整而动态更新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多数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院校课程开设要么课程名称重复,要么教学内容重复。可想而知,如此便会导致部分学生在中职时学习过一遍的课程,等到他们升到高职时又要重新学习一遍,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这种没有真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只会给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工作带来更多困难。

1.4省内外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院校招生存在壁垒

教育部提倡中西部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院校与东部优质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院校合作招生,比如支持相互派遣教师到双方学校任教,交换学生到双方学校学习等。但是由于各省省情差异较大,目前多数院校仍以省内甚至市内生源为主,考生跨省报考意愿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宽度与广度,需要国家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从而打破地域性招生壁垒,拓宽学生升学渠道。

2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

2.1进行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招生的统一

在“技工”与“高职”教育分化发展的趋势下,生源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技工教育招生的质量与数量是保证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学制招生、非学制招生(新型学徒制、培训取证等)施行统一招生管理,对每年秋招的生源录取平台和录取要求进行统一,不再进行无门槛入学的招生要求,通过招生录取频道作为唯一的招生途径。与此同时,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要处理好招生与扩招的关系,真正拓宽技工院校的招生途径和方式,确实提高技工教育的生源质量,并能与高职教育同步可持续融合发展,真正在两种同类不同型的教育下实现招生统一,这是实现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引领发展的关键一步。

2.2探索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统一

一些职业教育学者认为技工教育就是做培训的,属于非学历教育。其实,技工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技能人才。黄炎培曾说,职业教育的意义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无论是技工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是终身教育,而非短期“培训”。因此,同类不同型的两种教育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都应该以企业、行业的技术规范为准则,实现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有效衔接,在实践中,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产业的用人标准实现有效衔接与协同,才能使培养的人才符合产业用人条件,实现产教融合协同效应最大化,最终实现探索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等值融合发展。

2.3实现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教育师资队伍的融合

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培训,做好课程教学的保障工作。为此,技工院校必须加大吸引创新型人才的力度,从多方面入手,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一方面,需要引入创新创业专业教师,由其承担院校的创新与创业教学。技工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通常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实训经验,在进行创新创业教学时,他们更能与学生交流并突出重点,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及专业知识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另一方面,对已有的创新创业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训练期间,应以创新创业精神和理论知识为主线。同时要注意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团队之间的联系,发挥教师群体的优势作用。必要时可以派遣创新创业教师到企业或有关培训机构接受正规的培训,不断提高综合技能。此外,还要注重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以保障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在技工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形成过程中,还应分门别类地建设师资队伍,以满足不同教学情况。例如:需要建设理论教学师资队伍,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为主体,负责向学生介绍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需要建设实务

[A1]教师队伍,以校外的工商税务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为主体,主要传达企业的开办、经营情况、纳税和其他相关知识;还需要建立实操类教师队伍,由具有丰富创业经历或长期从事企业工作的人构成,主要负责讲解创业经历、创业现状、行业状况及其他知识,以提高学生创业热情并获得更多的创业知识。兼职教师队伍由专职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组成,他们经过专门培训,拥有相关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着重要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技工院校应通过建设不同种类的教师队伍,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有针对性。

结束语: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融合发展的问题不仅是现实的困境也是理论研究的难题,二者的融合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从多方面探索二者的融合发展之道,力争实现技工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更大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技工教育和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力量,必须承担起培养符合社会生产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历史使命。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加强中高职教育衔接,将会大大提升二者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肖琦,杨雪君.浅析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创新[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09):137-138.

[2]庞作霞.高职院校视角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0):180-181.

[3]张明杰,张艳.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02):22-27+91.

[4]李卫国.浅谈新时期技工教育发展趋势[J].中国职工教育,2013(20):18-19.

[5]胡杰林,范琳.从教育的内涵谈到高职教育体系的若干关键点[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15(07):18-21.


[A1]应改为“务实”